|
|
还是说说万科,虽然这个话题比较沉重,特别是在这个冬天,我相信无论对万科,还是对于中国的房地产,都是非常寒冷的一个冬天。
最近万科的股价、债券都出现了暴跌,暴跌一方面当然跟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另一方面,市场上一些关于万科的传言,比如大股东怎么样来处理万科的债务等有很大的关系。
过去我们谈到万科,它是中国最优秀的开发商,这几乎是行内行外的共识。所以这么一个最优秀的学生,走到今天居然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大家还是非常感慨。
周期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
我过去多次讲中国房地产今天经历的这么一次调整,在人类房地产历史上都可以写入教科书的,需要总结的东西特别特别多。所以当今天万科走到今天这么一个生死关口的时候,其实我的心情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波动大了,无论是万科还是别的什么科,当面临大的环境巨变的时候,他要活下去确实需要实力。
我们很多开发商是过去靠运气把自己做大,在今天靠实力把企业做倒。
在我看来,今天万科的问题已经不是债务的问题,在业绩暴跌的情况下,靠大股东不断的输血活下来的概率太小了。万科的大股东深铁确实还是挺给力的,今年就给万科借款借了超过300个亿,已经尽力了。没有这个支持,万科走到今天也不容易。
大家想想,如果没有大股东的支持,万科这几年会怎么样,很简单,因为这那是小学算术题了,难度不大。
从万科目前的关键数据看,万科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质量差强人意。
我们看它的现金流,它的现金流只有600多个亿,但是它一年内到期的债务超过1,500个亿,这意味着什么?它的现金流远远无法覆盖一年内的这个到期债务,而且因为销售的暴跌,现金流每年都在大幅度缩水。
再看资产负债表,万科的总负债8000多个亿,总资产是1.1万多亿,资产负债率超过百分之73%。明显超过现在整个行业的资产负债率60%的水平。
看他的资产质量。虽然资产1.1万亿,资产可以覆盖债务,没有到资不抵债的程度。但是他的整个资产里边占比最多的是什么?是存货,4,000多亿的存货,还有1,300多亿的投资性的一些购房,还有1,000多亿的股权投资。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现在看这个资产,在整个房地产市场往下的情况下,他这个资产质量确实不好,这个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力太差了。比如你那个房子可能卖不出去,还得每年得提那个跌价准备,每年都得提坏账。今年可能你这个房子能卖个1,000亿,明年可能就剩800亿了,所以大家对他的这个资产能够最终偿还债务也是没有信心的。
最后看看他的销售情况,2025年前10个月,万科累计实现销售金额1152.8亿元,这一销售业绩对应的月均销售额约115.3亿元,同比降幅扩大至43.1%,相比2024年月均200亿元左右的水平大幅下滑。
在销售下滑的情况下,自己造血功能下降,没有大股东的支持什么结果不言自明。即使用最隐晦的说法也是“想吃点啥就吃点啥吧。”
现在八千多亿的债务,每个月都有到期的。现在最新的到期的一笔是二十个亿,二十个亿的现在都难以还上。
这么一个最优秀的学生走到今天,切啥令人唏嘘,时代的一座山,是可以压弯一切,值得我们总结的东西太多了。
最后探讨几个问题,只是探讨:
第一,像万科这样的优秀学生应不应该让它倒下?因为它的倒下不仅仅意味着一个公司的倒下,特别在当前这种情况下,整个市场信心非常脆弱的情况下,万科它一旦真的倒下,它的影响那是非常非常大的,那也就对整个市场的脆弱信心又踹了一脚,对市场的打击非常非常大。
所以我们过去讲大而不倒,现在万科优秀,优而不倒。它攸关到这个上下游的很多很多的企业,包括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它倒下意味着什么?能不能不让它倒下?如果不让它倒下,怎么去做?
第二,万科今天的生死劫究竟意味着什么,是意味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加速下滑,还是市场最后见底的标志。
从整个房地产的周期来看,房地产慢慢的接近底部,已经是一个基本事实,尽管可能还会波动但是向下的幅度我认为现在已经非常有限了。
如果说万科真的倒下,很有可能意味着加速到底的到来。不再钝刀子割肉,而是一刀两断。
第三,不要把万科当成一个个案,上升到这个产业的高度,上升到政策的高度,那我们要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就是让大家受损最小的办法。这是我们探求的一个最有价值的东西。
比如房价下跌是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开发商的倒下是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这种东西真的来不得一点点的情绪化,那这是真金白银的损失,这是对行业带来巨大冲击的事件,我们怎么能够很轻松的、很写意的、很诗意的来谈这件事?
所以这个事本身我觉得关注的不仅仅是买了万科房子的,不仅仅是万科的大股东,不仅仅是万科的债权人,而是所有人,会受到这个事件本身巨大的影响,如何处理这个事,不求最好的办法,最起码我们不要用最坏的办法。
我最担心的是如果最终用最坏的办法来解决这个事,那它带来的冲击波可能还是非常非常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