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1|回复: 0

张湧:5年定存批量下架,普通人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伙伴们,大家好!

  最近,很多银行,掀起了一股调整中长期存款产品的浪潮。

  其中,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产品成为本轮调整的重点对象。

  处理的方式包括直接下架,或仅下架线上渠道,大幅下调利率,设置高起存门槛,或使产品长期处于“售罄”状态等;

  变相压缩或暂停了五年期定存业务。

  本轮调整中,以中小银行居多,特别是村镇银行、民营银行;

  我专门下载并查看了几家银行的手机APP。

  工行、农行等国有商业银行的5年定存仍在,利率是1.6%左右。

  民生、招商等股份制商业银行,5年定存仍在,利率只有在1.3%-1.35%;

  而且明显感觉找起来费劲,他们主推的还是一些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

  很多地区性银行则明确下架了5年期定存,比如梅州客商银行、内蒙古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等。

  而多数互联网银行也已明确下架了5年定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智能存款”;

  对于习惯了存款的普通人来说,该如何调整嗯?

  01

  5年定存不受银行“待见”的核心的原因,是银行的日子也不好过。

  目前的情况是,贷款利率下行,贷款业务量减少,导致银行收入下降;

  买房的人少了,贷款消费的人也少了,银行的贷款放不出去,吸收更多的存款也没地方去;

  而且从去年开始,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多次下调,存量和增量房贷一起降低,都是银行在让利。

  所以银行没有动力吸收过多的存款,尤其是5年期的定存这类利率比较高的长期存款。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为1.42%,这是2022年初以来商业银行净息差环比首次止跌;

  恶化的趋势有所缓解,但是仍低于1.8%的安全警戒线。

  所以,大面积取消5年期定存,是银行在宏观经济环境、监管政策导向以及自身经营压力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主动行为。

  当前,利率下行是一个明确的长期宏观背景,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和投资,拉动经济。

  所以,银行存款利率不可能逆势上涨,除非经济全面回暖,消费和物价开始回升。

  02

  在存款利率已经非常低的当下,最需要防范的是高息诈骗。

  尤其是对利息收入有路径依赖的中老年群体,受骗概率更高。

  只要记住一点:在不承担比存款更多风险、且不显著拉长锁定期的情况下,任何显著高于市场平均存款利率的投资品,都可能是坑。

  而且高息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其实比大部分股票更加危险,因为固定收益资产出现风险事件,基本是要亏光本金的。

  此外,因为大部分人不懂股票,只懂存款和理财,所以固定收益类诈骗的受害者可能更多。

  不过随着当年P2P暴雷潮过后,固定收益类的诈骗在监管的强压之下,目前已经收敛了很多。

  从2021年后的3年里,非法集资案发数量、涉案金额和涉及人数连续保持下降态势。

  P2P清零,北京、上海等地的非法集资案件明显下降。

  03

  5年定存的大面积下架,对于依赖存款这种储蓄形式的老百姓来说,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仍保持接纳新事物意愿的中青年来说,适当将存款转移到债券类,甚至股票等权益类资产上,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安排。

  并不是因为我看好债券、股票短期内会有普涨行情;

  而是长期来看,拥有购买不同类别资产的分散思维,要比一直寻找当下收益最高的投资产品更重要。

  什么赚钱就一窝蜂都去干什么,这才是大部分人亏钱的主要原因;

  这种盯着当下收益做投资的思路,比选错投资品更加危险。

  把大部分资产存在银行的人,和将大部分资产投入股票的人,二者其实差别并不大,都是缺乏财富管理思维的体现,谁也不比谁强到哪去。

  一旦缺乏正确的财富思维,要么因为通胀而财富缩水,要么因为乱投资而把财富输光。

  所以,银行存款利率的下调,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进行多元化配置的契机。

  给大家几个简单的思路:

  拿出家庭的一部分现金流,定投一些股票类的宽基指数;

  一部分存款分批换成一些长债基金,或者配置一些非住宅类的REITS,长期来看都要比一直存钱要强。

  然后用一小部分钱配置一些只有保障功能、不带理财功能的保险产品,覆盖极端事故和重大疾病带来的医药费;

  养老的储备,可以通过自己的储蓄或者投资来完成,也可以购买专门的养老型的保险,或者养老型的基金。

  这样一套安排下来,家庭财富基本可以无忧了,剩下的操作基本都是锦上添花。

  04

  不过,如果看“后视镜”的话,这几年存款利率虽然低了,但是物价并没有明显的上涨;

  而房子、租金、汽车等居民部门的大额开销,价格还普遍是下跌的。

  所以幸运的是,这几年如果你把钱存在了银行,其实并没有亏多少;

  因为如果这几年把存款换成房子、车子,那么财富缩水的幅度会更大。

  但是,就跟当年所有人一哄而上买房事后被证明是错误的一样;

  如今一哄而上都去存款的行为,等轮转到下个周期后,大概率也会被证明是错误的。

  因为一哄而上本身就会扭曲一件原本正确的事情。

  当一种操作成为大众共识时,那么它的反向操作,更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财富增值的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11-28 00:21 , Processed in 0.07814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