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3|回复: 0

戍天九思:千问出圈:下载千万+横扫硅谷+新加坡AI计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阿里旗下的AI助手千问火了,接连传出三个重磅好消息。

  下载千万:从“可用”到“爱用”的破圈

  史上最快增长的AI应用。2025年11月17日公测的千问App,一周内下载量突破1000万次,超越ChatGPT、Sora等国际产品,登顶苹果App Store免费总榜前三,创下全球AI应用增长最快纪录。

  港澳市场热潮。同步登陆港澳地区,登顶澳门App Store免费榜,并冲入香港前三,凸显华人市场对本土AI的高度认可。

  首周千万级的下载量为千问后续的迭代、应用创新和商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反馈和市场动力。

  横扫硅谷:技术实力获得“原产地”认可

  硅谷是全球科技的策源地和竞技场。千问横扫硅谷,是技术实力征服了国际巨头。

  一是全球开发者生态主导。自2023年开源以来,Qwen系列模型全球下载量超6亿次,衍生模型达17万款,在Hugging Face等平台占据主导地位。

  二是硅谷企业深度依赖。英伟达CEO黄仁勋多次强调Qwen“占据全球开源模型市场大部分份额”,并持续增长。

  爱彼迎(Airbnb)CEO布莱恩·切斯基公开表示“大量依赖Qwen”,因其比OpenAI模型更快速、更出色。

  最近,科技巨头圈里还悄悄流行一个新词“ Qwen Panic”(千问恐慌)。谷歌前CEO施密特则表示担忧,中国开源AI正在打破美国技术垄断,这可能会削弱美国的技术领导力。

  三是性能对标国际顶尖。旗舰模型Qwen3-Max性能跻身全球前三,超越GPT-5、Claude Opus 4等闭源模型。

  四是阿里巴巴全栈生态。阿里巴巴不仅模型强,其阿里云还是亚太第一的云计算平台,提供了坚实的算力底座。这种“软硬一体”的全栈能力,让千问能渗透进从企业级应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国内,超百万客户,包括众多500强企业都在使用;在海外,从阿联酋到韩国、日本,无数企业和机构基于Qwen打造属于自己的专业模型。

  新加坡国家AI计划:国家背书的战略信任

  11月25日,据新加坡媒体报道,新加坡国家人工智能计划(AISG)正在进行一次重大战略调整,在其最新的东南亚语言大模型项目中,放弃了来自美国的顶尖模型Meta模型,转向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Qwen开源架构。

  为什么新加坡国家AI计划要换“模型”?原因很实在:以前的模型在处理印尼语、泰语、马来语这些本地语言时,表现得有点“水土不服”,严重影响了本地化AI应用的开发效率。而基于千问的新模型“wen-SEA-LION-v4”一上线,就在东南亚语言能力榜单上冲到了第一,可以说是精准解决了痛点。

  这次“换模”,不仅让新加坡的项目跑得更快,更有意义的一个信号是:来自中国的开源AI模型,又在全球影响力的版图上完成了一次关键扩张。

  千问出圈说明了什么?

  一是全球AI格局从“一超多强”走向“两极争鸣”。过去是美国OpenAI遥遥领先,其他公司跟随。现在,以阿里通义千问为代表的中国模型,已经从“追随者”变成了强有力的“竞争者”,全球AI格局正式进入中美双巨头引领的时代。

  二是中国AI技术完成了从“追赶”到“并跑”的质变。 千问的成功证明,中国在AI大模型的基础技术上已经不存在代差,并且在某些领域(如中文处理、开源生态)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

  三是“技术出海”的新模式。不同于过去硬件或应用出海,这是中国基础模型和底层技术的首次大规模出海成功,代表了中国科技实力的又一次跃升。

  四是未来竞争焦点转向生态与应用。当底层技术逐渐拉平,未来的竞争将更侧重于开发者生态的繁荣、垂直行业的深度应用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千问的这次“出圈”,为其赢得了构建全球生态的宝贵先机。

  总之,“千问出圈”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不仅是阿里的一次成功,更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整体崛起的强烈信号。它证明了中国的大模型技术已经成熟到足以被全球最挑剔的市场和用户所接受,并开始重塑全球AI力量的版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11-28 00:17 , Processed in 0.0783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