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89|回复: 2

信力建:习总书记提出依法治国的背后深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31 11: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与此同时,鉴于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审查。这两则新闻一起发布意味着,依法治国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刀实枪了。

  法学家治国,为依法治国创造条件

  众所周知,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空前绝后,成为习李新政的突出政绩之一。此轮反腐,除了老虎苍蝇一起打之外,最大的特点还在于“有法可依”,一切走法律程序,经得起历史考验,而不是一味人治。习近平总书记在甫一上任便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坚持依法执政,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作用。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者必须忠实于法律。”李克强总理在首次记者招待会也掷地有声立誓:“建设法治政府,这尤为根本,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无论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权限,我们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政府。”习李之所以如此重视“法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都是法学家,皆有法学背景。

  事实上,中国走向法学家治国,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必然。建国以来,中国政治官僚筛选机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军事官僚治国。建国初,部长级、省级领导,全都是从军队里提拔产生的,都是打下一个城市,就派个师长军长去当市长。象上海,陈毅指挥打下来了,就留下来管上海。象叶飞解放福建,就在福建。军事家打天下坐天下,政治家都是军事家。第二阶段,科技官僚治国,也即“工程师治国”。大量从哈军工、交大、清华等工科专业出身的学生,成为了国家管理者。“工程师治国”的特点在2002年的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表现尤为突出,当年产生的九位常委均为工程师或者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治国”达致顶峰。然而,前两个阶段,都有着令人遗憾的缺陷。一方面部分官僚缺乏人文素养,一方面过于迷信工程设计思维,喜欢搞标准化和大整顿,没有理出一套科学理性的稳妥的治理方案,令国家平白折腾不少。第三阶段,就是法政官僚治国。法政官僚治国,十八上占据了大多数,在新一届205名中共中央委员中,除了21人(占比10.2%)是理工科背景外,其余具备大学以上学历的委员均具有人文社会科学背景,其中最集中的专业学习背景是经济管理、法律、政治学等领域。这预示着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将全面进入一个经济学家、法学家治国的时代。

  我们看到,世界上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几乎都是法学家治国。像美国44任总统中,28任是法学家出身。起草美国二百年一直管用的宪法的50多人,《联邦党人文集》中,三分之二是律师。欧洲、东南亚、中东,大多数国家的以议会政治方式上台的政治家,多是法学背景的人。因此在未来中国,肯定是会有大量的具有社会科学背景的,法治意识背景的人执政,中国依法治国的趋势不可逆转。因为,法学家执政有天然的知识储备优势和思维模式优势,法律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研究如何规范人们的行为,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治理国家技术等等。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执政能力建设发展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阶段之后,受过法律专业训练的法学家,肯定比没有受过法律专业训练的,治理技术上更加熟练,依法治国贯彻得更好。法学教育背景的人担当领导人特别是高层领导人,最大的好处在于,这些人懂得制度的重要性,而在中国当前向“依法治国”迈进的过程中,如何建立和完善制度,恰恰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今天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需要一大批具有法学背景和法律人思维的官员进入领导层,因为今天的治国,不仅仅是要发展经济,而且要有公正的执法、司法环境,要让每一个人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和谐发展,而且发展市场经济本身就要有公正与秩序。

  有了这样的一个法学背景,习李提出“依法治国”才未至于落入俗套,不了了之,而是动了真格。

  依法治国,反腐才能真正见效

  但是,为什么要提出“依法治国”?英国思想家罗素在他的名著《权力论》中说过:“爱好权力,犹如好色,是一种强烈的动机,对于大多数人的行为所发生的影响往往超过他们自己的想象。”霍布斯也说:“得其一思其二、死而后已、永无休止的权势欲”,是“全人类共有的普遍倾向”。中国的孔夫子讲“食色性也”,讲的是人的生理自然本性;而“权力欲”则可以说是人、特别是官的社会本性。而根据英国历史学家约翰·阿克顿的名言:“一切权力必然导致腐化,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化。”对掌握权力的官吏如果不加制约,也必然会腐化。

  因此,依法治国不是一个口号,也不仅仅是反腐的行动宣言,它更是一个深刻的反思。像周永康案件,周永康霸占政法系统多年,法治被其染指得如何不堪有目共睹。周被清算是习近平拨乱反正的体现,也正是通过周的被捕,昭告天下:没有所谓的刑不上常委,只要谁犯了法,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对官对民都是平等的。然而,如果没有习总书记反腐的这记重拳,周永康何时才能落网呢?这个问题,显然习总书记自己也想到了。因此,才有文章开头的那两则新闻,抓周是重建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反腐是治标,走依法治国之路才是长远之计,才能杜绝出现更多的周永康。如纪委书记王岐山所说:“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

  那么,如何实现依法治国?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也是法治的主体。依法治国,是人民大众的依法治国,是民主与法制相结合的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我们既要教育人民知法守法,更要树立重在“以法治官”的观念。其目的就在于尽量减少政府这‘必要之恶’的恶,使之成为一个真正廉洁奉公依法办事的现代国家行政机构。换言之,就是要训导政府这三头六臂张牙舞爪的猛兽成为按游戏规则办事,在约束中效力的现代管理机构。训导的要点不外乎三点:限制权力,行政中立,接受监督。其主要任务是:首先是改善与人民关系,真正成为“人民公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爷,恶化与人民关系;其次,建立稳定可信的财政体制,杜绝金融财政体系恶化,具体说来就是减少财政支出,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把权力晾晒在阳光之下。

  改革开放初,大量的文革冤案被平反,人们又重新获得自由的保障后,对生活充满激情和希望,正义虽然迟来,但终究是来了。现在重提依法治国,不仅是要让正义归来,还要让正义永驻,还人民以监督权力,给人民以信心,让法律成为所有人的信仰,让依法治国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奠基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31 17: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也是法治的主体。依法治国,是人民大众的依法治国,是民主与法制相结合的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31 18: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心里贱,吃美国大便长大的玩意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0 05:14 , Processed in 0.15629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