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4|回复: 0

北风:金鸡,不如金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今年电影金鸡奖公布提名的时候,我就知道这又是充满争议和谩骂的一届。

  但我没想到,金鸡奖颁奖典礼举行,获奖名单公布的时候,他们真的敢夹带私货和公然喂屎到这种程度!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中国电影最权威的奖项,为什么是叫金鸡奖?

  有些朋友问,为什么不是金龙奖?或者是熊猫奖,这些不更代表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吗?

  我们先要看金鸡奖诞生的背景,第1届金鸡奖评选是在1981年,那一年是农历鸡年。

  80年代初,恰逢经济改革开放。整个社会各行各业,都在谈解放思想,改天换地。

  文艺界以及电影界人士,也希望中国电影能够改革开放,呈现黎明新生的活力与朝气。

  于是将电影最权威奖项取名金鸡奖,有【雄鸡一唱天下白】和金鸡报晓的寓意在其中。

  当年的电影人是希望从1981年开始,中国电影从黎明开始新生。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道路。

  但45年过去了,中国电影搞成什么样子?金鸡奖又办成什么样子?老百姓心里有一杆秤。

  今年金鸡奖,现象级神作,老百姓用票房投票的《哪吒2》,居然连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这样的重量级奖项,连个入围提名都混不到,甚至技术类奖项的提名都没有。

  最终只获得一个小众的美术片奖安慰一下。

  中国商业电影的扛旗人之一陈思诚,投入大量心力,应用多种创新拍摄手法,有多层隐喻的《解密》连根毛都没捞到。

  但与此同时,陈思诚却凭借《唐人街探案》系列里,投入心力最少,最应付差事的《唐探1900》获得最佳导演奖。

  原来安慰人,还可以这么操作。

  可是投入巨大心力的大片颗粒无收,讨巧的跟风之作却获得最高奖项。

  这代表金鸡奖,要向整个电影界传递怎样的信号?

  如果说这些还是以往历届金鸡奖都会有的争议与槽点。那么剩下4个奖项,则证明华语电影彻底玩完了。

  在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六大重量级奖项中,去年大搞女性营销、对立营销的女性题材身份政治电影《好东西》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三大重量级奖项。

  全女阵容,刚好夺得一半重量级奖项。

  除了女性主义包揽三大奖项之外,另一个重量级的影帝奖项,被【四字流量】获得。

  【四字流量】凭这次得奖,击败刘烨、朱一龙、夏雨等人,刷新金鸡奖影帝年龄的最年轻纪录。

  这也标志着金鸡奖,在谄媚女性之余,向流量的全面妥协与跪舔。

  如果将金鸡奖的历史时间轴拉远,梳理会发现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拿走了接近九成最佳电影奖。

  他们把“华语电影”的最高王冠,变成小圈子自娱自乐的分赃大会。

  这届颁奖礼,最意料之中的是往届金鸡奖重点头面人物,香港电影人的代表陈可辛,因为今年的女性悬疑题材电影《酱园弄悬案》,票房和口碑都太拉胯了,以至于颗粒无收。

  不过在我看来,陈可辛才是华语电影圈,拥有最完美、最实至名归金鸡的幸运儿。

  重点强调,我这里没有任何人身攻击和亵渎的成分。只是表达陈可辛的爱人吴君如,在2002年的香港电影《金鸡》里,诠释了最经典的“金鸡”形象。

  23年过去后,再回望2002年的《金鸡》,如果还有人以纯粹情色风月片的角度去解读,那只能说这人的心太脏了。

  《金鸡》绝对是能将香港历史、人文、经济以及精神内核,融合诠释得非常圆满的温情电影。

  吴君如凭借电影里的“金鸡”角色,获得当年的金马影后。

  也是这部电影,让吴君如摆脱了周星驰喜剧中的【颠婆】,以及古惑仔系列里的【男人婆】形象。

  真正成为一个风情万种的,有血有泪的魅力女人。

  《金鸡》这部电影最有创意的地方,在于它从一个“失足女”的视角,去诠释香港从70年代到世纪末的经济变迁,以及香港人精神面貌的变化。

  吴君如饰演的主角阿金,在70年代,十几岁的时候,刚入这个行当,只能做【鱼蛋妹】。

  而80年代,香港经济开始狂歌猛进。阿金也开始进入富丽堂皇、纸醉金迷的夜总会。

  那十年是所有香港人记忆中,经济发展的黄金10年。也是阿金回忆中最风光的十年。

  进入90年代,香港经济开始增长乏力,社会出现各种乱象。

  电影主角阿金也从风华正茂,来到年华逝去的阶段。

  她的人生轨迹,也从金碧辉煌的夜总会滑向档次低廉的按摩院。

  阿金的身份,也从从夜总会头牌,变成一个普通按摩女。

  等到香港来到90年代末,阿金也彻底年老色衰。

  半老徐娘的她,干起了【一楼一凤】的行当。

  电影通过特殊职业者阿金回忆她的三十多年人生,以及他在三十多年特殊职业生涯里,与一个个客人的互动,去刻画香港不同年代,形形色色的香港人。

  一部《金鸡》,是半部香港经济史,更是香港社会变迁的“年代秀”。

  阿金人生的起起落落。恰恰也是香港经济与社会的高潮与低谷。

  在中国电影标榜身份政治、主打边缘人物、主打特殊职业的今天,能拍出一部像《金鸡》这样的电影吗?

  今天中国电影的最高奖项——金鸡奖,已经彻底沦为网友评论的“野鸡”。精神头都不如当年电影里的那一群金鸡。

  起码人家还积极的笑对人生,无论人生有多少逆境和坎坷,依然坚信狮子山下的香港精神。

  一部《金鸡》,阿金从鱼蛋妹、夜总会头牌到按摩女,再到一楼一凤的人生经历,映照了香港三十多年的经济与社会起伏。

  那么中国电影金鸡奖45年呢?从曾经寄予厚望的【雄鸡一唱天下白】,到如今跪舔流量、迎合对立。下一步又能滑向何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11-22 02:27 , Processed in 0.0781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