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44|回复: 1

姚文晖:培训中心这一体制怪胎需连根铲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30 12: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纠正“四风”工作的深入,一些“四风”问题开始从明到暗,向隐蔽化转变。隐藏在培训中心里的奢靡享乐成为媒体和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2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摘发部分网友留言,配以漫画,曝光隐蔽在培训中心里的奢靡和享乐乱象。不少网友反映,一些培训中心变身娱乐休闲中心,沦为公款吃喝新阵地。

  “培训腐败”是继“内部餐厅腐败”、“会所腐败”等公款吃喝新花样之后,被舆论揭批的又一腐败奇观。此种腐败方式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色彩,因而持续时间更长,“根基”更顽固。说是“公款吃喝新阵地”,其实问题早就存在,只是人们怪不怪而已。八项规定和反“四风”之后,“培训腐败”大概是更严重了,毕竟培训中心大多建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相对“安全”。

  近一段时间媒体密集曝光了北京、天津、深圳、黄山等地的培训中心乱象,归纳起来,这些培训中心有如下几个共同特点:其一,来头大。有能力自建培训中心的,一般是有相当行政级别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甚至有培训中心主任官至厅局级;其二,风景优美。培训中心不是建在海滨度假区,就是建在风景名胜区,依山傍水好不惬意;其三,装修豪华。用网友的话说,虽不挂星,却堪比高星级酒店;其四,功能齐全,大多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于一体。有的培训中心,豪华影院、保龄球馆、高尔夫球场等高端娱乐设施一应俱全。

  在这样的地方搞“培训”,也就是玩掩耳盗铃的把戏。有些培训中心,一年到头也上不了几堂课,基本上是天天宴请、夜夜笙歌,早已成为借培训、教育之名行骄奢淫逸之实的享乐场所,乃至藏污纳垢之地——什么请客送礼、拉帮结派、权钱交易……举凡上不了台面的勾当,均可隐匿在培训中心这一方“宝地”。

  不仅如此,培训中心政企不分的定位和运作方式极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说是承担干部职工教育培训职能,它又对外经营;说是市场化经营,实际拥有者和管理者却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运营上,虽多宣称自收自支,实际上却是:若盈利则多归单位小金库,若亏损则由单位倒贴养活员工、维持运营。某些培训中心的休闲娱乐消费还可开具住宿与会议发票,为违法违纪者化公为私提供便利。公民纳税用于维持政府运行的血汗钱,就在这样的“左右逢源”中化为乌有。

  培训中心多为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附属单位,在这种地方大行腐败享乐之事,比在高档饭店公款吃喝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7月23日中央纪委率先发出通知,部署开展纪检监察机关自建培训中心摸底自查,要求重点自查利用培训中心公款大吃大喝、休闲娱乐、超标准接待等奢侈浪费行为。审计署紧随其后,下发相关通知,要求各级审计机关所属培训中心开展全面自查,认真查找在产权归属、资产配置、培训业务、经营运转、财务收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由此可见,民间和官方已对遏制“培训腐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形成共识。

  “自查”只是遏制“培训腐败”的第一步,后续动作才是关键。笔者认为,所谓“培训腐败”不仅仅是个监督和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培训中心之所以成为浪费和腐败现象滋生的温床,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它本身就一个早该被摒弃的体制怪胎。如果说在服务业不发达的计划经济年代,党政机关自办培训中心可有效弥补社会资源不足,那么在今天,继续这样做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需要的培训服务完全可以由市场来提供。除个别涉及国家安全的场所之外,多数培训中心实无继续保留的必要。

  因此笔者建议,遏制“培训腐败”应像4年前大刀阔斧集中清理驻京办一样,凡是不必要保留的培训中心一律撤销,公开拍卖,推向市场,由市场决定其用途,与原管理单位彻底脱钩。总之,培训中心需要与它的“前世”尽快做个了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0 05:08 , Processed in 0.39074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