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25|回复: 0

孙立平:十几年前我说我们这代人是很荒谬的一代人,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面这个内容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好多年了,不时有朋友给我转发过来。其实,我也忘记是在哪里讲的了。时间应该至少在15年以前。闲着没事,我将视频的内容整理成文字如下:

  将来子孙后代写历史教科书,写到我们这代人,绝不会有任何好词来写我们这代人。我们这代人在子孙后代的眼睛当中,很可能就是一代很荒谬的,很愚蠢的,甚至是很可耻的一代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各位可以想一想,我们这代人可能是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最独特的一代人。独特在什么地方呢?就我们这一代人,就把地球演进这么多亿年形成的那点财富,原来埋在地底下的,就这一代人就给弄出来用光了,煤给挖出来了,石油给抽出来了,天然气给弄出来了,各种矿产资源给挖出来了。

  然后弄出来干什么了呢?能烧的的基本都给烧了,最后化作一缕青烟,那有人说,还有很多不能烧的呢?深圳的这些高楼大厦就不能烧吧,这不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吗?我的一个朋友,原来建设部研究中心的主任陈淮,现在退休了,他说过一句话,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30年。我再给他加20年,50年。50年过后,这些看起来是一堆财富的高楼大厦,就是一堆垃圾,这堆垃圾有地方放没地方放,都不知道。

  我前些天还在和清华的学生讲,大家知道清华的建筑学院在中国是最有名的建筑学院了,我说,你们千万不要把你们盖的这些房子看得太重,将来子孙后代比我们会盖房子,将来对他们来说,盖房子是很简单的事儿。各位可以想一想,在80年代的时候,深圳一个星期起一层楼,我们外面的人一听都很震惊,说盖楼还能盖得这么快?

  那时我们都很震惊,叫深圳速度。但是各位,现在你就是一天一层又有什么大不了的?所以将来对子孙后代来说,盖楼是很简单的事,可能就跟洗衣做饭差不多。

  到那时候,他们面对你给他们留下的这堆烂楼,质量低劣的,面目可憎的,他们可能不是感谢你给他们留下的这堆财富,他们可能是发愁这对破楼怎么办?怎么拆?拆完这堆垃圾怎么办?往哪放?各位,这一点都不是耸人听闻,就在几年前,美国就有很正式的学术论文在研究,说中国的楼房差不多都是这些年一块盖的,将来到时候一块拆,这垃圾怎么办?

  所以各位,你想想啊,将来我们这些人离开这个世界了,你留给子孙后代的是什么呢?

  假如说,我们今天在座的年龄最小的是25岁,就算你最小,也算你最能活,再活75年,活一百岁,可以了吧?那么,75年后,我们这里最小的也是最能活的也离开这个世界了,你留给子孙后代的是什么呢?可以说,我觉得一点疑问都不会有的,空空如也,百孔千疮,一片废墟。这个还有疑问吗?到时候,他们除了骂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上面的内容是我根据演讲视频整理的。现在整理出来,于我自己来说,也算留一份文字记录。那为什么题目中加了“今天看,更荒谬”六个字?这就是我现在要进一步追问的问题:我们把这些财富都用掉了,我们真的幸福了吗?我们真的快乐了吗?

  今年元旦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人们最焦虑的两件事情:也算是迟到的新年祝愿》。下面是该文的主要部分:

  一段文字是一位叫作兽爷的自媒体博主写道的:拉美过去有句西班牙俚语挺流行的,叫:trabajar como los chinos,意思是像中国人那样工作。以前大家误以为,这句话,是在赞美中国人勤奋的。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内部统计过去一年的年均工作时间。最卷的是墨西哥,年平均工作时长2200个小时。美国1800个小时左右,曾“过劳死”的日本,1600个小时。榜单没有中国的数据。如果按统计局公布的去年周平均工时49小时算,中国人一年的年平均工作时长,将近2500个小时。别说美、日了。老墨都被我们甩了九条街。这是去年的数据。统计局上半年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国人每周的工作时间:只会更长。

  另一段文字是清华大学的劳东燕教授在一篇题为《家长都承受不住社会压力,为什么认为孩子能承受得住?》的文章中写到的(估计这篇文章并不是她写的,而是别人根据她以前的微博整理的):这几年得抑郁症的学生肉眼可见地增多,而且年龄越来越小。我家孩子也曾与我说起,班上有同学谈起过自己的自伤行为,手腕上好几道割腕留下的伤疤,那位女生是以看似蛮不在乎的态度说起的,而她父母似乎没发现或没觉得是多大的事。网易近期所发视频中呈现的县中孩子的现状,应该说是有着相当的普遍性。

  她说,孩子们感受到的压力与焦虑,往往是父母与老师们传递的,而父母与老师们的压力与焦虑,则主要来自于社会,眼见好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就业竞争日趋惨烈。也因此,单纯出个学业减负的行政命令,几乎不可能产生预期的作用;在社会大环境未得到改善之前,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家长与学校确实有可努力的空间,应该尽可能地扛住大部分的社会压力,不要把压力原封不动甚至变本加厉地传递给孩子。家长作为成年人,如果自己都承受不住社会的压力,为什么反而认为孩子能承受得住?学校在追求自身中考与高考的KPI的同时,是不是也有反思调整的余地?

  这两段文字,一件是关于成人的,一件是关于儿童的。但两件事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活得都很不好。

  按道理说,我们不应该这样啊。现在大家都在说过剩,我自己就絮絮叨叨地说过无数遍。什么叫过剩?就是创造出的财富太多了啊,就是创造财富的能力太强了啊。财富多到什么程度?多到到处找市场而又往往碰壁的程度。当然你可以说,财富不代表一切,但财富毕竟是让我们生活好一点的基础啊。

  难道我们就不能用这多得不得了的财富,让人们生活得轻松一点,幸福一点吗?

  说到孩子,就更是让人感慨万千。为了孩子的健康,产前检查,产后月子中心、育儿嫂,光各种各样的疫苗,几乎月月都有。市场上,更是把你想到没想到的都给你想到了,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一罐的奶粉,各种精致而有现代感当然也价格昂贵的玩具,稍大一点,还有各种吸引人的游戏与娱乐项目。为了孩子,可以说要举全家之力。

  难道我们就不能用这些精力,这些资源,让孩子们的一生尽可能轻松一点,快乐一点?

  这几年,我不断讲到一个主题,我们需要正常。需要一个正常的社会,需要一种正常的人生。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就是短短几十年的光景,快乐是过,不快乐也是过。我们为何不努力让每个人尽可能活得像个人样?从更世俗和功利的角度说,也许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现在很多人都在为一件事而焦虑:年轻人不生孩子,社会的生育率在下降。原因不一而足,但我想最基本的一点,是先让这些可能的父母们活得像个人样,他们对自己的人生不说太满意,但至少觉得还过得去,来到这世上一次还是值得的。这时,说不定他就会想,要不?要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11-4 05:30 , Processed in 0.09377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