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7|回复: 0

环球科学:67岁男子移植近9个月的猪肾被摘除,因无法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动物学 ·

  用发光精子揭示蚊子交配的秘密

  左图为埃及伊蚊成功交配的三个主要步骤,右图中的洋红色结构分别表示雌蚊和雄蚊的生殖结构。图片来源于论文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消息,在一项发表于《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的研究中,洛克菲勒大学的科学家揭示了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特别的交配过程。

  他们先构建出了转基因雄蚊,让它们的精子可以发出绿色或红色荧光。通过把不同雄蚊和雌性放在同一个笼子里7天,他们发现超过90%的雌蚊体内只储存了释放一种荧光的精子,这支持埃及伊蚊一生只交配一次的观点。通过观察伊蚊的交配,他们发现雄性伊蚊在交配时,会用一种类似鼓槌的生殖器结构轻敲雌性的生殖器。当雌性接受交配时,会通过伸长生殖器顶端不到一毫米(约人类指甲的厚度),发出接受交配的信号。如果雌性没有发出这种微妙却至关重要的信号,雄性的努力就会失败,交配也无法进行。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锁钥机制,其中生殖突就像钥匙一样打开雌性生殖器的锁。

  在白纹伊蚊中也存在同样的交配机制,不过研究发现,白纹伊蚊的雄性在与埃及伊蚊的雌性交配时,会绕过雌蚊这种控制机制。这种跨物种交配会导致埃及伊蚊丧失生育能力,不会产生可存活的后代,且会导致埃及伊蚊雌性拒绝来自同类雄性的进一步求偶。(《自然》新闻)

  · 医学 ·

  67岁男子移植近9个月的猪肾被摘除,因无法阻止免疫排斥

  蒂姆·安德鲁斯(Tim Andrews)和其妻子。图片来源:麻省总医院

  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消息,今年1月25日接受异种猪肾移植的67岁蒂姆·安德鲁斯(Tim Andrews)由于身体对猪肾的排斥,在10月23日晚接受手术摘除了肾脏,没有超过9个月。他没能打破由23岁的路易斯安那州教师Edyth Parker在1964年达成的异种移植纪录。当年1月13日,帕克在美国新奥尔良慈善医院接受了黑猩猩肾脏移植手术,但在九个月纪念日的前一天去世了。目前出于伦理原因,异种移植的研究人员不再使用黑猩猩,而是转而使用与人类器官大小相当的猪。

  安德鲁斯移植的猪肾来自生物技术公司EGenesis,该公司对这只猪进行了69个基因改造,包括敲除或添加了10个基因,以防止免疫排斥和血液凝固问题,以及破坏了59个基因序列(一些逆转录病毒的序列,它们可能激活并伤害人类)。然而,这些基因改造以及安德鲁斯为适应肾脏而服用的强效免疫抑制药物,都不足以阻止他的身体对肾脏的排斥。猪肾脏摘除后,安德鲁斯将需要继续接受透析,并等待一颗捐献的人类活体肾脏。

  不仅是eGenesis, Revivicor和中国生物技术公司中科奥格(ClonOrgan)都在和一些医生团队合作利用基因编辑的猪肾和改良的免疫抑制药物,推动人类异种器官移植的发展。猪肾在体内存活时间第二长的患者是我国的一位69岁女性(也是亚洲首例)。8年前,她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今年3月6日,她接受了来自中科奥格的基因编辑猪的猪肾移植,手术由西京医院的医生团队进行。近8个月来,她仍然状况良好。(《科学》新闻)

  · 天体物理学 ·

  通过引力波探测到迄今自转最快黑洞的并合

  来源:Carl Knox, OzGrav,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黑洞碰撞并合可以通过引力波探测到。2024年10月,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室女座引力波探测器(Virgo)以及神岗引力波探测器(KAGRA)合作组织首次探测到黑洞并合事件GW241011。通过解码引力波信号,研究人员得知该事件发生在距离地球约7亿光年的距离,由一个约17倍太阳质量和一个约7倍太阳质量的黑洞碰撞造成。之后的11月,LIGO-Virgo-KAGRA网络又观测到距离地球24亿光年外的黑洞碰撞事件GW241110,两个黑洞质量分别为16倍和8倍太阳质量。这项发现已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在LIGO-Virgo-KAGRA 网络观测到的数百起事件中,GW241011和GW241110是目前最新颖的两起事件。信号显示,其中一个黑洞的质量明显大于另一个,且旋转速度极快。在GW241110事件中,质量较大的黑洞是迄今观测到自转速度最快的黑洞之一,且其自转方向与轨道方向相反,这些特征表明,质量较大的天体由此前的双黑洞并合形成。这项发现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机会,来探究广义相对论的极限,还可以用高速旋转的黑洞检验超出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范畴的超轻玻色子理论。

  · 奖项 ·

  王虹一天内斩获“菲尔兹奖风向标”等两项数学大奖

  王虹 来源:Wiki

  10月28日,2025年塞勒姆奖(Salem Prize)揭晓,90后数学家王虹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数学家维塞林·迪米特罗夫(Vesselin Dimitrov)获得了这项为青年数学家设置的重要奖项。另一方面,在10月27日举行的第十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上,王虹、邓煜、袁新意三位北大校友斩获数学金奖。其中,塞勒姆奖被视为数学界最高奖项——菲尔兹奖(Fields Medal)的风向标,据统计从1968年到2024年的56位塞勒姆奖获奖者中诞生了10位菲尔兹奖得主。例如陶哲轩在2000年获得塞勒姆奖,2006年就获得了菲尔兹奖。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由丘成桐发起,每三年举办一次,和菲尔兹奖一样限定45岁以下,也被称为“华人菲尔兹奖”。

  根据有关报道,1991年出生的王虹时原本就读于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后来因为对数学的热爱转到了数学专业。2011年从北大毕业后,她前往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深造,又在巴黎第十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19年,她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是著名数学家Larry Guth。之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完成博士后研究,2021年加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助理教授。2023年,她加入纽约大学科朗数学科学研究所,担任副教授,因与Joshua Zahl合作解决了调和分析与几何学交叉领域的重要难题“三维挂谷猜想”(Kakeya conjecture)而受到广泛关注,并被认为是数学界最高荣誉——2026年菲尔兹奖的有力竞争者。本次王虹获得塞勒姆奖的理由是“在解决调和分析和几何测度论中的主要开放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这是她的主攻方向,今年令她获得广泛关注的挂谷猜想就是这一领域中的世纪难题之一。此外,她在傅里叶限制猜想、Falconer距离集猜想等问题上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仅今年就在数学四大期刊上发表了两篇文章。(微信号“环球科学科研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上观新闻、量子位等)

  · 气候报告 ·

  《柳叶刀》年度报告:气候变化应对不作为将导致每年有数百万人丧生

  正值《巴黎协定》十周年之际,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威胁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但全球气候行动却仍显迟缓。最近,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清华大学与其他学术机构合作,在《柳叶刀》(The Lancet)上发表了2025年度《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对气候变化与健康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评估,其中包括记录极端高温和野火烟雾造成的死亡人数、城市蓝色空间(河流、湖泊和海岸线)覆盖率、健康适应资金以及个人参与健康和气候变化等新指标。

  这项最新全球调查结果显示,持续过度依赖化石燃料和未能适应气候变化正在对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生计造成影响,追踪健康威胁的20项指标中,有12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由于未能遏制气候变化带来的变暖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高温相关的死亡率飙升了23%,达到每年54.6万人。仅在2024年,野火烟雾造成的空气污染就导致了创纪录的15.4万人死亡,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登革热的平均传播潜力上升了高达49%。报告指出,每年有250万人死于化石燃料持续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这也给各国财政预算带来了巨大压力,随着化石燃料价格飙升,各国政府在2023年总共花费了9560亿美元用于化石燃料净补贴。与此同时,石油和天然气巨头仍在不断扩大其生产计划,其规模是地球适宜居住承载能力的三倍。尽管一些政府在气候承诺方面有所退缩,但这份报告也揭示了现有行动取得的拯救生命的成效。据估计,每年约有16万人因摆脱煤炭依赖以及由此带来的空气质量改善而获救,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也创下历史新高。报告展现了地方政府、社区、组织和卫生部门正在发挥的领导作用,并呼吁各方“齐心协力”,加快并加强努力,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适应气候变化。(The Lancet)

  撰文、整理:不周、clef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11-6 17:44 , Processed in 0.0781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