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15|回复: 0

李小意:对中国用贸易核选项?欧洲彻底疯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30 20: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有个感觉啊,就是西方世界不会再给中华民族第二次复兴的机会了。

  那么接下来五年,也就是从现在到2030年的这段时间。

  中国人如果能冲过去,那就是拨开云雾见天日,如果冲不过去,可能就会永远错过复兴的窗口期,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我为啥有这么一个判断呢,说两件事你们就明白了。

  正文:

  第一件事,是整个西方世界,整个欧美,对我们态度彻底变了。

  以前只是我们和美国斗,欧洲中立,有时候跟我们好,有时候跟美国好。

  主打一个左右逢源,不轻易站队。

  但最近好几个突发危机让我感觉风向完全变了,欧洲可能会不顾自身利益,也要来搞我们。

  比如说还在博弈的安世问题,荷兰明目张胆地来掠夺我们的资产,而欧洲层面居然没有一点反对的声音。

  还有就是刚刚欧盟制裁我们12家企业,以及马克龙威胁中国,说要对我们启动贸易层面的核选项,让欧盟以最有力的贸易工具来对付我们。

  你看就连加拿大、澳大利亚,这种跟美国最亲近的五眼联盟国家,在川普的贸易大棒下都开始对我们示好了。但欧盟宁愿两线作战,同时跟我们和美国打,你就知道它战略转变的决心有多大了。

  第二件事就是我看现在很多人都在解读二十届四中全会。

  有人自豪,有人乐观,也有人热血澎湃。

  但结合我最近对国际形势的感受,以及我们国家对外处理博弈的手段,我从这份公报里看到的其实就两个字:决心!

  以前我们错过了两次工业革命,差点就被列强打成历史。

  现在好不容易又即将重回世界之巅了,如果在这么一个关键的窗口期掉链子,西方世界绝对不会心慈手软,绝对不会再给我们机会的。

  之前我们能快速崛起,并且连续爬过三道国家跃迁的门槛,除了说咱们的战略手腕和智慧相当高超之外,最核心的原因就在于当时的国际环境,给我们创造了往上爬的缝隙。

  第一道门槛是半岛战争,那苏联人看到了我们在亚太地区牵制美军的潜力,所以才通过156工程半卖半送地给中国援助了一整套工业体系,让我们在短短的两个五年计划内,就从螺丝钉都造不起的落后农业国,崛起为飞机、坦克、军舰等一大批大国重器都能造的工业国,极大地缩短了我们追赶欧美的时间成本。

  第二道门槛是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这段十多二十年的友好期。

  因为冷战,美国需要中国的帮助,特别是在越南战争失败美国从战略进攻转为防守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依靠我们来阻止苏联在东南亚的全面扩张。

  作为回报,美国带头欧洲日本跟进,拿出了不少好东西跟我们做贸易。

  而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的收获主要就是,通过四三方案引进欧美先进生产设备,以及像大众这样跨国巨头对我们的大规模投资,把自己工业的一个标准,从原来单一的苏联标准发展成兼具苏标和美标两套标准的体系了。

  说白了就是,苏联阵营想要的工业品我们能生产,美国阵营想要的工业品我们也能生产。

  这个是中国将来能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且工业品在全球市场大杀四方的重要因素。

  第三道门槛就是2001年加入WTO了,在这之前中国是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苏联解体了,美国的压力全给到了我们这边,三大耻让我们刻骨铭心,美军在海湾战争中的犀利表现更搞得我们压力山大。

  真的是感到自己会被吊起来打,分分钟就能丢掉半壁江山的忧虑。

  你们知道当时两军差距夸张到什么地步了吗?美军两架电子战机,居然把我们几百架战斗机耍得团团转,防空网近乎瘫痪。

  同时内部还有出口受阻,产能过剩等各方面的问题。

  真的可以说非常艰难。

  但就在这么要紧的关口,美国跑去打阿富汗了,战略重心变成了全面控制中东,而我们顺势也加入了WTO,对外出口爆发式增长,经济从此开启狂飙模式。

  2008年超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0年超美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2014年按评价购买力计算,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到今年制造2025圆满收官,我们已成为世界上体量最大的高端工业国了。

  发展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国际环境完全不一样了,所有国家都挤入了一场高维竞赛。

  就再也没有大象可以藏身的丛林里,也没有空子钻了。

  以前整个发达国家的基本盘,美国欧洲加日韩也才十多亿人口,现在中国又挤进来凭空多十四亿人口,蛋糕肯定不够分啊。

  你看西方的芯片产业、汽车产业、家电产业,被我们追击成什么样了。

  前些年欧美打工人还10点上班,磨洋工到12点吃午饭,中午休息两个小时,干到四点又下班,每年还有百多天的带薪假,每个月工资好几万美元,简直爽翻天。

  但现在你再去看看是什么样子?加班、降薪、裁员我就不说了,美欧中产甚至都沦落到每周去吃救济粮了。

  看完这些,你就知道我们的高端制造,把他们竞争得有多惨了。

  所以说西方不止是国家层面对我们的态度变了,民间也逐渐变了,以前是政冷经热,政治交往冷,但民众能从中国市场赚到钱,不能说喜欢咱们吧至少不那么讨厌。

  但你知道这几年美国人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什么吗?

  既然中国如今这么厉害,为什么美国不在30年前就对我们动手?为什么西方不早一点打压我们?为什么还要给我们这么多次机会,让我们可以发展起来动摇他们的地位。

  所以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国家是真的下定决心,要在接下来这五年,直接冲过去了。

  公报里写得很直白: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直面风高浪急的考验。

  各位你们细品一下这句话的意思,以前国家是怎么说的,叫科学应变,稳中求进。

  但这次直接变成了战风险迎挑战,说白了,外部的一个环境已经到了非常非常恶劣,非常非常糟糕甚至非常非常极端的情况了。

  如果说上一个五年规划,是深挖洞,广积粮,埋头苦干求突围的五年。

  那十五五就是进攻的五年,是一战定乾坤的五年。

  从咱们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其实信号相当明显了,你包括国家大基金再次砸向打得头破血流的芯片领域,AI配套建设全面进入加速期,机器人被列入工信部行动计划,航空航天和新能源汽车要再上一个台阶。

  就基本上每一个动作,每一项规划,每一处落点,都是冲着在欧美最核心的命脉,跟他们硬碰硬去的。

  我们要在能源、在科技、在制度、在消费、在金融这些欧美死守了几百年的高地,跟他们短兵相接,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这个是未来五年中国经济路线的决定性国家意志!

  那接下来五年,国家具体会怎么干呢?

  首先就是要把这几年突破的卡脖子技术,全面商业化落地。

  包括芯片、高端光刻设备、AI大模型等等一批先进的科技,不能只停留在原型机的阶段。

  要把它们的成果从实验室的研究搬到工厂去大规模生产,让它们变成能够产生大量经济效益,随时可以拿出去卖高价钱的终端成品,从而推动整个经济大盘的扩张。

  所以说,未来国家一定会拿出大量的资金、土地甚至是税收,来把这些技术给差柳成荫。

  然后是投资思路彻底变了,以前是投资物,增长靠基建,比如说盖楼、修桥、修路这样的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经济的增长。

  那眼下除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差不多都饱和了,以基建维持高增长的时代基本结束了。

  经济要想进一步发展肯定得靠消费,那财政的流向,就要从过去的高铁机场向育儿、养老、教育、医疗流动了。因为只有老百姓有了安全感,对自己未来有了信心,他们才敢把钱拿出来花。

  顶层设计已经在往这边靠了,因此教育、医疗、养老这些行业,未来一定会成为新的增长点。

  最最最重要的是这一条,是要以制度输出代替市场竞争。

  高端工业的崛起,不是说能造大飞机、能造芯片、能造汽车就完了,你想要吃到更高的利润就必须主导制定规则。

  以前的工业品市场,全世界美规和欧规的天下,像4G标准,谁用都得付一笔专利费。而且一给就是几年十几年,很赚钱的。

  所以咱们在升级制造业的同时,还得搞自己的标准,要用中规跟美规欧规竞争。

  公报里说得很透彻,以制度型开放应对全球经济的一个碎片化。

  什么意思?

  就是说如今的全球化早已支离破碎了,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挑战是出口和企业出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贸易壁垒,比如说资产安全。

  机遇则是我们主动去参与全球化治理,就能把自己的标准向全世界推广,定咱们的规矩让别人来遵守。

  通过制定标准,掌握规则,我们能快速地掌握高端科技、能源等领域的话语权。

  就大家一定要记住,未来五年,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可以慢下来。

  美国可以慢下来;欧洲可以慢下来;甚至印度、日本、俄罗斯都可以慢下来。

  只有中国必须向前冲!

  因为窗口期几百年才有一次,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除了胜利再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了。

  很多事,很多问题,来不及留给下一代解决了。

  我们只能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智慧。

  中华民族能不能完成复兴,能不能重振汉唐盛世的荣光,历史的责任就扛在我们这代人肩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11-8 13:34 , Processed in 0.1563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