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00|回复: 0

燕梳楼:这是一个很强烈的信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9 10: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假期间,我哪儿也没去,一直在追剧《沉默的荣耀》。

  选择在这个时间播放对台谍战剧,传递的信号其实已经很强烈了。

  剧中人物全部来自于真实历史。在明知吴石、朱枫等烈士结局,但很多人还是坚持看到了大结局。

  看完后,我特意去拜访了吴石将军在南京的旧居。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吴石全家陆续回到久别的南京。

  当时吴石一家住在湖北路翠琅村1号。而距离翠琅村1号200米的地方,就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八路军驻京办事处原址,傅厚岗66号的张伯苓公馆。

  可能也就是在此前后,吴石将军目睹国民党腐败深重,认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其思想和信仰发生重大转变,最终成为我党打入国民党高层的“密使1号”。

  遗憾的是,如今翠琅村1号已经拆掉了,原址矗立起一幢雄壮的天星翠琅大厦,这座大厦就像一座丰碑,默默见证着南京的百年风雨,也在静静期待着台湾的早日回归。

  站在吴石将军的故地前,我始终在想,如果不是蔡孝乾的出卖,早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台湾1950年可能就成功解放了,就不会有后来的朝鲜战争,更不会有如今的“倚美谋独”。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军第七舰队横亘海峡。领袖把烟头狠狠摁进烟灰缸,一声长叹:天不予我。很少有人知道,就在3个月前,三野15万精锐已陈兵台海,只等一声令下。

  就在这关键时刻,我党台湾省工委书记,代号“老郑”的蔡孝乾叛变了,3000人被捕、1800人被杀,台湾地下党被连根拔起,海峡对岸一夜之间成了“瞎子”“聋子”。“里应外合”的解放台湾计划宣告失败。

  蔡孝乾是台共建党元老,也是唯一走完长征的台湾人。1925年,17岁的蔡孝乾在上海听完瞿秋白的演讲,当场把辫子剪了,把名字改成“孝乾”——“孝”是不忘百姓,“乾”是扭转乾坤,并坚决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他参与组建“台湾共产党”,被日本殖民当局通缉,潜赴厦门,又转中央苏区。1934年10月,他跟着红一方面军从瑞金出发,一路走到陕北,两万五千里,台湾籍战士只活下来他一个,这也成为他最光荣的履历。

  1946年,周恩来亲自把蔡孝乾送上火车,握着他的手留下八字方针:“隐蔽精干,长期埋伏。”同一站台,另一节车厢,是刚刚被戴笠截获的“汉奸”周佛海,正被押往南京。两节车厢,两种命运,却同样驶向同一个深渊。

  上海四年,是蔡孝乾人生的分水岭。租界霓虹、爵士乐、威士忌,慢慢消磨了他的意志,也泡软了革命气节的骨头。他穿西装、打领带,学洋人喷香水,最迷的是西餐——七分熟牛排,一刀下去,血水和肉香齐飞。

  组织经费一万美元,他拿去炒黄金,亏空后干脆做假账;上级要他“联络知识分子”,他却把十四岁的小姨子发展成“生活秘书”,后来干脆连更小的幼姨也收进房。老战友张家昌劝他:“老郑,你变了”。

  当他踏上台湾土地时,带来的不是革命理想,而是奢靡成性的生活做派。他住在台北闹区,频繁出入高档西餐厅,将“长期埋伏”的指令抛诸脑后。腐败的种子,早已在灯红酒绿中生根发芽。

  1950年1月,特务谷正文根据“老郑”二字摸到线索,首次抓捕了蔡孝乾。蔡孝乾哪经得起拷打,借口“带路剿共”趁机逃脱,却在慌乱中丢下了公文包,包里留下一张“吴次长”亲笔便签。

  吴次长就是潜伏在国民党高层的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更讽刺的是,蔡孝乾的再次落网竟源于对牛排的贪恋。特务摸清他“嗜牛排、好女色”的癖好,守株待兔于各大西餐厅。终于在2个月后再次抓到了蔡孝乾。

  彼时的蔡孝乾刚准备拿起刀叉,就被按倒在地。这一次,他提出叛变条件:只要将16岁的小姨子送进监狱同居,他就交出全台组织名单。他供出的第一份名单达400余人,随后每周加供一批,连带指认、诱捕,最终牵连1800多人入狱。

  特务谷正文动用“疲劳审讯+美人计+灌辣椒水”三板斧,导致大量新党员相继叛变,形成雪崩式连锁反应。半年内1100人被枪决,包括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杰”。如今他们四人的雕像,就矗立在北京森林公园的无名纪念碑前。

  时任国军参谋次长的吴石,与蔡孝乾本来分属两条独立情报线,唯一的交集是女交通员朱枫。为帮蔡孝乾的小姨子办理离台手续,朱枫向吴石申请特别通行证。就是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环节,埋下了被全盘清算的种子。

  1950年2月2日,朱枫携带着吴石提供的台海布防图微缩胶卷,在舟山定海被截获。同时搜出的通行证存根,经过笔迹鉴定直指吴石。3月1日晚,特务冲入昆明街“吴公馆”,带走了吴石。

  特务对吴石施以酷刑,并弄瞎了他的右眼。但他紧咬牙关,不发一言。临刑前朱枫轻声说:“若有遗言,快写吧”。吴石略加思索,执笔写下:“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短短四句,已然将生死置之度外。蒋介石闻之勃然大怒,亲令将刑场照片刊登《中央日报》,以儆效尤。至此,中共在台湾的工委、支部、电台、交通线被连根拔起,史称“台工史上最黑暗一页”。

  蔡孝乾的叛变,可以说是中共历史第二个顾顺章。1931年,曾任中央特科负责人的“地下工作专家”,被捕后立即叛变,几乎将上海中共中央一网打尽。若不是钱壮飞冒死报信,中共历史或将改写。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蔡孝乾虽然出卖了这么多同志,却没有得到国民党的重用。叛变后,他虽被授予“国防部情报局少将副主任”头衔,但叛变的人从来不会有人看得起,更不可能得到重用。

  就连蒋介石都非常鄙视他,在日记里写下:“蔡某无志无用,可资利用而不可重用。”晚年的蔡孝乾在郁郁不得志中度过。这个曾经的热血革命者,最终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结束了可悲的一生。

  蔡孝乾死后,墓碑上连本名都不敢刻全。这种叛徒的终极悲剧在于:新主子防他如防贼,旧同志恨他入骨,历史留给他的是千古骂名。

  如果不是蔡孝乾的叛变,历史会怎样改写?

  1950年4月,三野第九兵团在浙东沿海已集结15万精兵,粟裕拟定“声西击东”方案:先取金门、再攻台中,预计6月发起总攻,解放台湾指日可待。

  原本吴石提供的《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等绝密情报,将成为登陆作战的“导航图”;地下党成员则肩负着引导部队、策反国军、破坏通讯的重任。这一切,随着蔡孝乾的叛变全部化为泡影。

  蔡孝乾的叛变,直接抽掉了“里应外合”的关键一环,使攻台计划失去情报、向导、内应三重保障。2个月后朝鲜战争爆发,美军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历史的窗口彻底关闭。

  今天,当我们追完《沉默的荣耀》,再看这段历史,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经历过长征考验的老革命,会败在一杯牛排和一个小姨子的石榴裙下?

  答案就在周恩来的八字方针里——“隐蔽精干”不仅要隐蔽身份,更要隐蔽欲望;“长期埋伏”不仅要耐得住寂寞,更要守得住初心。

  75年过去了,台湾依然孤悬海外。当我们追溯历史时发现,阻碍统一的从来不只是海峡的波涛,更可能是内部的背叛与腐化。

  这就能理解我党在新时期为什么会对腐败零容忍,就是要以史为鉴,让吴石们不再孤悬海外,让朱枫们不再血洒他乡。

  唯有如此,台湾才能真正回到祖国怀抱,沉默的荣耀才会化作响彻台海的胜利号角。

  选择在这个时候播放这部对台谍战剧,传递的信号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当台湾解放,红旗插上阿里山,有人就要被拉出来鞭尸了!

  谨以此文,纪念所有为祖国统一牺牲的无名英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11-6 14:46 , Processed in 0.09377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