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6|回复: 0

张湧:稀土的重要性,还是被低估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伙伴们,大家好!

  稀土对现代科技的重要性,可能要比大部分人想象的更大;

  而中国对稀土产业链的控制力,也要比大部分人想象得更加强大。

  这就是为什么,稀土这个事,能引起如此广泛关注的核心逻辑链条。

  01

  稀土重要,主要是因为磁铁很重要。

  稀土并不是制作磁铁的材料,而是可以改变磁铁性能的一种“添加剂”。

  普通的磁铁存在遇热软化、容易消磁、磁力弱等问题,添加了稀土之后,这些弱点就能得到克服。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稀土永磁”。

  经过稀土加强之后的磁铁,才能应用到电动汽车、风能发电、手机、耳机等上面;

  尤其是一些传感器离不开稀土,传感器是用于感知声、光、温度等信号的器件,在机器人领域不可或缺;

  制造芯片的光刻机也需要精密的磁力控制;

  还有军事领域,比如航空发动机、火箭推进器、军用飞机、声纳装置……

  上面这些领域的共同点就是,都是高科技领域,并且都离不开稀土“加持”之后的磁铁。

  这就是为啥稀土如此之重要的根本原因。

  02

  那中国为什么对稀土有如此强的控制力,并且这种控制力是全球独一份的呢?

  稀土产业链主要分为开采、分离和制造三部分。

  稀土矿的开采我们占了全球的69%,但是这个并不是决定性的。

  关键是稀土的分离环节,全球超90%都要在中国进行。

  其他国家也可以开采稀土矿,但是开采出来的矿石,需要运到中国来进行分离和后续制造。

  为啥要分离呢?

  因为稀土并不是一种元素,而是一系列化学性质类似的元素的混合体。

  一般的金属,比如金银铜,它们的化学性质很独特,从矿石里提取比较很方便。

  但是稀土中的每一种元素都差不多,把它们分离的难度就很大。

  目前,冶炼分离这个环节,几乎都要在中国进行。

  03

  分离的技术难,其实还不是最“卡”的地方,关键是中国能以足够低的成本,生产出满足尖端科技需求的超高纯度稀土材料。

  中国稀土企业的生产成本仅为西方同类企业的三分之一左右。

  这源于中国强大的化工技术。

  稀土永磁的特点是“用量少,且不可替代”。

  而我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为稀土产业提供了“规模化生产”的基础。

  其他国家的市场,无法支撑“采矿-分离-制造”的庞杂产业链。

  好比生产盐并不难,难的是这个国家要有足够的菜来消耗这些盐,否则生产盐无利可图,盐的产业也发展不起来。

  再比如当年国内的笔尖钢依赖进口,其实也不是我们突破不了这个技术,主要是用量太小了;

  笔尖钢年需求量仅千吨级,对大型钢厂而言,规模化生产确实不如进口划算。

  而且,我们在稀土产业上,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先发优势;

  经过70多年的技术迭代,其他国家想建设相关产业链,先不说技术上能不能赶得上,商业上的成本控制就没有竞争力。

  所以,在稀土产业上,全世界都对中国非常依赖;

  就跟西方在芯片、操作系统、航空发动机等上面“卡”我们的脖子,是一样的道理。

  2020年至2023年,美国进口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中,70%都来源于中国。

  而且,我们的稀土产业经历了从“小而乱”到“集中化管理”的转型。

  国有企业主导,确保战略能顺畅执行,同时严防技术外溢。

  04

  这种全体系的优势,才是最为牢固的;

  比仅仅是建立在某个技术点上领先,更加牢固。

  让其他国家既难以复制,也难以摆脱对中国稀土产业链的依赖;

  让中国在全球稀土博弈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且短时间内难以被撼动。

  那么这种优势,在投资上会不会成为一个机会呢?

  其实很多稀土国企都是上市公司。

  开采环节,已经从过去“小作坊无序开采”进入“国有龙头集中管控”时代;

  前几名的龙头基本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中游的稀土冶炼和分离,技术壁垒高;

  在加强出口管制,“防止技术外溢”之后,这些企业的不可替代性会更强。

  如果觉得个股难以把握,也可以选择相关的指数化产品,比如稀土ETF(516780),跟踪中证稀土产业指数,囊括了稀土全产业链核心环节的龙头企业,可以把握全行业的机会。

  如果没有股票账户,有基金账户也可以,014331(A类)、014332(C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10-18 10:14 , Processed in 0.1562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