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1|回复: 0

格兰:中美摩擦持续升级!A股挺住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刚做完公域直播,再来文章上个钟。

  川普继续作妖,为了报复我们故意停止进口他们的大豆,要停掉从我们这里进口的食用油。

  今天说这事儿的人挺多,很多同学都有疑问,老美买我们的食用油干什么?

  实际上,美国人吃的油,主要来自加拿大、印尼和欧盟,本来就没从我们这里买。

  更何况,川普嘴里的食用油,并不是我们平时用来炒菜的豆油、花生油。它真正的名字叫UCO,Used Cooking Oil废食用油,在国内有个更亲切的称呼,叫地沟油。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在我们这里人人嫌弃的地沟油,美国人为什么要买呢?

  地沟油虽然不能吃,但却是用来做生物柴油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工业原料。

  要我说,川普这句喊话,有点打肿脸充胖子了。

  去年老美确实是我们地沟油的最大买家,差不多用11亿美元买了127万吨。

  可从去年12月1日开始,我们这里取消了地沟油13%的出口退税,老美那边也调整了清洁能源补贴政策,对进口的生物燃料没那么友好了。

  受到这些外部因素影响,中美地沟油的贸易额直线下降。

  今年前八个月,老美从我们这里进口地沟油的量,已经暴跌到只剩29万吨左右,早就断得七七八八了,

  现在扯着脖子喊一喊,更多的是象征意义。

  把油和大豆联系起来,创造一个你不买我的豆,我就不买你的油的简单故事,很容易让老美的农业州选民听懂,感觉自己的利益被保护了,更偏向是一种精打细算,用来安抚票仓的政治表演。

  那么我们就可以大致得出一个结论,在最后期限之前,中美关系已经进入到一个战略相持阶段。

  在这个阶段,最核心的就是双方角力的过程。

  一方面,高层本意是想稳住局面的。

  不管是之前的拜登,还是现在的川普,本质上都不希望和中国彻底脱钩。因为关系一崩,市场就会跟着遭殃,这是谁都承受不了的。

  另一方面,博弈间的覆盖范围会越扩越大。

  为了在谈判桌上拥有更多筹码,两边都在想办法减少对对方的依赖。我们这边要突破芯片封锁,老美那边要建自己的稀土产业链。在一轮又一轮的出牌后,最终会发现,这样打下去双方都很疼,然后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找个新的平衡点。

  最终的结果就是,谁也干不掉谁,谁也不想和对方彻底闹掰,摩擦和竞争会一直存在,打打谈谈才是常态。

  那么中美双方的摩擦,还会不会比现在更激烈呢?

  是有可能的。

  按照大摩美国分析师闭门会里讲的,保障关键矿产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已经上升为美国的国家级战略重点。

  这与我昨天的判断不谋而合。

  很多同学一定会想,不就是点矿产嘛,用得着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吗?

  在老美的高层看来,这背后代表的,是对国家安全的焦虑,更是对未来科技制高点的争夺。

  老美那边的AI进展,可能会在未来6到12个月内实现重大技术飞跃。

  在他们看来,如果真的在AI领域获得了我们难以复制的代际优势,那么双方的摩擦还会进一步加剧。

  在这样的设想下,半导体、永磁体、电池这些尖端技术需要的关键原材料,就成了老美不容有失的国家安全底线。

  现在搞起供应链本土化,本质上是着眼于未来的预防性国防战略,为了赢得长期的科技竞争,提前做准备。

  为了把这个战略落地,老美已经从资金、政策、市场准入等方面,全方位地激励本土供应链重建。

  除了我们熟知的稀土,还有包括:

  电池负极的关键材料,石墨;

  电动车和储能电池的核心,锂;

  高性能电池的重要成分镍和钴;

  电气化和数据中心的基础,铜;

  半导体里的战略小金属,锗和镓;

  军事和工业应用里的重要材料,钨和锑。

  看到没?全部都是我们牢牢把控着开采或精炼的方向。

  不过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尽管老美决心很大,钱也到位了,但重塑供应链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尤其是西方国家,矿业项目环保标准非常严格,审批流程极其繁琐复杂。一个新项目从开发到投产,即便是相对成熟的,也至少需要2到3年的时间。如果还处于早期勘探阶段,5到10年是正常情况。

  中美双方的持续博弈,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影响不小,在双方没有彻底谈好前,风险偏好降的比较厉害。

  今天指数上涨47点,几乎夺回了昨天失地。4333只个股上涨,只有950只走低,情绪还是不错的。

  可是从成交额来看,量能大幅萎缩5000多亿元,说明资金在交易时开始谨慎,不敢在这个位置盲目追高,昨天被套的资金也没有低吸自救的动作。

  我相信很多同学看到今天上涨,心里肯定又蠢蠢欲动了。距离第二目标位4000点就差临门一脚,又在幻想突破后奔向4200、4500了。

  但是,我要泼一盆凉水了。这个位置,过度乐观是致命的。

  首先要明确,我不是看空,整个市场的上涨趋势仍然在。

  回想一下,市场在2800点的时候,我鼓励大家,说第一目标位3600点,虽远必至。

  到了3600点,我又告诉大家,第二目标位4000点,同样虽远必至。

  但现在距离4000点只差不到100点了,想一口气强势突破冲上去,难度非常大。我更倾向于认为,接下来大盘会进入一种震荡整理的阶段,只有一些结构性的机会。

  现在要比的,不是谁更激进,谁更敢于上仓位,要比的是谁能做好防守,谁更能保住利润。

  如果现在不做好仓位管理,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两周里,亏掉今年辛辛苦苦赚的所有利润。

  那要不要清仓走人呢?

  这也是不合理的。

  在现在这个阶段,我们更应该去思考仓位配置到底合不合理。

  有没有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单押一个赛道?是不是该把一部分利润落袋为安?高位追买的留没留好后手?

  接下来的市场重心,一定还是围绕着中美博弈,市场的操作难度,也会越来越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10-18 10:14 , Processed in 0.09363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