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7|回复: 0

环球科学:全球死亡率下降,但青少年死亡人数上升;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公共卫生 ·

  全球死亡率下降,但青少年死亡人数上升

  全球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和风险因素的不断演变,开启了全球健康挑战的新纪元。根据近日发表于《柳叶刀》(The Lancet)并在柏林世界卫生峰会(World Health Summit)上发表的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三项研究【1】【2】【3】,全球死亡率正在下降,但青少年和青年人死亡率却没有下降。

  2023年全球预期寿命比1950年增加20余岁,年龄标化死亡率降低67%,所有204个国家和地区均报告死亡率下降,但地区差异依然明显。在青少年和青年人中,2011年至2023年期间,北美高收入地区20至39岁年龄段的死亡人数增幅最大,主要原因是自杀、药物过量和酗酒。同期,东欧、北美高收入地区和加勒比地区5至19岁年龄段的死亡人数有所增加。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正从传染性疾病转向非传染性疾病,目前占全球总死亡和残疾人数的近三分之二。前三大病因是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世界上一半的疾病负担是可以预防的,由88种可改变的风险造成,包括高血压、空气污染、吸烟和肥胖。此外,全球精神疾病负担持续飙升,焦虑和抑郁分别导致死亡和残疾增加63%和26%。研究强调,政策制定者迫切需要将卫生优先事项从降低儿童死亡率扩大到青少年和年轻人,特别是在死亡率高于以往水平的地区。(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

  · 神经科学 ·

  跳探戈、打游戏让大脑更年轻

  过往研究表明,参与创造性活动有助于大脑保持年轻并促进情绪健康。但很少有研究调查这些益处的生物学基础或驱动因素。一项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的新研究发现,无论是跳探戈还是弹吉他,从事富有创造性的消遣活动能延缓大脑衰老。

  研究团队基于10个国家1240名参与者的神经影像学数据创建了“大脑时钟”。该模型利用功能连接性,即大脑区域协同工作的程度来估算大脑年龄。研究人员将“大脑时钟”应用于232名不同年龄和经验水平的探戈舞者、音乐家、视觉艺术家和电子游戏玩家,以计算大脑年龄差,即预测的大脑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差异。总体而言,上述4种创造性活动似乎都能延缓大脑衰老,而且参与者的技能水平越高、经验越丰富,其大脑的衰老速度越慢。这种抗衰老效果在专业探戈舞者身上最为显著,其大脑年龄比实际年龄平均年轻7岁。可见,参与探戈这种需要动作排序复杂,需要协调和规划的认知密集型活动,是帮助大脑保持年轻的好方法。研究人员绘制了一张大脑图谱,以评估创造力是否对特别容易受衰老影响的大脑区域具有保护作用。结果发现,创造力对额顶叶区域的影响最大。在有经验的创造性活动参与者中,大脑中与运动控制、协调和节奏等相关的区域的连接尤为强。

  此外,研究团队还评估了学习一项新的创造性技能能否延缓大脑衰老。研究人员让24人学习玩即时战略游戏《星际争霸Ⅱ》。对照组则学习玩另一款规则更多、不需要太多创造性思维的游戏。结果,每周花几个小时玩《星际争霸II》的新手玩家大脑年龄降低,在游戏和注意力测试中的表现都有所提升;与注意力相关的区域,如物体识别和感知区域的大脑连接有所增加。然而,对照组并未出现上述改变。这表明,从“零”开始学习一项创造性技能也可以保护大脑免受衰老影响。(中国科学报)

  · 气候变化 ·

  全球首次突破气候临界点

  在COP30(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将召开之际,多国科学家联合发布了第二份《全球临界点报告》。报告指出地球系统已迎来首个被确认的气候临界点——全球温水珊瑚礁大规模死亡。如果全球变暖趋势无法得到有效遏制和逆转,珊瑚礁生态系统将面临全面崩溃的风险,为全球近十亿人口和约1/4的海洋生物的生存带来灾难性影响。

  “气候临界点”是指地球系统发生不可逆转变化的关键阈值。随着全球升温幅度突破1.5°C,世界正处于一系列气候临界点的边缘,包括极地冰盖融化、关键洋流系统(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崩溃,以及亚马逊雨林死亡。这些事件将为全球气候、生态和社会系统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远超现有国际应对能力。

  自2023年首份《全球临界点报告》发布以来,国际社会已在能源转型、电动汽车普及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实现了推动可持续转型的关键跃变——即“正向临界点”。但总体行动力度仍不足以应对日益紧迫的气候危机。(UNIVERSITY OF EXETER)

  · 动物学 ·

  澳大利亚唯一的鼩鼱灭绝

  一种鼩鼱,并非灭绝的圣诞岛白齿鼩,其存世图片极少。图片来源:pixabay

  鼩鼱是一类体型较小、长鼻、以昆虫为食的哺乳动物,其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圣诞岛白齿鼩(Crocidura trichura)是澳大利亚唯一一种鼩鼱。但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最新红色名录,圣诞岛白齿鼩已被宣布灭绝。

  圣诞岛白齿鼩生活在属于澳大利亚的圣诞岛上,1900年,被人类意外引入该岛的老鼠带来了寄生虫,迅速传播到岛上的本地鼠类,可能也包括圣诞岛白齿鼩。1908 年 ,博物学家再次造访该岛时,普遍认为两种本地鼠类和圣诞岛白齿鼩已经灭绝。但20世纪50年代,又开始有人发现存活的圣诞岛白齿鼩。1984年12月,两位生物学家特在清理雨林小径时,在一丛倒下的鸟巢蕨中发现了一只活着的雌性圣诞岛白齿鼩。他们把这只鼩鼱放在玻璃容器里饲养了12到18个月,勤奋地捕捉蚱蜢来喂养它。几个月后的1985年3月,一只雄性圣诞岛白齿鼩意外地被发现还活着,它被单独饲养在一个玻璃容器里。但这两只圣诞岛白齿鼩都没有引种,没有交配,也没有生出幼鼩。雄性圣诞岛白齿鼩在被捕获后约三周死亡,而雌性圣诞岛白齿鼩则孤零零地苟延残喘。自1984年以来,再也没有关于其目击的记录。且在过去几十年来被扑杀的数百只野猫的胃里,也找不到任何鼩鼱。(The Conversation)

  · 物理学 ·

  聚合物增大流体流速的机制

  在石油工业中,常常向液体中添加聚合物,减少管道内表面的摩擦力来增大流量,这被称为湍流减阻效应(Toms effect)。目前的模型只能解释管壁附近的流体加速,流体整体的流量增加尚无合理解释。最近,西北工业大学研究团队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论文,表示聚合物增大流体流速的机制是抑制涡流产生,减少能量以热能形式耗散。他们的研究对整体流动加速提供了一个更清晰的解释,避免了管壁带来的复杂因素。

  研究人员在水基溶液中添加了不同浓度的长链聚合物,然后将混合物倒入透明的圆柱形水箱中。水箱内部的反向旋转挡板产生了旋转的涡流。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成像系统识别出其中不同的流动结构,例如漩涡状的涡流和片状的流束。研究人员发现,在某些浓度下,聚合物可以抑制特定尺度下涡流的形成,减少能量耗散。研究人员表示,由于被抑制涡流的尺度取决于某些聚合物参数,工程师或许可以利用这些研究成果,为特定的流动应用选择理想的聚合物。(Physical Review Letters)

  撰文:王昱、冬鸢、蔡雨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10-18 10:17 , Processed in 0.07814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