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34|回复: 0

戍天九思:“AI+”大爆发:中国出口管制将卡住美国AI落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2 11: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连续发布2025年第55号、56号、57号、58、61、62号公告,公布对超硬材料、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部分中重稀土、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境外相关稀土和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在中美新一轮经贸谈判前,中国出台一系列出口管制重拳,10月10日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标志着中美关税战再次升级,中国将把稀土作为战略杠杠死死卡住美国AI落地的命门,将打断美国利用AI革命彻底翻身的梦想!

  中国新出台六项出口管制的四大特点

  这次六项出口管制,不仅扩大了稀土管制范围,而且还将管制稀土技术和使用中国技术的境外稀土,以及超硬材料、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就是要精准打击美国AI在军工和高科技产业落地。

  一是彻底关闭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大门。稀土含有17种稀有元素,其中,轻稀土7种,中重稀土10种。 今年4月4日,中国出口管制的中重稀土有7种;这次出口管制的中重稀土共5种(钬、铒、铥、铕、镱),而且后5种比前7种中重稀土更稀缺、战略价值更大,在激光武器、原子钟、光纤通信、军工、核能、航空航天等领域必不可少。这两次出口管制的中重稀土共有12种,其中2种是轻稀土。目前,只有镧、铈、镨、钕、钷等5种轻稀土没有出口管制。业内常说“轻稀土做大盘,重稀土做高端”,这样,中国一方面可利用稀土技术和产能继续赚轻稀土出口的钱,另一方面又能死死卡住欧美中重稀土的脖子。

  二是创新“域外管辖”模式。公告创新性地规定,即使是在境外制造的相关物项,只要其含有中国原产的受管制稀土(价值占比≥0.1%),或使用了中国的稀土技术,在向第三国出口前,也必须向中国商务部申请出口许可证。这极大地扩展了管制的覆盖范围。这是对美国长臂管辖的以毒攻毒。

  三是卡住芯片制造企业的脖子。管制措施明确指出,对于最终用途为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或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的出口申请,将实行逐案审批。同时,向境外军事用户等的出口申请,原则上不予许可。目前,芯片制造中实际使用的稀土元素超过12种,贯穿光刻、抛光、磁性控制、激光系统、靶材等关键环节。中国对境外芯片制造中使用中国稀土和技术、设备进行管制,将牢牢卡住台积电、英伟达、英特尔、高通等芯片业的脖子,OpenAI的星际之门也可能因此被叫停。为什么中国此时有如此底气?因为中国5纳米芯片制造已实现全国产化产业链突破,不怕任何国家卡脖子。

  四是精准打击欧美军工和高科技产业AI落地。全球轻稀土占比约为85%-90%,中重稀土占比仅10%-15%。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稀土储量约占全球40%,中国的中重稀土全球占比约80%,中国稀土冶炼技术占比90%。轻稀土应用广泛且用量大,但技术门槛低、可替代性较强。中重稀土尽管用量较少,但其在新能源、国防、超导、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不可替代性、资源稀缺性和战略地位使其实际价值远高于轻稀土。中国牢牢管住中重稀土出口,就能死死卡住欧美AI在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落地,延缓欧美AI革命的推进速度。

  欧美陷入稀土“资源—技术—产能”三重危机

  面对中国的一系列出口管制,虽然欧美早已启动破局行动,但多重现实壁垒使其难以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军工领域尤为突出。

  美国的“资源开发陷阱” 最为典型。自2017年重启芒廷帕斯稀土矿(由中国盛和资源控股),2024年产量达到4.4万吨,占全球11.4%;2025年又新增拉马科布鲁克矿项目,但还是深陷“采矿易、冶炼难” 的困局,其开采的稀土原矿需以9.2元/公斤的低价运往中国精炼,再以溢价10倍价格购回磁体组件,形成 “美国采矿、中国冶炼、美国使用” 的被动循环。

  美国国防部耗资2.6亿美元建立的军用稀土冶炼厂,年产能仅满足10%的军事需求,且因环保诉讼多次被搁置,生产的钕铁硼磁体纯度仅有99.5%,无法用于精确制导武器,离中国99.9999%(6N)的超高纯度差距甚远。

  美国在全球资源布局上尝试同样步履维艰。试图收购的格陵兰岛科瓦内湾矿虽然储量达1.08亿吨,但受制于北极生态保护与丹麦政府授权;与乌克兰的矿产协议因战乱难以落地;推动沙特打造“中东稀土中心”,又面临技术人才与环保设施双重缺失,预计建成需20年。

  美国资本支持的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虽然在马来西亚实现了氧化镝量产,但其核心设备仍依赖中国供应,工厂因放射性废料问题屡遭环保抗议,扩大产能严重受限。业内专家测算,欧美要实现稀土全产业链自主,需投入数千亿美元、耗时10-15年,而中国已形成的成本优势,如盛和资源冶炼成本较国际同行至少低10%,还有技术积累优势,将持续放大这一差距。

  过去4年美国寄以厚望的AI革命因稀土管制惨遭失败

  美国人认为,别看现在美国联邦政府债务高达37万亿美元,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面临重重困难,但是,只要美国率先实现AI革命,一切就会彻底翻盘。这就是美国寄以厚望的AI革命梦想!也是美国不惜血本对华打科技战、芯片战的原因。

  过去四年,由于中国稀土等关键矿产出口管制,美国不仅武器装备升级困难,而且美国寄以厚望的AI革命在无人武器发展上惨遭失败。今年中国9.3阅兵展示的陆海空全系列无人作战装备,说明中国已成功逆袭,更让美军压力倍增。

  中国无人作战装备成功逆袭故事还得从4年前说起。2021年12月,中国在《特定常规武器公约》(CCW)第六次审议大会上,明确提出对杀手机器人(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LAWS)的禁止立场,并提出五大禁止理由。

  第一,杀手机器人违反国际人道法基本原则。

  第二,杀手机器人破坏全球战略稳定。

  第三,杀手机器人存在技术失控的现实风险

  第四,杀手机器人存在责任机制真空。

  第五,杀手机器人违背了人类伦理和技术发展初心。

  中国站在国际道义制高点,以这五大原则为核心,形成正式文件提交联合国,并经过沟通和协调,得到了125个成员国的赞成票支持。

  眼看着禁止发展杀手机器人的提案就要通过,在投票现场,美国、俄罗斯、英国、以色列和印度等国家投出了反对票,否决了中国提出的在全球禁止发展杀手机器人的提案。

  美以代表先后发言,认为使用“杀手机器人”可以减少的士兵的伤亡,可以减少战争的惨烈,是“人道主义”的体现,反而禁止发展杀手机器人,非逼着人类上战场才是不人道、不道德的行为,所以道德的美国和以色列投票反对。

  由于美国、英国和俄罗斯都是联合国五常,都有一票否决权。这三个国家反对,中国的提案被作废。

  对此,中国表示非常遗憾。然后,中国表示既然木已成舟,那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中国将不得不加强在人工智能军事应用领域的研究,以确保国家安全,同时中国再次强调国际社会应共同规范人工智能的军事应用。

  2024年,中国军队开始全球“遛”机器狗,美国众议院议员在国会发言,声称无法接受解放军装备武装机器狗。

  2025年9月3日,中国海陆空全系列无人装备亮相,数量和种类实在太多太多,美国议员连发言称“无法接受”的心情都没了。就连道德谴责都没法做,因为中国已经搞足了程序正义。

  中国从提案被废到海陆空全系列无人装备亮相,前后不到4年,这就是中国人的做事风格——谋定而后动、先礼后兵,这就是了不起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而且这个奇迹还是在美国对华科技脱钩和芯片卡脖子的情况下取得的,非常了不起!说明美国对华科技脱钩和芯片卡脖子的彻底失败了!这是中国人首次在美国最擅长的军事领域打败美国!

  那么,为什么中国会选择2021年12月向联合国提出禁止杀手机器人的提案?因为中国预感到此时人工智能正处在爆发式增长的前夜——即将进入指数级增长的历史拐点!事实上,第二年2022年11月30日OpenAI就发布了轰动全球的ChatGPT大模型。这就是中国人审时度势的战略眼光和战略选择!

  未来中国出口管制将牢牢卡住美国AI落地的命门

  当前,中美人工智能博弈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2025年7月23日,美国白宫发布《赢得竞争:美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围绕加速AI创新、构建基础设施、引领国际外交和安全三大支柱展开,提出30项举措和100余条具体政策。7月28日,中国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强调国际合作与规范发展。8月25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对今后十年三步走全面落地AI作了战略部署。这些都标志着中美AI博弈已从单一的芯片战进入“持久战”“生态战”和“体系战”,这次中国六项出口管制精准打击美国军工和高科技的AI落地。

  一是制约AI军事化应用。美国AI技术的发展与军事应用深度融合。诸如F-35战斗机、伯克级驱逐舰的雷达组件、爱国者导弹的永磁驱动模块等先进武器系统,其生产都严重依赖来自中国的稀土元素。根据美国国防工业评估数据,美军核心武器系统中超过80% 含有稀土永磁体,其中90%以上来源于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美国将AI技术用于指挥系统、无人作战平台等军事应用的进程与可靠性。

  二是抬高算力成本、加剧算力变现难度。AI大模型的训练和运行需要消耗巨大的算力,其背后是庞大的高端芯片集群。这些芯片的生产,从制造设备的精密光学部件到芯片本身的镀膜、蚀刻工艺,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特定的稀土材料。中国管制措施将直接推高美国AI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的成本,并可能影响其先进算力芯片的稳定供应。本来,美国AI产业就面临商业化的难题。2025年全年美国AI数据中心支出规模预计高达5200亿美元,但如此巨大的投资却缺少可观回报。ChatGPT虽然拥有8亿周活用户,但其订阅收入远不能覆盖庞大的运营成本。此时,来自供应链的关键原材料成本上升和不确定性,将进一步恶化其盈利前景,加深资本对行业“泡沫”的担忧。

  三是延缓传统产业智能化。AI真正创造价值,必须深入到制造业等传统行业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稀土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精密仪器、电动汽车等众多领域。供应链的波动会阻碍AI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使得美国的AI发展更多停留在技术本身,难以全面转化为提升各行各业效率的“生产力”。

  过去4年,中国无人作战装备成功逆袭;未来5年,中国AI+将如虎添翼,智驾汽车、人型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智能体、智慧城市、智慧家居等都将遥遥领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11-8 20:41 , Processed in 0.0937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