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2|回复: 0

安民:从成本领先到反内卷,以及中国的科技革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7 07: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知道,2018年3月,美国跟中国发动第一次贸易战的时候,我给中国政府的建议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是降成本费用,简单地说就是实施成本领先战略。这一战略执行下来,如今有7年的时间,结果是2024年中国贸易顺差是9921.6亿美元。

  而2025年前8个月,中国出口以美元计增长5.9%,进口以美元计下降2.2%,贸易顺差7853.4亿美元;很显然,今年虽然有贸易战关税战,顺差铁定突破万亿美元大关,甚至不排除达到11000亿美元。这显示了中国产品的全球竞争力。

  这也是我们2018年3月讲要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目的,即打造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当然,成本领先也是一种核心的竞争力。

  但当中国制造真的能够成本领先全球,并在全球大杀四方之后,我们的国家战略,需要适当地进行调整。就是要从成本领先,走向产品领先,再迈向品牌领先,通过产业升级完成产业领先。

  成本领先战略,它的实施路径是降成本和费用。

  而制造业的成本一般包括3项,上游的原料和原材料、零部件进货成本,能源和电力成本,制造业一线工人的人工费;而费用则主要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当我们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时,对上述7项一定有压制作用。

  我们可以看看比亚迪对上游进货价的硬性要求,就是每年降价10%,这显然是要搞成本领先对吧。

  以前年份,中国对这个都视而不见,但是去年,中国政府出手了,要治理严重的行业内卷。

  为什么?因为从2017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依靠大家的努力,包括依靠成本领先,的确做到了大杀四方。但问题是,这个大杀四方,现在开始有了明显的负作用,因为它已经危及到自己的制造业体系。

  制造业产业链很长,它往往通过某个零部件涉及到很多行业,然后一个零部件涉及到一家或几家上游企业,上游企业还有上游企业,而这个上游企业还有更上一级的上游企业。当终端产品实施成本领先,意味着它的进货价格的降价要求,会年复一年地向上压价,向上传递。这样久而久之,同样一个产品,上游企业挣钱越来越少。

  比如某零部件原来3000元,第一年降价10%,变成2700元,第二年降价10%,变成2430元;第三年再降价10%,就变成了2187元。第四年再降10%,就变成1968.3元,第五年再降价10%,就变成1771.47元。然后上游企业的收入,第五年后,同样销售1万件产品,就从3000万元变成1771.47万,凭白无故地,收入少了1228.53万元。

  这降下来的其实不仅是收入,降下来的更基本上是营业利润。而且这一降,国家的税收,即增值税和附加税都减少了,国家也受损。上游零部件企业利润降了,最后的所得税也要少交,国家还受损一次。

  在中国产品还没有大杀四方,在我们实施成本领先战略之时,那个时候这样做,是有好处的,便于中国产品抢到更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当上游零部件价格从3000元降到1771.47元时,这一过程中,上游零部件企业不会选择自己独自扛,独自扛往往也扛不了,他也只会压上游,就这样一级级压上去。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什么,中国PPI数据,截至2025年9月,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已连续36个月处于负增长区间。这一趋势自2022年10月持续至今,大家往往讲,这个数据的运行趋势,反映出工业领域面临的需求疲软和产能过剩压力,但在我看来,它其实是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对上游压价格,已经压习惯了。

  然后产品价格越来越便宜,年年降价,除了这一招儿,很多企业都不会其他的手段了。

  也就是在某个细分行业,领先公司产品价格一降,其他公司只有被动降价,降价就降利润,变相压制工人的工资,也变相降了税收。那么此时,我国的策略就需要转变,要从成本领先,转向反内卷。

  因为降价实际上降的是终端产品和产业链上游的利润,降的是上游工人的收入,当我们产品大杀四方然后还以降价手段将产品销售到全球时,表明我们的策略必须转向。

  典型的如光伏,中国光伏产品至少占全球的86%,甚至占到92%,可我们不但没有垄断利润,相反陷入中国垄断全球产品但全行业严重亏损之时,那么此时降价,我们在国内是在补贴下游企业,在国际上却是在亏损补贴外国人。

  而代价呢,就是中国光伏企业盈利大幅亏损,大幅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然后企业市值大跌,很多光伏企业前期跌幅超八成甚至接近九成,然后企业破产,工人收入几年没有增长,所以这种竞争策略,执行到极端时是割肉补贴外国,输血补贴外国,因此,此时政策必然转向,从成本领先,进阶到产品领先,品牌领先,通过技术领先迈向产业升级和产业领先。

  简单地说,就是投钱,研发迭代出新产品,新产品实施新价格,提高毛利率。当终端产品毛利率上升,就可以不再挤压上游的利润,而是适当提高上游的利润率,给行业以活路。

  上游有了利润,上游工人工资就能提高。然后企业实施技术领先战略,通过技术领先,完成产品升级和产业升级。

  从整个中国来讲,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完成新兴产业的产业升级,用新兴产业甚至是第四次产业革命,来引领全球,彻底拉下欧洲和日本,也拉开同美国的差距。这就是中国的科技革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10-18 00:49 , Processed in 0.1250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