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4|回复: 0

格兰:涨疯了?创造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阿里最近喜事不断,AI业务连战连捷,股价屡创新高,今天本地生活又出了个利好。

  旗下的高德地图在10月1日,仅用16个小时DAU日活用户就达到去年3亿峰值水平,全天3.6亿更是创下历史新高。

  相当于国庆那天,每三个中国网民中,就有一个打开高德。

  更让人震撼的是,刚刚上线23天的新功能高德扫街榜,累计用户突破了4亿。

  这是什么水平呢?

  这么说吧,高德地图APP的月活用户是8.9亿,这就代表现在将近一半用户打开高德地图,都是为了看这个榜。

  如果将高德扫街榜看作成一个独立应用,对于月活用户的话,成绩会超过腾讯视频,排在第七位。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想找地方吃饭,搜索下来满眼都是高评分、被安利的餐厅,根本分不出哪些是真好吃,哪些是刷出来的。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大多数人是不会发表看法的。

  根据互联网平台90-9-1法则,有9成的消费者只看不说话,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都是吃完就走,很少专门去平台写下自己的感受。

  那些被充值或做营销的账号,反而会写下很多评论,成为意见领袖。

  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就这样一点点被消耗掉了。

  高德的扫街榜,逻辑正好反过来,不只看人怎么说,更看人怎么做。

  把用户导航去某家店的次数、搜索次数、是不是大老远专门跑来吃,全部算进评分里,让用户用脚投票,以真实性为做榜单排名。

  毕竟写评论几十个字就能搞定了,但要是开车几十公里反复去一家店,成本太高很难作假。

  这种方式最直接的好处,是让很多用心经营却不会营销的小店,一股脑冒出来。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真诚才是必杀技。

  更给高德加分的是,它开始着手解决出门在外那些细碎又真实的麻烦事了。

  以前我们用高德只是为了导航,但现在,堵车、找充电桩、遛娃、带宠物出门,甚至是找个厕所,都能在上面找到解决方案。

  这意味着,高德完成了一次关键的身份转变,我们用了很多年的导航APP,成功变成了一个覆盖多种场景、高频使用的生活服务平台。

  说通俗点,司机升级成管家了。

  一直以来,高德的优势就在于它站在人们线下生活的起点。

  出门第一件事,会很自然的拿出手机,打开地图。这样一来,高德就可以很自然地把导航和后续的吃喝玩乐连接起来。只要一出门,高德就知道你可能有消费需求,然后根据你的位置和习惯,直接推荐顺路好店。

  这种从真实出行带来的推荐,转化效率非常高。

  当真实的用户行为数据,成为线下商家被发现的核心逻辑时,整个本地生活服务的游戏规则可能都要被改写。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真正的超级应用,不是没完没了地堆砌一些没有用的功能,用心体会用户感受,覆盖用户所在的真实场景,效果会更好。

  当高德不只告诉用户路在哪,还要帮用户决定要去哪的时候,才是故事真正的开始。

  我们不光要看懂高德,还要看清它在阿里这盘大棋里的位置。

  实话实讲,高德所在的本地生活集团是阿里亏损比较大的部门,2024财年亏了近百亿,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高德拉新用户、搞市场补贴、研发AI这些新技术上。

  那么问题来了,阿里为什么要这么支持高德花钱呢?

  因为高德在执行战略性亏损任务。

  简单来说眼下高德的首要目标不是赚多少钱,主要是不惜一切代价,抢占和稳固出行和本地生活这两个高频流量入口的市场地位。

  为的是在这个领域里,与腾讯、美团掰掰手腕。

  现在再用阿里的视角,反过来看高德3.6亿日活和4亿用户,刚好证明这笔战略投资正在发挥作用。

  阿里评估高德的价值,更多的是看用户量有多大,数据资产有多厚,对竞争对手的牵制有多强。

  只要能卡住生态位,即便还没有带来正向现金流,对于阿里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盘大棋,下的是未来。

  这样分析下来,昨天文章中提到的小摩对阿里目标价一下子调高45%,也就不奇怪了。

  回到市场,A股继续休息,港股稍有回调。

  除了国产算力和科技成长继续保持热度外,之前分析过的可控核聚变也在消息刺激下动作不小。

  让人比较揪心的,是恒生指数盘中一度跌穿27000,在下午两点后拉回,有惊无险地守住了这个关键整数关口。

  原因很直接,昨天强势突破后积累了大量盈利盘,这个时候完成一次技术回调是正常且健康的。

  别忘了,现在的港股是没有南向资金帮忙的,所有卖盘力量都需要港股市场自己承接,在这个买盘真空期能够把指数收回来,说明港股韧性还是蛮强的。

  最后再多说两句港股科技。

  我知道很多同学看到恒生科技指数的时候,心里都犯嘀咕,9月涨幅接近14%,创下4年以来新高,还能继续涨吗?

  判断还能不能涨,要先看估值。

  从卖方总结的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恒生科技还没到很贵的时候。

  目前来看,恒生科技的PE市盈率在23.7倍左右,还不到历史分位的40%,这就代表,过去大部分时间的估值都比现在要高。

  这个比例放到估值分位在80%甚至90%的全球主流指数,更是一个明显的估值洼地。

  无论怎么比,恒生科技的性价比都是极高的。

  更有意思的是,恒生科技指数内部估值分化非常明显,尤其是那些权重占比高达7成左右的龙头股们,估值大多还在历史中低水平。

  一旦这些龙头股估值回暖,必然会带领指数继续走高。

  具体能涨多少呢?

  如果按最保守的方式计算,只考虑龙头股估值修复到与成分股平均水平接近,可以推动恒生科技指数实现15%的涨幅。要是正常一些,修复到历史33倍PE均值水平,对应上涨空间接近40%。最乐观的情况,对标A股双创指数42倍PE估值水平,那么上涨空间将达到80%。

  也就是说,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得到了同样的结论:港股的反转是长期逻辑,不应以一个国庆假期作为短期择时的依据。

  风物长宜放眼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10-6 10:38 , Processed in 0.3125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