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40|回复: 0

燕梳楼:有人让我聊聊 K 签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者让我谈谈K签证。

  他们对即将落地的K签证政策怀有深深的恐惧感。

  在情感上我理解这种恐惧。毕竟现在就业都卷出边来了,我们自己的孩子怎么办?

  但在大局上我们又不能不支持这种政策,本质上这还是中美之间的角力,只不过战场切入到了人才领域。

  所以大家问我的意见,我也知道大家想要我说什么。问题是两个月前你们不说,明天都要生效了你还能让我说什么?

  况且,我也不想让情绪来主导这起讨论。因为我知道很多情绪是盲目的、从众的,在深入研究了一番之后,我才发现K签证并非洪水猛兽。

  第一,我们得知道什么是K签证。总不能什么概念都没有,就来喊打喊杀吧。所谓的K签证,就是K字签证,全称为青年科技人才签证,是新增设的一种签证类别。

  我们目前有12种普通签证,而K签证则是第13名成员。主要签发给国外知名院校、科技、技术、工程、数学等STEM学科领域的青年科技人才,从事商务或科研交流活动。

  它最大一个亮点就是,不需要雇主或实体担保。也就是说,不需要接受邀请,甚至招呼都不用打一声,极大方便了出入境。而且标准很低,只要取得学士学位就可以了,也就是本科。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中国通过K字签证向全球人才敞开大门,不惜以放低门槛的姿态向全世界年轻人喊话:赶快收拾行李来中国吧,一个开放、繁荣、充满机会的现代化中国欢迎你。

  第二,我们得知道这事怎么热起来的。这政策是刚刚公布的吗?不是,是两个月前就确定好的,10月1日就正式生效了。此前两个月大家不关心,现在才跑出来怕这怕那,到底怕什么呢?

  主要担心两件事。第一件,就业。咱们自己家有多少本科生都找不着工作,现在把国外本科生也放进来了,那我们孩子怎么办?难道只能让他们去送外卖?所以利益相关,家长们不可能不担心。

  第二件,移民。这事情最初是印度电视台一个叫甲亢姐的主持人挑起来的。因为美国收紧了HIB工作签证,所以甲亢姐就开始猛夸中国的K签证。了解阿三尿性的网友都知道,谁要是被阿三看上了,那就麻烦了。

  此前他们也猛夸过英美,夸过加拿大,然后年轻人就呼啦啦地涌过去,而且都是组团搬家。有媒体报道说,平均一张印度签证背后,藏着20个印度人。最后把英加都给搞崩溃了,不得不收紧对印签证政策。

  所以大家担心并不是多余的,毕竟阿三家那么多孩子,都涌来中国怎么办?那中国不成移民国家啦。他们摩托骑的那么好,那不得满大街都是飞车党啊。而且他们骗术一流,连华尔街精英都不是他们对手。

  第三,K签证不是降低而是新增了标准。这是今天我要说的重点。很多人以为K签证是把门槛降低了,那是因为你对此前的签证政策不太了解。我们以前要发展,要开放,所以签证门槛其实是很低的。

  低到什么程度呢,低到240小时过境免签都不需要审核。而现在呢,新增了一个标准,你得是STEM学科领域的青年人才,有人就说不就本科就行了吗,问题是有要求总比没要求要好吧。

  过去无需审核你都能接受,怎么现要求本科还不能接受了呢?而且K签证主要作用就是商务交流,并不是工作签证。按法律规定,在中国就业的外国人必须得先取得工作类居留权。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工作被抢走了。

  而另一个担心的移民问题,我觉得更不是问题。因为K签证连工作签证都不算,就更别提永居权了。我们历来都是进来容易,想入国籍很难。想拿到中国绿卡有着严格的标准和程序,不是说你想留就留的。

  至于大家担心的阿三会不会组团跑来中国,我觉得也不太可能。别以为我们好像满大街都是本科生,但在阿三家上个大学其实挺难的。印度的本科率只有28%,而STEM学科的本科生就更少了。

  而且中国的老板也不傻,放着自己国家的本科生不用,招一个话都说不利索的印度本科生?所以大家自信点,不要总觉得咱们低人一等,宇树机器人,Deepseek不都是本土大学培养的嘛。

  那么,大家的情绪是不是就没有一点道理呢?也不是。至少为我们相关部门的后续提供了参照。我认为至少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严格审核。既然是面向世界知名高校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方面的青年人才,那么这个知名高校如何定义?

  另一方面,加强追踪。既然不需要雇主、不需要邀请就可以持K字签证在国内进行商业、科研交流活动,那么他们的入境后的活动轨迹能不能追踪掌握?

  当然,如何防止他们钻空子,抱团取暖,把七八姑八大姨都带过来,“组团跑来中国‘吃绝户’”,对我们的基层治理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但我们不能只看到挑战,看不到机会。美国正在收紧HIB工作签证,而中国则突然放开K签证,这背后本质上还是中美角力。

  放在这个时间点上来解读,你就会发现国家的深意。美国是怎么起家的,一靠掠夺,二靠人才,吸引了全世界的人才。

  现在历史已经把我们推到世界舞台中心,中美博弈不可避免。其中一个重要的战场就是人才争夺。

  而K签证则为中国引进全世界的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绿色通道,可能会泥沙俱下,但势在必行。

  只有先把全世界年轻人的目光吸引过来,让他们看到中国,才能喜欢中国,认同中国。

  所以,对我们来说,又为什么不能理解不了先认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10-3 03:09 , Processed in 0.06251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