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4|回复: 0

风留痕:因为中国改变“打法”,迫使美联储不得不降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马德里会谈达成的基本“框架共识”来看,表明中国正在改变对美经贸打压的应对之策。而随之美联储就宣布了开始降息,这两者之间似乎应当有某种联系。或许正是因为中国改变了“打法”,才迫使美联储不得不降息?

  当地时间1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4.00%至4.25%之间。

  美联储的这一降息决定是在中美马德里会谈后做出的,这不能不使人把两者联系起来。

  尽管美联储的降息受到了特朗普政府强烈的政治干预,可实际上与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活动增长放缓、就业增长放缓以及失业率小幅上升有很大的关系。

  在美国通货膨胀率上升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高位,且预期可能进一步升高的情况下,美联储做出降息的决定也是挺艰难的。

  也就是说,美联储的降息并非完全是特朗普政府不断强力施压的结果,实际上主要是基于对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增加的判断做出的。也正因为如此,美联储还预测到年底将再降息50个基点。

  那么,为什么说美联储的降息与中美马德里会谈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呢?

  按理说,中美这一次会谈的成果,预示着中美都不想进入更激烈的贸易对抗模式,甚至出现了明显缓和的迹象,这应当对提振美国经济有益,也就是未触发到美联储降息的临界点。那美联储为何在此时还是做出了降息的决定?

  首先,当然还是与特朗普的施压有很大的关系。

  在中美马德里会谈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表示:“太迟先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必须立即降息,而且幅度必须比他预想的更大。

  这表明特朗普对美国经济的前景一直不那么乐观。即使在搞定了与大多数盟友关税协议的情况之下,即使可能避免了与中国的两败俱伤,即使在多收入了巨额关税的情况之下,强烈要求降息显然是对美国经济前景不乐观的表现,或者说是对关税战、贸易战的前景不乐观的表现。

  这恐怕也让美联储或者说鲍威尔对美国的经济前景更没底了。

  因此,与其说是与特朗普施压有关,还不如说是感受到了特朗普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不安情绪。

  其次,才是与近来美国经济最新的一些数据不理想有关。

  美国的经济数据摆在那里,这些最新的数据还是在罢免了美国劳工统计局长的情况之下才“算出”的。

  特朗普以“出于政治目的操纵就业数据”为理由解职了劳工统计局长埃丽卡·麦肯塔弗,恰恰反映出麦肯塔弗没有给他想要的就业数据。

  麦肯塔弗警告称,解雇政府首席劳工统计学家是一个“危险的举动”,将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虽然没有直接明言,显然这个“危险的举动”恰恰指的是在数据上“弄虚作假”。

  对此,美联储的人不可能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实际上,但凡有点头脑的美国人都清楚美国经济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其三,就是对关税战依然怀有严重的不安情绪,或者说不看好特朗普关税战能提振美国经济和重振美国制造业。

  美国史上发动过数次关税战,可无一例外都没有从关税战中占得便宜。

  重要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战,显然有严重违法违宪之嫌。美国上诉巡回法院已经裁决违法,目前最高法还在审理之中。

  特朗普与法院的司法大战对美国的影响可能更大。一方面是挑战美国法律的权威性,还涉及到美国政治的三权分立制度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如果最高法裁决巡回法院做的裁决有效,那这场关税战就只能停止。这重伤的可就不单纯是特朗普本人,而是有可能对美国经济造成“二次伤害”。

  如果最高法裁决巡回法院的裁决无效,或者特朗普上诉获胜,这对美国的政治法律体系将是一次重大的冲击。

  美国自身的政治法律体系甚至是政府都存在着严重的不确定性,这经济前景自然就更不乐观了。提前降息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四,就是中国因素了。从这一次马德里会谈达成的共识以及会谈后的表态来看,我方显然是改变了“打法”。

  前几次围绕经贸会谈营造的是“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的强硬气氛,也就是必须落实好元首共识。可这一次会谈前后,显然是突出强调了建立可预测稳定的经贸关系的氛围。

  此前强调的是取消“对等关税和消极/限制措施”,这一次的提法则是“合作”解决“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也就是提法变得更笼统了。

  美方不断推出新的“限制措施”或打压政策作为“谈资”,而我方提出的是“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这一新的会谈议题。

  这接下来的“会谈”议题就更广泛了,这磋商的时间自然也就会更长了。

  这就预示着我方并不急于解决双方的争端问题,或者说不急于达成协议。这就与急于达成协议的特朗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特朗普似乎想急也急不来。之所以不想与中国“硬杠”,一是怕两败俱伤;二是首先需要搞定与盟友和一些重要经济体的关税协议;三是还要努力说服盟友和相关国家对中国加征“二次关税”,然后才能集中精力与中国打贸易战。

  实际上,目前特朗普最急于搞定的事情有三大件。

  一是结束乌克兰战争问题。这涉及的不仅是要搞定俄罗斯,还要搞定欧洲。

  派兵进驻乌克兰,这似乎是欧洲实现乌克兰和平进程的前提或底线。这基本上就等于是堵死了乌克兰的和平之路,也等于是否定了特朗普方案。

  大肆炒作俄无人机进入波兰和罗马尼亚领空,且已经开始加强前方军力威慑俄罗斯,则表明根本就不想与俄和平相处。这甚至有引爆欧洲大战的风险。

  在特朗普急于结束战争的牵制和消耗的情况之下,欧洲人如此的做法,针对的就不只是俄罗斯,同时也是演给特朗普看的。

  实际上,欧洲一定要战略独立自主,一定要成为多极世界的重要一级,也就是不想永久性地被美国所控制。

  正因为欧洲的强硬,俄罗斯自然也只能是强硬以对。这也引起了特朗普的严重不满,他还得想办法搞定或忽悠住俄罗斯。

  当然,特朗普近来对俄的不满或指责,也很可能是演给欧洲看的。改变不了俄罗斯与欧洲,特朗普就只能是改变自己。

  日前匈牙利总理称美俄正在推进“幕后交易”,这绝非空穴来风。

  据俄罗斯新闻社(RIA)报道,里亚布科夫星期三说,俄罗斯正就多项议题与美国保持联系,双方对话仍在继续。

  并称“我可以提到萨哈林1号,这是这个领域已启动工作的最明显例子。”

  很显然,尽管推进乌克兰和平进程不利,但在“双普会”达成的美俄合作问题上却是在推进。一旦美俄合作开始了,这美欧关系恐怕会有变。

  二是搞定中东乱局,或稳定中东局势。以色列轰炸卡塔尔事件,可以说是标志着美国进行了多年的中东战略再平衡或战略大调整彻底失败了。

  目前麻烦的还不完全在于此,还有就是以色列的严重孤立和欧洲对以色列的态度立场问题。

  欧盟已经提出了对以色列的制裁方案,这同样不仅是针对以色列,更像针对的是美国。

  尽管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有分歧,可他也不得不坚定地支持以色列。美国务卿一边声称坚定地支持以色列,一边也声称必须消灭哈马斯。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欧盟却做出了制裁以色列的决定。这显然是在与美国唱反调。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美欧双方在中东的利益不同,而是欧洲想借此来彰显自身的战略独立地位。用冯德莱恩的话说就是,欧洲必须在敌意的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管是乌克兰战争还是中东战乱,欧洲人都基本上都与美国唱反调,这美欧关系自然也就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了。这可能预示着美国的“第三个”战略对手开始出现了。

  三是要搞定与欧洲以及其它盟友和相关国家的关税协议。

  尽管与许多国家达成了关税协议,可基本上也都是框架协议,也就是还需要进行细节谈判,这也需要时日。

  因为强力支持以色列而与阿拉伯国家疏远,特别是卡塔尔购买的大量美制防空导弹形同虚设,这阿拉伯国家与美国之间的隔阂就更深了。特朗普出访中东时签署的军火大单和巨额投资协议,恐怕执行起来可就有问题了。

  澳大利亚基本上不向美国妥协,目前美韩关税谈判也陷入了僵局。

  虽然与莫迪通了电话,可借莫迪过生日之际通话,显然是放低了身段,这美印关税谈判恐怕是不会做出重大让步的。

  何况,此时普京正在准备前往印度访问。

  欧洲目前战略独立的思维更加强烈,相信在与美国谈关税细节的时候也不会做出重大的让步。日前之所以对美国的15%关税采取默认态度,恐怕是与乌克兰和平谈判有关,是想哄住特朗普不要抛弃乌克兰和与俄修复关系。

  总的来说,目前中俄都不是目前特朗普急于搞定的对手,欧洲反而成为了必须先搞定的对象。否则欧洲真的就要“独立成极”了。

  正因为如此,中国目前与美国建立可预测稳定的经贸关系就显得更合理更重要了,目的还是要继续坐山观虎斗。尽管中国是美国最强劲的对手,也正因为如此,美国也必须先搞定了欧洲和俄罗斯以及其它国家,才会有能力和精力与中国斗。

  也正因为如此,特朗普的关税战获胜的可能性就更低了,这美国经济衰退危机风险就更大了。在这种情况之下,美联储也只有降息。一旦经济开始衰退的情况下再降息可就来不及了,鲍威尔也不想担上引爆美国经济衰退危机的罪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9-19 05:18 , Processed in 0.0937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