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0|回复: 0

杨风:为何西太平洋 可能是美军的深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人都知道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岛链战略,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岛链。尤其是第一和第二岛链,美国凭借这两个岛链,构筑了遏制中俄两国的坚强屏障。

  巧的是,在日本外海有一条日本海沟,深约8,000 米。有些资料认为其深度达到9,000,甚至是10,000米。

  此海沟往北延伸到北海道东边的“千岛海沟”,往南延伸到“小笠原海沟”。大家可以看到图片上深色的部分,同时往北,往南延伸。

  另外,在关岛以东,菲律宾海东部更有一条全球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最深为10,984 米,这是挑战者的深渊。

  从日本海沟走向马里亚纳海沟来看,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日本海沟的地理位置和第一岛链的上半部吻合。然而,位于第二岛链的关岛是在马里亚纳海沟的西侧。

  这似乎又有一个暗喻,美国在西太平洋有坚强的岛链防御,然而这天然的日本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又暗示了,海沟的西侧是另一个世界,美国的力量跨越到这个世界超过半个世纪,是否隐含着未来一个不可知的前景?

  1 潜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前几期的文章我们说明了中国有多种型号的反舰导弹,从东风-21D、东风-26B反舰弹道导弹,再到空射型的鹰击-21,还有鹰击-17、鹰击-19、鹰击-20等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中国打击航母的方法从空射、陆基导弹、再到海军舰艇与潜艇发射的反舰导弹,以及弹道导弹到高超音速导弹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美军是防不胜防,无法防。

  这就让美国11艘航空母舰几乎形同摆设。

  我们再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这一次从潜艇发射的鹰击-19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入手。

  鹰击-19是比较细长,其弹体比鹰击-17和鹰击-20导弹都要细。也就是说,鹰击-19可以安放于 533 毫米的鱼雷发射管。

  这就造成一个恐怖的现象,如果这推论属实的话。事实上这是非常可能的。

  当鹰击-19可以从潜水艇发射,那就意味了中国海军潜艇可以在西太平洋任何地点,随意发射鹰击-19反舰导弹。

  由于鹰击-19是腹部吸气式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而且在行进中可以利用自身的动力改变轨迹,甚至是在末端的时候也可以,这就让鹰击-19(几乎)无法拦截。

  这是鹰击-19和其他高超音速反舰导弹不一样的地方。双锥体的高超音速导弹虽然可以机动滑翔,但其机动性不如鹰击-19吸气式动力的高超音速导弹。

  乘波体的鹰击-17其飞行轨迹比双锥体更难预测,但在末端的机动性可能不如鹰击-19。

  有另一个说法,乘波体的鹰击-17也可以从潜艇发射。

  无论如何,中国具备潜艇发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能力,整个改变了海战格局。

  有关鹰击-19的射程没有公开的数据。我们可以参考中国其他鹰击系列反舰导弹的射程。鹰击-21射程约为1000~1500公里, 鹰击-20射程约1500公里。至于鹰击-17,其射程同样没有公布。

  由于鹰击-18的射程为600公里,估计中国鹰击系列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其作战半径至少在600公里以上。在这个距离范围,美军的反潜机很难有效侦测。

  如果鹰击-19的射程在1000公里左右,美军更难侦测。因为在侦测到之前,鹰击-19已经发射出去了。

  虽然说,美国反潜巡逻机的活动半径可以达到1,500–2,000 公里,但不要忘了,遇到战时,这些反潜巡逻机根本无法达到那么远的距离,就会被中国战机拦截或摧毁。

  中国潜水艇的数量又多,如果普遍配备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整个西太平洋都会是中国水下潜舰的打击范围。

  2 美国核潜艇 挽救不了颓势

  可能有人说,美国有71艘核潜艇,是全球核潜艇最多的国家。美国可以把众多核潜艇部署在西太平洋。

  这说法没错,但去掉14 艘发射洲际导弹的战略核潜艇,只有53 艘的攻击核潜艇,和4艘发射巡航导弹的核潜艇。

  再加上美国的军力部署是分布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力量分散了。

  即便如此,不要忘了这些核潜艇是作为攻击用的,不能有效防止中国潜舰发射鹰击-19,打击美国航空母舰。

  更何况,中国还有无人潜艇、无人潜航器。大家忘了吗?2021 年 10 月,美国一艘海狼级攻击核潜艇在南海发生严重的水下碰撞事故。

  美国当时没有对外说明是什么缘故,但美国本身媒体推测,海狼级核潜艇非常先进,而且对南海水下的水文地理也非常清楚,不可能会“撞山”事件。

  而前两星期中国九三阅兵的时候,展示了两款水下无人潜航器,一艘大型或高速水下无人潜航器,另一艘是中型水下无人潜航器。中国有办法对付美国核潜艇,至少在西太平洋是如此。

  3 美军军舰难以生存

  一旦中国大量部署鹰击-19高超音速反舰导弹,不仅仅是美军航母,就连美国的大型军舰,例如驱逐舰和巡洋舰都难以生存。

  这就表示,美国一个世纪以来倚靠航空母舰打击群宰制海洋的能力要被改写了。

  美国失去航空母舰的宰制性力量,也就失去了海上航空武力的威慑力。

  那么,美国海洋霸权还能维持吗?没有了海洋霸权,美国还能够维持其世界军事霸权,以及世界霸主的地位吗?

  这是美国当前急需要思考的。

  4 中国没有动武意愿?

  那为什么说,西太平洋有可能是美军的深渊呢?

  前面说到日本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是否暗喻了美国海军的深渊呢?

  九三阅兵后,美国和欧洲等一众西方国家,从媒体、智库、到军方人士,都各自有不同的评语。

  虽有不同的评语,却有一项共识,那就是中国在武器装备方面已经有不少领先美国的地方,认为中国军事力量“无疑强大”(undeniably strong)。

  中国军事力量强大,已经是当前西方军事观察家们普遍的认知。

  有趣的是,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Kevin B. Schneider 于2024年和最近有关中国军事威慑力的讨论中提出一个论点,他说:军事威慑 = 军事能力 × 意愿 × 信息传达。

  英文是:deterrence = capability × willingness × messaging

  请注意,上述的公式是“乘法”,不是相加。

  Kevin 的解释是,有强大的军事能力还要具备意愿和信息,也就是使用军事能力的意愿,以及向对方传达使用军事能力意愿的信息。

  如果欠缺的话,换句话说如果其中一项为零,那就无法具备强大的威慑力。

  美国军方的确承认中国具备强大的军事能力,但他们却有一个侥幸,认为中国未必有使用军事能力的“意愿”。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一个误区。历史和现代的中国虽然不好战,但为了保家卫国,捍卫领土主权的完整,会坚决使用军事能力的,这点不用怀疑。

  也就是说,只要美国和日本不惹事,中国“未必”会向美国和日本使用军事能力。

  当然如果美日两国侵犯,或干涉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冲突就难以避免了。

  美军将领、智库、军事观察家们承认中国军武强大,但却又认为中国缺乏动武的意愿,那可是侥幸心理啊!

  换一个角度看,西方从殖民帝国主义时代以来,哪一次不是动用船坚炮利向对手示强?

  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几乎都是派遣航空母舰打击群,向对手国示威,示强。

  这般冀望于中国缺乏动武意愿,那也是头一回。这说明了:

  一、美国从1990年代出现的妖魔化中国的努力,渲染中国军事威胁论的说法,站不住脚。

  二、这也表明,美国已经无力在军事武力方面压倒中国。

  中美两国的军事武力出现转折点。

  5 中国军武挡不住

  这两年我们数次强调中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能力,单单是打击美军航母的能力就已经多样化了,令美军防不胜防,无法防,不能防。

  我们前面说得很清楚,中国有十八般“兵器”可以打击美军航母。美军到现在已然找不到有效对策,能够躲避中国反舰导弹打击美国航母。

  如果按照这两年来,一些美国智库、军事评论和美军将领所说的,一旦台海有事将大举介入,那就很难避免美国海军坠入西太平洋海沟深渊的可能。

  6 结论

  2015年,中国在九三阅兵的时候,展示东风-21D和东风-26两款反舰弹道导弹。美国选择的应对方案是撤退,从日本琉球军事基地将部分兵力往后撤,撤到关岛和夏威夷。

  个中原因是,美国没有找到反制中国这两款反舰导弹的办法,由于担忧暴露在中国东风反舰导弹的打击下,选择往后撤。

  如今,中国有更多的反舰和攻陆型高超音速导弹,美军是更加防不了了。难道美军还要再往后撤吗?能够撤到哪里?

  还是说,美国可以重新思考那句话:“太平洋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美国可以考虑和中国和平相处吗?

  事实上,昨天中美两国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会谈结果,就暗喻了未来中美两国的应对(相处)模式,美国该采取继续打压、对抗,还是合作的模式?

  这方面,请继续收看我们的评论。

  最后,历史上一场战争的失利,很有可能就是帝国势力或霸权时代的终结。1588年,英国皇家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在大西洋的海洋霸权就此终结。

  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惊人的相似!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说到这里,谢谢各位的收看,我们下期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9-19 05:18 , Processed in 0.0937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