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71|回复: 0

九边:出来混,总得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咱们就叫它“某贝”吧。

  最关键的问题,大家对这个饭店真正的怨气,到底是啥?

  在我看来,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贵。

  如果它的价格减半,还能掀起现在这么大的风浪吗?

  这一点很多人不愿意承认,承认了贵,就承认了自己价格敏感,不太体面。还有一些人看着在替某贝说话,其实也是在暗暗秀优越感,“我就觉得这个饭店很好,因为我不在乎钱”。

  那问题来了。

  按理说一个公司给自己的产品定价高,大家不去消费就行了,干嘛要对它意见很大?事实上并不只是那些一个月几千块的人有意见,我周围很多百万以上的也都不爽,我问他们,他们也说不上来为啥,就是不爽。

  这个很不正常,因为大家不会嫌爱马仕贵,还有游艇和私人飞机呢,贵的东西多了去了,不买就是了。

  我这两天慢慢想明白了,其实就是预期。

  主要也是贝的店面环境和体验给人的感觉更偏向大众化,而且桌椅密集程度堪比大排档,但定价却直逼高端餐饮。

  大家对他的预期跟他的定价差距很大,这种定位上的模糊甚至矛盾,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被宰”的感觉。同时,不少消费者抱怨某贝的菜品分量偏少,你不是西北菜么,啥时候变上海主理人的小众料理了?更不爽了。

  另一个关于预期的例子,是蜜雪冰城,那货在315上被揭发使用隔夜柠檬片的时候,当时大家的反应是啥?

  是“我哭死,它竟然给我三块钱的柠檬水里放真柠檬”,“我妈应该被抓起来,因为她给我吃上周的剩菜”。

  说白了,某贝就是预期和现实差距太大,产生了集体性的怨气,这次一股脑都冲出来了。有点类似当年钟薛高给大家的感觉。钟薛高也是把大家气了很久,但一直混得有声有色,突然因为某个引信全网舆情爆发,最后给搞没了。

  说到这里,可能还是有人理解不了,可能会说,“你嫌贵就不要去,咋还生气上了”。

  设想一下就知道了。现在围攻某贝的,常客并不多,主要是大量的“一次客”。

  很多人就是那种看着某贝的门脸像大排档,进去一看菜单发现不对,但是看了菜单跑路,多少有点尴尬吧,尤其跟别人一起的情况下。

  只好硬着头皮点餐,上餐之后发现更不对了,发现菜量小的像到了上海外滩,又跟当初买了钟薛高似的没法跑路,咬牙付账,赌咒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去。

  还有一些,本来觉得某贝还不错,但慢慢发现不太对,越来越贵,量越来越小,终于有天下决心再也不去了。我这几年就极少去了,主要是不想给这种减量加价的模式投票。

  而且大家一定要仔细体会下这种感觉,如果你收入很高,误入高价餐厅,不爽是不爽,但这种感觉不会持续很久。

  但如果你收入不高,误入后被狠宰一刀,会产生一种被羞辱的感觉。这种情绪非常复杂,我也没法用文字给大家描述出来,但确实存在。人的本性决定了,大家会对这种情绪非常记仇。

  此外这两年的大环境大家也知道,整个餐饮行业都在降价,就显得他们家非常突出。

  这些年积累了大量的这种潜在怨气,这次舆情,把这群人全给唤醒了。

  而贾老板也是魔幻,我觉得他就是单纯不想让大家聊这些年笼罩在某贝头上“减量加价”的事,然后集中火力聊预制菜,觉得这件事上自己能占理。

  拜托,你还不如聊价格的事。

  因为价格这事,辩论的空间是很小的。给点涨价原因,说说自己有多难,有一万多个家庭要养活,租金贵,大家消费意愿弱等等。到此话题性就没了,这事也就过去了。

  很多时候,给个原因,气就消了。比如有人插你队,你正要生气,他说他自己马上要晚点了,对不起啊大哥,你可能立刻就消气了。

  但贾老板的骚操作来了,拿着国家标准,硬说自己的不是预制菜,这不搞笑吗?

  你那玩意可能按国家照标准可能不是预制菜,但你是不是属于提前做好的半成品?是不是临时加热的?在群众的眼里,这要不是预制菜,鲁迅就不是周树人,机器猫就不是哆啦A梦了。

  这种狡辩,把一部分中立群体推到了对面去了,更加加重了群起攻之。

  而且大家不知道注意到没,如果只是嫌别人“价格贵”,是件见很low的事,显得自己对价格很敏感,很容易招来别人一句“吃不起就别吃”。

  而抨击“预制菜”则是一个完美的、站在道德和品质制高点的理由。它巧妙地将情绪从“我嫌贵”转移到了“你用工业化的产品欺骗我,却收着我现炒菜的钱”,这关乎诚信、透明度和价值对等之类的问题,理直气壮。

  在这个战场上,品牌方确实无法获胜,因为无论怎么解释中央厨房和预制菜的定义,都无法改变消费者“付出高价却吃到加热菜品”的负面感知。

  更麻烦的是,新的问题越来越多,比如讨论预制菜过程中,不可避免扯到了两年的西蓝花什么的,一年的冷冻牛肉等等,还有大量没法验证的东西,这也是为啥说是灾难级的公关。

  这类新闻直接把本来站某贝的妈妈们给搞崩溃了,她们一直以为自己花高价给孩子买的儿童餐,原来潜在问题这么多?要知道,家长们是某贝最核心最稳定的客户群。

  说白了,那个饭店平时把怨气给攒那里了,被罗永浩给引爆了。或者说,量少价高,一部分人可能无所谓,但确实惹怒了不少人,全国性超大餐饮连锁,就意味着惹怒的人规模非常大。

  至于很多人说这次某贝会不会倒闭?我觉得不至于,某贝这些年还是积累下了一些铁杆用户的,毕竟它的品质还算可以,除了贵,没啥别的大毛病,应该能挺过去。这一点跟钟薛高不一样,后者没有坚定的用户盘。

  那可能你要问了,预制菜不是问题?

  还真不是。

  餐饮行业有个明摆着的“不可能三角”,现炒,价低,干净卫生。

  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如果饭店真的都不用预制菜,要不质量下跌一大截,要不价钱直接翻倍,绝大部分饭店价钱涨不动,那就降品质。而且那几家预制菜巨头的产品,比现做要的干净的多,可能很多人理解不了,不过确实是事实。

  有点类似那几个卖方便面的,每年往出卖几亿包,硬是几乎没有任何负面新闻。说白了,他们的品牌价值太高了,没法接受任何疏忽,所以把食品安全看得比命还重要。

  各种小作坊可就没这个觉悟了,大不了明天换个门脸继续混。

  你可能说,不对啊,我家楼下那家价格就不高,而且现炒有锅气。嗯,如果房租便宜还凑合。如果房租很贵,你仔细想想它是从哪省钱的,只能是从你看不到的地方,比如菜品选便宜的,洗菜人手不足就凑合着来,食物不够新鲜就使劲加调料,变成重工业餐饮。

  这也意味着,大商场里的餐厅搞预制菜是餐饮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在快餐和连锁领域,这是未来的趋势,没啥特别好的办法。

  但某贝们搞砸的是,它们试图用预制菜的成本,去收取现炒的价格,并且没有做好透明的沟通,粗暴地打破了消费者的价值预期。

  而且我觉得,关于预制菜的讨论,不应该低级地“抵制预制菜”。能抵制那玩意的,只有你的钱包,钱足够,自然没问题。或者干脆不出去吃。

  钱不够,躲不开的。所以最好的议题,应该是如何确保预制菜的安全卫生以及监管等问题。

  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加强监管,顺便逐步巨头化,毕竟大家看着几个比看着几万个容易得多,而且越大越爱惜自己名声,而且出了问题它也不会随便跑路。

  这件事也给所有商家上了一课:不要试图挑战消费者的基本认知,更别想着能教育市场。在信息透明的时代,真诚才是唯一的捷径。一旦你粗暴地打破了消费者的价值预期,无论体量多大,出来混,这笔账迟早要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9-16 07:10 , Processed in 0.09378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