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55|回复: 0

肖仲华:再次法国大革命正扑面而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革命老区”法国爆发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抗议浪潮,席卷包括巴黎在内的两百多座城市。民众走上街头,燃烧轮胎和垃圾桶,封锁交通。卢浮宫、奥赛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关门,全国铁路瘫痪,学校停课。警方与示威者冲突不断升级,大批示威者被捕,多名警察受伤,部分餐厅和建筑被纵火,到处浓烟蔽日,一片火海。

  巴黎市中心的火海场景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这个世界级的“革命老区”被彻底点燃了?

  示威者高呼的口号是“拒绝紧缩”,这看起来貌似是对法国当局经济政策的不满,但深层原因恐怕远没这么简单。

  法国总理贝鲁于7月推出438亿欧元紧缩计划,想要取消两个公共假日、削减医保支出、冻结养老金调整。这貌似是导致民众愤怒的导火索。

  法国政府出台财政紧缩举措,根本原因当然是国家财政吃紧。从具体措施看,其实动作并不大。假期少两天,也就是一年多工作两天共14个小时。压缩医保支出也主要体现在牙科自付比例上,从自付30%升至50%。暂时冻结养老金调整,固然是冻结了增长,同时也冻结了下降。这样的财政紧缩真的过分么?

  可这法国人就是接受不了,接受不了是有原因的。

  我曾经的公司同法国人有商业往来,主要从里昂一家企业进口一种“核事故后取样系统”专用的手套箱,是核电企业必备的一种备用设备。当时只有法国这家工厂在做或者做的最好。我的亲身体会是,这家企业一年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休假,回复邮件的时间通常都是一个月以上,两三个月才回复太正常了。这逼迫我的公司不得不以备货的方式解决供货周期的难题。可国内核电企业的技术在不断进步,标准也在不断改变,最终导致我公司有多台设备因标准过时而变成废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个亲身的经历告诉我,自由浪漫的法国人是真的喜欢休假,感觉工作就是业余,休假才是主业。法国是5天工作制,每天工作7小时,周工作35小时。法国人除有11天法定假日(元旦、国庆节、劳动节等)之外,还有法定的5周带薪年假,此外还有企业福利假日。总体上看,法国人最低年度假期高达150天,如果考虑企业福利假,一般人都会超过半数时间在休假。

  法国以及几乎整个欧洲能过上假日多于工作日的高福利生活,是因为过去几十年,欧洲有高福利的条件。享受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享受美国的技术输入,享受来自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廉价工业制造品和日常生活用品,还有美国的军事保护,不用支出太多的国防费用。这么优越的条件,不躺平晒太阳岂不是浪费美好时光?

  欧洲人不仅不用辛苦工作,甚至连孩子都不用生。在他们看来,靠中东的移民就足以解决人口问题。

  可惜的是,这世界变了。美国不再提供廉价的军事保护,而是要收取巨额保护费;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也被欧洲自己给制裁没了;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固然还可以供给,但欧洲人也在不断滋事,制造贸易争端。更要命的是,那些来自中东的移民固然充实了欧洲的人口,却也成了法国以及整个欧洲的心腹大患。人口结构的变化改变的不只是人口的质量,更是人口的文化底蕴。这使得移民不再创造人口红利,而是制造了巨大的社会治理成本。

  于是乎,经济停滞,失业高企,财政亏空,社会动荡,就成了欧洲所谓高福利社会的真实现状。

  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经济形势不好,失业严重,财政吃紧的大背景之下,适当过点紧日子也没什么大不了,公民也该有起码的责任与担当不是么?

  法国人可不这么想,他们认为,总统马克龙可是北约和欧盟里叫嚣援助乌克兰继续战争最凶的人,甚至还想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有钱援助别人打仗,没钱支付医疗和养老开支,这难道不是在牺牲国民福利去媚外和卖国?在宣布缩减国民福利的同时,法国政府刚刚在9月3日又宣布了1.7亿欧元的最新援乌计划。这法国人民显然无法接受。

  站在法国政府的角度看,法国财政赤字已连续五年突破欧盟警戒线,公共债务达到GDP的114%。同美国一样,法国政府每年支付的债务利息超过了国防预算。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既要满足川普的要求把国防预算提升至GDP的5%,又要援助乌克兰战争,想解决财政困难,不向老百姓的福利下手又能如何?

  法国经济增速只有0.2%,青年失业率却高达18.5%,通胀率保持在4.2%的高位,居民消费已经连续三个季度零增长。这样的背景下,要增加军事支出,要求老百姓勒紧腰带过日子显然是唯一选项。

  但是,观察人士普遍认为,福利体系是法国的“精神地基”,任何改动都如同“用手术刀割肉”。如果把增加国防开支与减少民众福利放一起让民众选择,法国民众无疑会选择放弃国防。如今的马克龙政府不仅反其道而行之,还要把援助乌克兰作为凌驾于民众福利之上的优先选项,自然会导致法国民众的誓死反抗。

  法国政府的民调支持率已下降至20%以下,82%的民众认为政府无能。面对这样的局势,马克龙选择了更换政府总理,想通过“这届政府不行”的民主戏词儿来渡过难关,但法国人显然没有买账,他们喊出了马克龙必须下台。

  马克龙显然不想下台。但不下台,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法国人会否再来一次法国大革命?

  别太断定不可能,百年大变局,一切皆有可能。

  俄乌不仅没有停战,俄军反而在加大攻势。欧盟要求川普制裁俄罗斯,川普却要求欧洲先启动“次级制裁”。所谓次级制裁,就是对与俄罗斯有贸易往来的国家采取制裁行动,包括对中、印等与俄罗斯保持贸易的国家加征100%的关税。

  川普显然知道欧洲没有这胆量,这是反将一军。如果欧盟敢对中印等国加征100%关税,基本上就是宣布自己死翘翘。面对川普的反将一军,欧洲固然不敢做出“次级制裁”的选择,却也没有放弃对乌援助计划。欧洲的左翼政府到底为什么如此执着于支持乌克兰打下去,实在是令人费解。

  说是欧洲有打赢的必胜把握,这显然是自欺欺人;说是面子上过不去,可面对国内的动乱,甚至明显表现出大革命的苗头,他们似乎根本就不在乎面子。唯有一种说法具有解释力,那就是欧洲左翼政府的背后有川普智囊团定义的所谓“跨大西洋影子政府”在操控。

  如果承认所谓“跨大西洋影子政府”的存在,那么法国人以及欧洲人要起来革命就一定是势在必行的事情,就如同今天的川普政府正在对抗这“跨大西洋影子政府”一样。

  川普要审判索罗斯,但索罗斯们显然没有因此而消停。印尼总统要参加上合峰会,然后印尼就动乱了。印度总理参加了上合峰会,尼泊尔总理参加了9.3阅兵,他们一回去,尼泊尔就动乱了。印尼动乱被平息了,可尼泊尔亲印度的政府却倒台了,上台的是反印的人物。颠覆尼泊尔政权未必针对中国,但一定针对印度,或者是一箭双雕。这些显然不是偶然事件,背后有没有“跨大西洋影子政府”在操纵,想不出否定的理由。

  代表美国新生代的柯克,川普最坚定的盟友也被枪杀了。川普发誓要调查和打击背后势力,可初步的调查结果居然是“游戏犯的罪”。

  德国7名右翼候选人离奇死亡,居然没有引起丝毫波澜。媒体不炒作,就起不了波澜,而这媒体掌握在谁手里,地球人都知道。

  法国的动乱倒是与“跨大西洋影子政府”没有关系,因为民众反对的正是“跨大西洋影子政府”所支持的左翼政权,但法国右翼力量显然也在动乱中起到了支撑作用。

  以川普为代表的西方右翼势力与以“跨大西洋影子政府”为代表的西方左翼势力正在展开殊死对决。川普代表美国政府是强大的,而“跨大西洋影子政府”则几乎代表了整个欧洲的左翼政权,其力量也异常强大。鹿死谁手,就看谁更有决心与意志,谁更心狠手辣。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作为“革命老区”的法国再次上演法国大革命的可能性或可选项显然已突显出来。一者法国有革命的传统,二者法国的右翼力量正在崛起,三者川普对欧洲的打压显然是摧毁欧洲左翼政府的刀锋力量。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法国以及整个欧洲的经济困境以及社会撕裂与对立已经不可调和。

  当极左与极右进入生死对决的状态,当社会矛盾已无法通过政府走马灯式更替来解决,革命就不可避免。当年法国大革命是对欧洲封建贵族势力的誓死战斗,今天的欧洲显然面临着右翼势力和无法忍受的民众想要摧毁左翼政权的决战。

  当年法国支持美国造反派闹革命,推翻了大英帝国的统治,建立了美利坚政权,今天的川普政府或许能够以同样的方式向法国“还这份人情”。如果川普懂得这些,再一次的法国大革命或许就会来得更快更猛。

  法国大革命不只是法国的大革命,而是整个欧洲的大革命。曾经是,现在也应该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9-18 01:01 , Processed in 0.07815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