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3|回复: 0

安民:折腾过后,方知不负这个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以来,房地产为期4年的调整,对中国社会影响很大。很多行业、很多企业都深感生存的压力。

  2021年,全国房地产销售收入18.19万亿,2024年为9.68万亿,减少8.51万亿。2024年前7个月全国房地产销售53330亿,2025年前7个月为49566亿。估计今年全年,全国房地产销售9万亿左右,跟2021年相比,降幅超过一半。

  地产销售下降9.19万亿,地产产业链上降下来的,远远比这个多。加上地产领域民企众多,一家一家负债累累,一家地产公司倒掉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很多企业包括购房民众会遭殃,所以我们看到国家前两年为房地产化债,现在又在化债,就是国家开发行等给政府放款,然后政府采购欠企业的钱要尽快还上,这就是要解决产业链上一众公司的资金问题。

  这其实就是债务问题引发资金链的恶化,然后国家解决这个问题也好,还是反内卷也好,还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还款周期压缩也好,它们都是指向的债务问题,并从债务的众多问题中,具体指向现金流问题,指向的是给上游企业以活路的问题。

  因此,这个时候,上游企业恰恰是谷底或者是谷底附近。换句话讲,对地产或产业链上相关行业来讲,经济复苏过些时就会到来。看时间的话,快则个把季度,慢则三个季度或一年。正常应该不会超过三个季度。

  所以,目前从行业人员的感受,从很多低迷行业个人的感受来说,应该是最为艰难的时候。因为大家的感受会是一个相对滞后的指标,我们的研究会是一个相对超前的指标。

  一些低迷行业工作人员感受不好,然后躺平,这会导致他们错过一些重要的机会。比如这次的大牛市。

  关于感受的超前与滞后,我们对牛市的判断是在去年元月份就有了的,而众人对牛市的感受,则是在今年7月份才有了的。而我们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说工薪阶层没有必要投资理财啥的。

  所以从节奏来讲,也许牛市快到顶部的时候,那时就会有连篇累牍的文章劝大家快快入市,不要错过一场牛市的盛宴。

  当然,昨天那篇工薪阶层没有必要投资理财的文章,我们看了后,觉得这种人不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也不是生活在中国。

  我们是从农村出来的。我们农村的孩子,天然有两种能力,一是干主业,就是种田,二是搞副业,就是找机会挣点零花钱,比如80年代初到外面打工是副业,现在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农村男人,把副业干成了主业,在外面打工的收入比在家种田的收入高得多。所以,农村剩下的基本上就是老的老小的小,就是这个原因。

  城市人往往不具备搞副业的能力,主要是因为环境。但是,中国社会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每隔几年,就有一种或几种新兴行业会崛起,会给大家提供上车的机会。

  我常讲,中国社会是一趟高速运行的列车,我们一定要乘上这趟列车,不要过早下车。但另外还有一句更深入一点的补充的话,这趟车还分层级,有绿皮慢车,有特快,还有时速达35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

  每隔几年的新兴行业的机会,就相当于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

  几年前,我在和同事讨论收入时,我翻到抽屉里放着的几张工资条。估计是二十几年前的,每月到手1200元左右。我当时很不理解,为什么拿着那么少的收入,然后还没有任何感觉。后来发现是因为自己有稿费。就是我经常写稿,经常发表文章,因此在纸媒发达的年月,我有第二份收入,每月比工资还高一些。

  因此,它导致我当年拿着那么低的收入,但自己并没有什么感觉。别人只要约稿,我就写。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是吧,而且我的手又很快,那时又很年轻,特别能写。

  这辈子我最幸运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做了投资。尽管其中有这样那样的波折,经验也多,教训更多,但是投资它毕竟改变了我的人生,也带给了我许多不一样的体验。比如我两次买房,靠我们的工资收入,是买不了的,就是如果没有做投资,我不可能完成这一任务。

  当然,现在的武汉房价不算很贵,但对工薪族来讲,普通行业,普通工资,不做投资理财,饿不死是肯定的,但您即使是高收入,命运的价码其实早已经标好了。

  我们七八年前早就算过一笔账,只是没有想到,今年早些时候,我们发现当年写在博客里的贴在墙上的预判,已经变成了现实。

  像我们住处附近中海地产的房子,四十几层的高楼,126平米,得363万,好一点的375万。按360万算,首付110万,贷250万,30年本息和基本上是500万,每年还款16.67万,每月还款13889元,也即14000元没跑的。

  换句话说,武汉的年轻人如果不靠家里,能够买得起这种房的,绝对千里挑一万里挑一。普通人,即使收入高的,夫妻二人月收入至少22000元,才能买得起这样的房子。

  关键不在这里,而在于后3个结论:第一,30年后,你房贷还完了,人也老了,才发现您一辈子什么也没有剩下,就只有那套房子,您夫妻二人的一生换成了那样一套房子。那才是全家努力一辈子的结果。

  第二,这30年中,您不敢请客,不敢上高档餐厅,不敢病,不敢请假,什么都不敢,您夫妻二人的一生都被那套房子的贷款锁死了。

  第三,武汉现在家庭月收入22000元的年轻人,绝对不多,5%肯定没有,千分之五有没有,我不知道。多数人都是三五千元一月,能拿到八九千的,那就是很不错的了。换句话讲,那种房子,竟然还是多数人一生的梦想。

  这种生活,还是盛世中国多数普通人的生活,只有盛世才有这样的普通人的生活。因为毕竟美国底层百姓都要打两三份工才能生存下去对吧。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而在于您接受不接受这样的一辈子?您接受,那么就不用投资理财,乐天安命,一辈子都会衣食无忧,尽管有压力,但也不会为吃穿发愁。但如果您不接受呢,如果您是那种想折腾折腾的人呢?

  我年轻时心里特别宁静,每天都能感受到那种宁静,但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我发现没有这种宁静了,我特别怀念那颗宁静的心。后来我发觉自己终会失去那颗宁静的心,为啥?因为我从小所过的生活,让我不能安于眼前。我月收入两三百的时候,就能给书商写书,40天能挣7000,后来因为太累,尽管坚决停手了,但只要有约稿,我就会写;后来有了点钱就投资,然后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这样一路就走过来了。

  当时并不知道这些有什么,也没有时间多想。但是现在回过头去看,发现生活就会给人动力,童年时代那种贫穷,那种挣三五分钱就很开心,为挣毛把钱就起早贪黑地上大山的体验,还有为买笔买本子不得不去挖药材的生活艰难,它就是我们一生向前奔跑的无限的动力。

  就是我们一辈子愿意当牛做马,但是有两个前提,一是这种当牛做马的投入,必须要有一些稍微好点的结果,有好点的结果我们就很满足;二是我们总要有盼头。所以我们总能开足马力,不停地折腾。

  那如果从漫长的一生来看,我们的心在何处安放呢?

  我们本来就起自微末和尘埃,来时看不到前世,去后又知所向何方?但我们留下了文字,也留下了一点点财产,啥也带不走,啥也不带走。只要活得充实,那就足够。

  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9-16 04:38 , Processed in 0.0925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