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03|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8月14日【第2025-1311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瞄着俄罗斯阿富汗小九九,忽悠普京而画的“大饼”

  【讨论纪要】

  ●“瓦格纳集团叛乱”的“尾巴”未能处理干净导致的“后遗症”

  就在美俄元首阿拉斯加会晤前,有网络自媒体以《俄罗斯突然打破禁忌,绍伊古重大失误被公开》为标题进行大量报道。在我们看来,尽管有关绍伊古被“肃清”一事未得到官方证实,但恐怕也非空穴来风。

  据网络消息,绍伊古的得力副手布尔加科夫在2024年7月被捕后终于向调查人员交代,在巴赫穆特战役的关键时刻,时任国防部长绍伊古亲自下令延迟并减少送往前线的武器和弹药供应,尤其是给瓦格纳集团的配给量大幅削减。这个决定让前线士兵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下,面对强敌时不得不作出巨大牺牲。

  绍伊古和普里戈任都是普京的心腹,结果在俄乌战争中却走向了对立。在“瓦格纳武装叛乱”发生之前,普里戈任就已经把矛头指向绍伊古。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伊古被“肃清”一事无论是真是假,都对普京政权的稳定构成威胁。或者说,可以将其看作是普京前往阿拉斯加之前做的一系列安排的一部分。在我们看来,普京这次的阿拉斯加之行充满变数,比如,有可能无法返回俄罗斯,或无法返回莫斯科。包括莫斯科或发生军事政变,或普京随身携带的“核手提箱”因通讯干扰和人为因素破坏导致无法启动、进而导致普京和俄罗斯在客观层面“被切割”(注,效果上等同于发生军事政变)都有可能发生。显然,普京的一系列安排要尽可能把这些风险爆发的概率降至最低。

  东方时事解读曾在“瓦格纳武装叛乱”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其对普京政权的负面影响做出过相关评估。为此我们不妨和大家共同回顾一段内容,内容摘自《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简评》第113期,原文如下:

  针对“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一事本身,东方时事解读想要补充几点的是:

  第一、从新闻报道中,大家不难看到,在“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事件中,俄罗斯方面遭遇了西方的信息战。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施加这种信息战的具体手段或与AI技术有关。比如,利用AI技术合成的图片、视频、声音等,伴随网络战,在俄罗斯社会、军方、瓦格纳集团内部等地撒播谣言,制造混乱,并煽动、蛊惑不明实情的部分军人参与叛乱;

  第二,熟悉东方时事解读的朋友们应该记得,在巴赫姆特战役最激烈的阶段,曾经出现过有关“瓦格纳集团”因后勤补给不利临阵“撂挑子”的事情。对此,东方时事解读更多地从普里戈津与普京“演双簧”的角度进行评估,俄罗斯或借此向外界传递一种强烈信号,那就是俄罗斯或准备、或已经采取了某种“应急手段”以应对当前的乌克兰局势,而这种“应急手段”极可能与传说中俄军在巴甫洛格勒动用战术核武器摧毁乌军重要前线弹药储备基地密切相关。

  结合上述讨论,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如果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前“瓦格纳集团”鲜为人知,那么,在惨烈的巴赫姆特战役之后,“瓦格纳集团”恐怕已经家喻户晓。所以,俄方借用“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事件主动设计某种战术的可能性虽然不能完全排除,但可能性不是很大,毕竟“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事件对俄罗斯社会与普京政权的稳定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能小觑。换言之,即便俄罗斯对“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事件的后续发展有所掌控,甚至有所利用,更多的也是一种被动应对行为;

  第三,在“第一”、“第二”的基础上,透过“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事件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俄罗斯内部由俄乌战争产生、积累的分歧和矛盾,而这与俄罗斯决策层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后错误的战略密切相关。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所谓“错误的战略”主要指的就是,俄罗斯至今拒绝实质性放弃阿富汗政策小九九,始终对西方抱有不切实际的政治幻想,迟迟不能下定决心与西方彻底决裂;始终尝试与西方“做交易”,甚至寻求与之媾和的可能性。进而在客观上,对外,一直在损害国际社会的共同战略利益;对内,使俄罗斯决策层、军方、社会等各个层面因俄乌战争久拖不决而不断积累分歧与矛盾,这种情况在卡霍夫卡水电站被摧毁后尤其表现得格外明显。这一点,读者们不妨从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秦赵鏖战、邯郸围城、李牧与赵王迁的历史典故观察当前乌克兰战局与“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事件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与微妙性。

  通过上面的回顾大家不难看出,外界条件稍有变化,就可能导致俄罗斯内部发生“土木堡之变”。某种意义上说,这次有关绍伊古被“肃清”的传闻密集出现,尤其赶在普京冒着巨大风险即将前往阿拉斯加与特朗普会晤的前夕出现,都是某种意义上说“瓦格纳集团叛乱”的“尾巴”未能处理干净导致的“后遗症”。本质上说,美国和俄罗斯的统治阶级都将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这也是俄罗斯内部的内斗、党争,和美国内部“拜登们”与“特朗普们”之间的恶斗在性质上是一样的根本原因。

  ●对于此次会晤双方来说,都不容有失,尤其对特朗普而言更是如此——只能胜利,不能失败

  值得一提的是,普京的安排和特朗普有些类似,比如,临行之前换掉了华盛顿的“九门提督”。或者说,两者所作所为在性质上是一样的,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所以,不排除“双普”同时“出事”的可能性。这也为我们所说的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局势后续发展“极不可预测性”注入新内容、新变量。

  外界似乎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似乎国际局势后续发展的这种“极不可预测性”把“双普”逼到了一起。尽管如此,对于此次会晤双方来说,都不容有失,尤其对特朗普而言更是如此——只能胜利,不能失败。

  再次强调,这些传闻出现在俄美元首阿拉斯加会晤之前,绝非空穴来风。对特朗普来说,最大的压力来自美国内部。而对普京而言,最大的压力更多来自俄罗斯的外部,比如,俄乌战场。当然,俄罗斯的内部问题相比于外部问题更为致命,列宁说过,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正因如此,西方对俄罗斯施展“外压+内乱”策略是可能解决俄罗斯问题的最高效手段。

  中国一句“俄罗斯的失败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对此,欧美俄等各方可谓秒懂。中国的利益则在于:第一,撑住俄罗斯;第二,在第一基础上,西方只能和中国解决问题。

  ●无论是特朗普小集团,还是内塔尼亚胡小集团似乎都在憋着要干“一票大的”

  在继续展开讨论之前,让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8月12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及是否认为自己与“大以色列”构想有联系时,他表示“非常有联系”,并认为自己正在替以色列民众执行一项“历史和精神使命”。此番表态遭到阿拉伯国家舆论的强烈谴责。

  对于这一新闻报道,我们的第一感受就是,“大以色列”的这个概念终于在官方层面出现了!

  东方时事解读至少在2024年年底就开始频繁使用“大以色列”这个词:

  我们注意到,11月13日,以色列国防军已开启在黎巴嫩地面行动第二阶段的新闻报道。

  对内塔尼亚胡来说,凯恩斯那句“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就是无上真理……以色列军队的目的似乎很明确,既要占领黎巴嫩南部地区,又要占领约旦河西岸,还要彻底赶走所有巴勒斯坦人。内塔尼亚胡(小集团)恰恰抓住了“美国民主党支持,美国共和党默认”的空当去巩固自己的政权。一边压住伊朗(注:在以色列看来,包括海湾阿拉伯国家在内的中东大国数国家已被“去军事化”,伊朗是唯一的“刺儿头”),一边解决或重创黎巴嫩真主党。如果内塔尼亚胡(小集团)能做到这一点,对内塔尼亚胡个人来说,其即刻成为以色列,或“大以色列”的“国父”,政权巩固更不在话下。对于内塔尼亚胡(小集团)和胜选的特朗普而言,这就是他们的“双赢”。

  以上这一小段摘自《衍射+东方时事解读讨论纪要》2024年11月13日,第1104期。距今至少有9个月以上。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前往东方时事解读网站搜索并阅读全文。

  今天的这篇新闻报道完美验证了我们在“内塔尼亚胡小集团最想干什么”这个问题上的相关评估,即:对内塔尼亚胡小集团而言,建立“大以色列”;对于内塔尼亚胡本人而言,成为“大以色列国父”至少是其眼中的,可能确保自身政权稳固的可能途径之一(注,另一个途径是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伊朗对以色列的威胁,这其中,既包括伊朗按利比亚模式去核,也包括“肢解”伊朗)。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2025年7月8日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在电视上公开批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说他故意挑起和伊朗的战争,为的是逃避国内的法律麻烦,好让自己一直当权的过程中也未提及“大以色列”这个概念。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内塔尼亚胡和内塔尼亚胡小集团随着时间已经来到8月中旬,恐怕其也到了“最后时刻”。或者说,无论是特朗普小集团,还是内塔尼亚胡小集团似乎都在憋着要干“一票大的”。

  至于俄罗斯,在我们看来,即便是像以前那样拖下去也比冒此巨大风险、甚至俄美元首阿拉斯加会晤尚未开始就已经蒙受巨大战略损失要强得多。

  俄美元首阿拉斯加会晤极可能演化为俄罗斯版的“澶渊之盟”,更会是“明斯克协议”的翻版。

  当年宋朝在军事胜利的背景下,却以失败者的身份和辽国签订了停战条约,因为当年的宋朝内部混乱,并不稳定,再加上宋朝的统治者的最高利益是巩固自己的权利。今天俄罗斯在战场上也占有优势,乌军亟待喘息,急于停战,这与上次俄罗斯与西方签署明斯克协议的背景非常相似,当年俄军都已经将乌军重兵集团分割包围,立刻要对其歼灭,于是默克尔粉墨登场。今天,表面上看是特朗普急于内战要停战,本质上,是西方资本在乌克兰战场要喘息。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协议一定要欧洲背书的,对此,欧洲人是面子里子都要,如果普京这次能回来的话,欧洲人恐怕要要求向协议中加入欧洲需要的条款,但这里几十年解决领土问题的相关内容中全都是陷阱,乌克兰可以喘息,欧洲、美国不会立刻面对全面失败。当然,对俄罗斯而言,维持战争也很困难,所以普京还是去了。当然,这里还会内嵌特朗普的其他要求,比如,不能管伊朗的闲事。或者说,俄罗斯如果想要吃到特朗普的胡萝卜,必须要出卖伊朗。当然,中东这里没有欧洲的配合也玩不转,所以欧洲也会迫使特朗普纳入欧洲的意思,于是欧洲人一边指责以色列,另一边施压伊朗,结果伊朗又怂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渣女”默克尔公开表示“明斯克协议”就是欺骗俄罗斯的“缓兵之计”之背景之一就是“瓦格纳武装叛乱”。尽管默克尔的“过度自信”这让西方到今天都在付出巨大战略代价——至少在传统安全层面,俄罗斯与西方(欧美)极难重建战略互信。不过,在西方(欧美)看来,只要好处给足,没有钱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特朗普或对普京许诺了某些远超其预期的事情。只是外界目前对此不得而知。

  ●瞄着传说中的乌克兰稀土矿产,我们就曾提醒过国际社会务必警惕俄美之间或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进行合作之可能性

  在今天讨论的最后,让我们和大家一起再看一条新闻报道。

  近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发表声明,宣布美国政府与巴基斯坦达成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能源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美国将向巴基斯坦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协助该国开发其潜在的石油储备资源。

  美国和巴基斯坦之间进行石油开发合作的消息出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一直没有机会和大家展开讨论。这次,借俄美元首阿拉斯加会晤这个背景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件事。

  印巴冲突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巴基斯坦和美国的关系逐渐靠近。8月13日,美国国务院当天宣布,美国将“俾路支解放武装”及其作战分支“马吉德旅”列为“外国恐怖组织”。为此,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表声明称,欢迎美国将该组织为外国恐怖组织的决定。声明表示,巴基斯坦是抵御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关键堡垒,将持续努力为区域和全球稳定作出贡献。

  2025年7月底,巴基斯坦宣布在俾路支省发现一处超级页岩油田,储量高达238亿桶。要知道,巴基斯坦每年石油消耗量也就1亿吨左右,这相当于全国3年的进口量。本次巴基斯坦和美国之间进行石油开发合作就是主要围绕这一资源展开。有趣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巴方宣布发现超级页岩油田的第一时间便在社交平台宣布消息称,美国企业和巴基斯坦谈成了石油开发协议。如果美国人真心实意要和巴基斯坦合作开发石油,那么去宣布“俾路支解放武装”及其作战分支“马吉德旅”列为“外国恐怖组织”似乎看上去就顺理成章了。

  在我们看来,美国人恐怕没有那么多的好心帮助巴基斯坦开发能源,而是别有用心,甚至用心险恶。这一点值得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美国人显然将上述内容打包成为一份“综合报告”首先将其抄送给俄罗斯,“综合报告”的核心内容就是:美国正针对中国在“巴基斯坦通道”上搞小动作(瞄着俄罗斯阿富汗小九九),俄罗斯是否注意到了?如果俄罗斯注意到了,那就请进一步关注美国是如何继续支撑俄罗斯阿富汗小九九的。

  当然,这只是“综合报告”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的核心内容则是:如果普京不信,拿着默克尔那个“渣女”说事儿的话,美国人就立刻掉过头去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和中国共同反恐,且强调中美不是敌人,甚至围绕巴基斯坦的大油田可以合作共同发财。

  也许看到这里,普京的某处小心思又被特朗普狠狠地抓挠了一把。这个时候也许美国人会狡黠地一笑,说道:老普,你先别急。其实中国的某个观点我们十分认同,那就是中美之间的矛盾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调和的。所以,所谓“综合报告的另一方面”只是一种供你参考的可能性,美国更倾向于和俄罗斯合作,尤其在非传统安全层面。也就是说,我们的合作“不谈政治,只谈经济”——各自利用所控制的非传统安全层面的资源共同遏制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如何?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显然,特朗普很清楚,基于传统安全层面,无论从乌克兰问题来看,还是从南亚破局的问题上来看,很难和俄罗斯重建互信。既然如此,那么在非传统安全层面呢?

  熟悉东方时事解读的朋友们是否还记得,我们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刚一开始的时候,瞄着传说中的乌克兰稀土矿产,曾经提醒过国际社会务必警惕俄美之间或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进行合作,且合作土壤丰厚。在谋略层面,对应的则是特朗普所谓的“远交近攻”,以及随后我们提出的“两桌儿麻将”理论。

  在我们看来,这次俄美元首阿拉斯加会晤恐怕就包括双方围绕稀土方面的相关合作内容,而目前中国正在“三稀”相关制品出口问题上死死卡住美国的脖子。当然,作为“实惠”,美国对俄罗斯全面解除制裁是必须的,在此基础上才能营造美国和俄罗斯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再次于阿富汗“会师”的浓厚气氛。

  ●两者相同的地方是,都附带了俄罗斯最为感兴趣的“非传统安全层面合作牌胡萝卜”

  但问题在于,美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石油合作项目是真的吗?或者说,这是第二任期仅剩下三年半的,几乎将所有精力都聚焦在内斗上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感兴趣的事情吗?这其中似乎有太多的问题要处理,尤其是中国在中亚、南亚地区的影响。中国今天在中亚、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可谓如日中天,想要绕过中国,恐怕没那么容易,在我们看来,这一切不过是特朗普瞄着俄罗斯至今死抱着阿富汗小九九不放、甚至重新“复活”、膨胀而画的一张“大饼”。

  特朗普这样做的一个首要意图,除了试图继续破坏中俄战略互信之外,就是想方设法稳住俄罗斯(注,也对印度施加压力,同时对伊朗也构成巴基斯坦方向的战略压力,足见特朗普其人不仅“很流氓”,也“很狡猾”)。在特朗普看来,随着美国内部恶斗的日甚一日,随着内塔尼亚胡和内塔尼亚胡小集团的“最后时刻”逐步逼近,其随时可能伙同后者,通过再次军事打击伊朗,尤其是将局势引导向“波斯湾大乱”再度施行“双向讹诈,内外摊牌”。为此,决不能让俄罗斯管伊朗的闲事!

  然而,在普京看来,这里面似乎都是好处:不仅俄乌战争,俄罗斯可以按俄方的要求暂时缓口气,经济制裁也能得以解除,还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合作发展经济,特别是继续借美国之力遏制中国在包括中亚在内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力。

  与明斯克协议不同的是,那一次是欧洲人忽悠俄罗斯,基于传统安全层面;这一次换成了美国人忽悠俄罗斯,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两者相同的地方是,都附带了俄罗斯最为感兴趣的“非传统安全层面合作牌胡萝卜”。大家不要忘记,明斯克协议签署的背景之一,恰恰就是“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开通。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了岁数,身体也不算太好,甚至出现类似拜登那样“老糊涂”的征兆,但为了赢得内斗,特朗普会不择手段。这是美国内斗,包括由美国内斗推动的国际局势后续发展带有极大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换言之,特朗普既可以为此做任何承诺,也可以为此立刻推翻其刚刚做出的任何承诺。所以,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本次俄美阿拉斯加会晤大概率会成为明斯克协议的翻版,甚至维持的时间比明斯克协议要短得多。明斯克协议维持了大约8年的时间,而这次俄美阿拉斯加会晤,假如双方能达成所谓“共识”,恐怕连8周都难以维持。一旦如此,“拜登们”对此也绝不会善罢甘休!“北溪-2”天然气管道是什么时候、被谁炸毁的,大家都知道!需要强调的是,一旦所谓“协议”签署,乌克兰就得到了喘息之机,这也意味着只要西方需要,乌克兰随时变为“俄罗斯的阿富汗”。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透过美国和巴基斯坦合作石油项目,我们也能看到巴基斯坦当局的小算盘:现在中、美在一起清剿俾路支地区的恐怖分子,这边有美国的“大油田”,那边有中国的“大港口”,局面简直是“妙不可言”。问题是,这其中,印度、伊朗会如何看待?或者说,印度和伊朗又当如何安抚?美国人对此可有详细的计划?至少我们没有看到,别说安抚,特朗普也许现在想得恰恰相反,什么时候再次军事打击伊朗呢!

  所以,这件事想要落地执行恐怕很难。特朗普只是将这个虚无缥缈的项目当筹码使用。在特朗普看来,这件事至少在其三年半的第二任期结束前没有实现之可能,何况,如中国说的那样,如此复杂问题,压根儿就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

  【网友提问】“河渡人”的局面走到最后,俄罗斯会怎么样?

  【点评纪要】

  ●我们大体上不会选择2028年这个美国“大限”所剩时间的“中间点”寻求主动收台

  我们说,“河渡人”有两个标的,一个是西方,还有一个是俄罗斯。如果他们最终选择都不“渡河”,我们自然喜闻乐见,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基于“河渡人”用时间来解决问题。

  今天是2025年8月14日,2025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美国“大限”的时间也从原来的7年变为6年4个月,如果加上正负半年浮动期则是6到7年。如果这6到7年的时间西方或主动或被动选择“河渡人”直到美帝霸权倾覆,所谓一鲸落万物生,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会因此而被重置。

  我们大体上不会等到那个时候再去收台,而会选择2028年这个美国“大限”所剩时间的“中间点”寻求主动收台。也就是说,届时,我们将会换个玩法。到了那个时候,一方面,收台会变得更容易;一方面,武力收台的负面效应也会变得更小;另一方面,正面影响反而会大大增加。这无疑会加速美国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的崩溃。这个时候我们会把“一带一路”推得飞起,任何人都不能阻挡。当然,期间,美国选择主动摊牌,我们将随时收台。

  ●美国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从根本上被打倒后,俄罗斯的选择并不多

  总的来说,如果美国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从根本上被打倒后,俄罗斯的选择并不多。随着美帝霸权的全面衰落,欧盟或也就此走入历史,欧洲将重回几十个国家共存散沙一片的状态。这个时候的国际局势,类似当年汉武帝驱逐匈奴之后,随后开拓西域就变得相对顺利得多。恐怕到了这个时候,俄罗斯只能配合我们,否则,“一带一路”推进完全可以绕过俄罗斯,就像今天的泛亚铁路建设绕开越南、柬埔寨那样。“中欧班列”可以走中亚、越过里海,从高加索方向的阿塞拜疆上岸再到达欧洲;也可以走中亚,到伊朗,到土耳其,再到欧洲;如果那个时候印度也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也可以从缅甸到印度,到中东,再到欧洲或非洲。总之,多条路线都可以绕开俄罗斯。

  ●这次俄美元首阿拉斯加会晤,不排除俄方提出美国协助开发远东相关话题的可能性

  此外,在我们看来,收台之后,不排除蒙古要求“主动回归”的可能性,无论俄罗斯是否阻止与否。这次俄美元首阿拉斯加会晤,不排除俄方提出美国协助开发远东相关话题的可能性。在俄罗斯眼中,如果蒙古这块缓冲区没有了,俄罗斯的远东就不稳了。俄罗斯本心是很想开发远东的,但又非常惧怕中国的经济辐射力,因为现在的中国实在太强大了。阿拉斯加正好和远东隔海相望。

  如果美国对俄罗斯的这一提议有意的话,或将一定程度上调整目前的西太战略,这样一来或会牺牲掉日本的某些利益,比如,北方四岛,日本就不要指望要回了。不过反过来说,如果彻底失去日本,西太安全框架美国将无法维持,如此岂不等于美国自毁霸权?所以,究其本质,美国说说可以,但恐怕无法落地执行。当然,这并不妨碍美国基于“合纵连横”层面做一些“安排”,比如,允许《南京照相馆》这样的电影在欧美国家上演。言外之意就是借中国之手在历史问题上敲打日本,面对俄美合作,日本也得忍着。同时也尽一切可能阻止日本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尤其是经济层面向中国靠近。

  对我们而言,这件事则另当别论。中国做事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在日本极右势力仍在侵略历史问题上很不老实的背景下,面对日本历史教科书上对日本侵华历史刻意回避甚至歪曲,一些事情不容我们回避,也不容我们不加以高度警惕。在应对这些问题上,我们不会因美国基于“合纵连横”做“一些别有用心的安排”而"瞻前顾后“,而要顺势而为,现在似乎就是在这样做的。

  【网友提问】能不能再说说“欧美平台,一死一重伤”这个说法?

  【点评纪要】

  在我们看来,如果美国平台先倒下,只要欧洲不能和俄罗斯恢复正常关系,欧洲就算不死,也必然残废。如果欧洲平台先倒下,对美国而言也非幸事。届时,面对中国力推“一带一路”倡议,美国必须从其沿线地区全面收缩。但问题在于,美国曾经是世界霸权,其没有其他选择。对美国而言,失去霸权等于失去一切。所以,对美国平台而言,最好的结果就是重伤,最坏的结果是四分五裂。当然,具体也要看美国到底会分裂到什么程度,比如是“粉碎性”的,还是一部分得以保存而一部分分裂出去。需要补充的是,对于欧洲平台“死掉”这件事,如果从欧盟解体的角度来观察,或许不能用传统意义上的“死亡”来描述那个时候的欧洲,用“回归本源”或更加贴切。

  【网友观点】可以用《毛泽东选集》中对当时中国各个阶层进行分析的方法对当今世界各国进行类似分析

  【点评纪要】

  首先我们赞同这位网友的观点。《毛泽东选集》开篇的确对中国当时各个阶层的详细情况进行了细致分析。《毛泽东选集》既是方法论、也是世界观。自然可以用于对当前国际格局的具体分析。当今我们的政府处理诸多问题所折射出的灵魂仍是毛泽东思想。虽然我们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按照钱老临终前手写的那句话来观察,毛泽东思想真的“活着”。所以,在全球主要势力都陷入乱象、尤其是内部恶斗不断的同时,中国仍生机勃勃。

  【网友提问】我们为什么对印度网开一面,而对加拿大下重手敲打?

  【点评纪要】

  客观来说,印度现在的处境挺难的,印巴冲突新败之后,可谓姥姥不亲舅舅不爱。再加上印度目前的实际掌权者又是莫迪小集团,其抗压能力并不强。在我们看来,围绕关税问题,印度大概率最后还是会对美国屈服。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此之前做一些我们能做的事情,至少可以拉高印度和美国之间妥协的成本。所以,目前阶段,我们对印度的压力相对弱一些,只要印度不主动找我们的麻烦(注,巴基斯坦通道、“三独”问题等),我们也不会主动找印度的麻烦,甚至一定程度上对其策应一二。

  至于加拿大,中国相当于关闭了对其油菜籽市场。加拿大目前大量油菜籽即将成熟,恐怕这个时候的加拿大农民会翻了天。加拿大的政客就很贱,美国对加拿大加压,加拿大却还跟着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加关税,对于这种傲慢鬼,必须教训!这几天,日本在传统安全层面很跳,所以需要加以敲打。这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网友提问】能否简单说说越南和韩国近期互动频繁的事情?

  【点评纪要】

  此前我们说过,越南的苏林集团在对内进行政治清洗后,随着其决策权的相对集中,我们说,这对中、美两国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现在,这把“双刃剑”对中国不利的一面逐渐显现出来,越南开始和韩国勾勾搭搭。最新的消息是,应韩国总统李在明邀请,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于8月10日至13日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与此同时,韩国再向越南赠送护卫舰,“极限拉拢”以扩大武器出口。

  话说,韩国经济目前内部是一团乱麻,想方设法和中国缓和关系就是想要解决自己在经济上遇到的麻烦。近日,李在明批评韩国部分地区现反华集会称,已超出言论自由范畴,会对韩国产生负面影响。然而,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8月14日发表谈话“首尔的企盼不过是一场梦”。金与正还对韩国称朝鲜已拆除朝韩边境地区扩音器一事进行了说明。金与正明确指出,所谓朝鲜已拆除在朝韩边境地区的扩音器是韩国舆论的误导。朝方从未拆除在朝韩边境地区布置的扩音器,也无意拆除。

  类似越南、韩国这样的国家还有马来西亚、印尼等,他们自认为,中美(西)互斗正酣,现在是他们投机、两边要好处的绝佳机会。在我们看来,这些国家的投机表现都被一笔一笔记录下来。我们说全球经济“满地鸡毛”滑向“深水区”不可避免,且距离我们越来越近。届时,我们按照记录,基于“落水捞人”原则,对这些国家“对号入座”处理即可。可以说,你们今天跳的越欢,明天我们按照“落水捞人”名单处理应对的就越坦然。

  【网友提问】中国现在内卷严重,是否文化因素是主因?

  【点评纪要】

  我们认为,内卷严重,首先是经济因素造成的,而非文化因素。如果将这个问题放在国内加以观察,造成内卷严重的另一个因素则是分配问题。

  当前国际局势纷繁复杂,西方国家在千方百计围堵中国,他们则在垂死挣扎,在拼命捣乱,这些情况在客观上都导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历史遗留诸多与分配相关的问题未能解决。在我国经济不能像以前那样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分配问题就被客观放大了,也就导致了我国目前内卷严重的现象。

  【网友提问】为什么说2028年前后我们或主动收复台湾?

  【点评纪要】

  2015年中国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其中的绝大部分目标今天已经基本实现。这说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进行得相对顺利。当然,半导体、芯片产业因西方“封杀”有所延误。

  局势再往后面走,如果对方还是主动或被动选择“河渡人”,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将再上一个台阶。到了2028年,以半导体、芯片、AI、6G、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将取得全面突破,在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届时,综合国力将得到进一步壮大。

  目前阶段的美国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已经沦为“相对霸权”。美国加息进程遭到中国降息的强烈干扰,使得他们无法顺利完成对世界范围内的“收割”。随着中国在军事科技方面取得的长足进展以及俄乌战争的继续、中东冲突的继续和美国内斗的继续,敌我双方实力此消彼长,到2028年前后或将迎来一个“临界点”。所谓“临界点”的意思就在于,届时的美国恐怕在全球范围内再也没有能力对中国的崛起、“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进行实质性威胁,甚至不能造成有效干扰。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换个玩法:主动收台。也就是说,届时“台独”叛军主动挑事我们要收台,不主动挑事我们也要收台。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收台后,我们将重新规划台湾经济,将其纳入大陆经济总体系,这又将是我们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比如,中国台湾地区可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海底隧道,修建高铁网络,甚至我们可以以台湾岛为依托开始筹建“太平洋舰队”。以雅下水电站为例,3年后,或将部分建成发电,完全可以用于对台湾经济的重新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9-18 23:54 , Processed in 0.09377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