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28|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8月5日【第2025-1304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巴导弹危机2.0版?美俄“核对峙”之际,俄方“说软话”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新闻报道】

  8月4日,俄罗斯外交部表示,俄罗斯认为维持单方面暂停部署陆基中短程导弹的条件已经消失,认为不再受限于此前采取的自限措施。

  【讨论纪要】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这一新闻报道凸显了某种意义上的俄美“核对峙”

  我们注意到了俄方有关不再受限于有关部署中短程陆基导弹的自限措施的新闻报道。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这一新闻报道凸显了某种意义上的俄美“核对峙”。显然,俄方在强调,围绕“署中短程陆基导弹”的相关约束已经失效。由于俄罗斯与美国的核心地区在地缘层面距离较远,所以,“中短程陆基导弹”显然更多针对的是欧洲国家,当然,其中也包括美国部署在欧洲的军事基地。不难看出,俄方在刻意展示自己的核威慑能力。

  本轮俄美“核对峙”的开始还要从这几天俄美双方国家领导人围绕“核威慑”和“反核威慑”展开的口诛笔伐开始说起。其间掺杂着由堪察加半岛强烈地震引发的外界对俄罗斯潜基核威慑力量的影响,以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鄂霍次海“核堡垒”的刺探、窥视和西方舆论对俄罗斯核威慑有效性的大肆唱衰。

  这种氛围非常类似2024年俄罗斯“萨尔马特”洲际导弹试射失败前后。这正是2024年9月25日,中国火箭军从海南岛朝向西太,瞄着发射反向延长线战略威慑地中海方向,成功发射“东风-31AG”洲际导弹的一个主要背景。无独有偶,就在近日,中国官媒罕见披露“094型”战略导弹核潜艇相关细节,以“半官宣”方式强烈暗示“096型”战略导弹核潜艇已经战备值班。

  ●在我们眼中,俄罗斯正遭遇另一场“古巴导弹危机”

  7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对俄总统普京感到“非常失望”,其打算大幅缩减此前用以给俄乌达成协议所设定的50天期限。美方7月31日在安理会会议上确认,特朗普对俄罗斯设置的“完成俄乌和谈最后期限”为8月8日。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随即指责特朗普在进行“最后通牒游戏”,并提醒对方“俄罗斯仍保有苏联时期的终极核打击能力”。梅德韦杰夫表示,不管是50天还是10天,每一次新的“最后通牒”都是向战争又进一步的威胁。

  当地时间8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发文表示,为回应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的言论,他已下令将两艘核潜艇部署至相应区域。甚至有西方媒体报道称,两艘核潜艇被部署到了俄罗斯附近区域。特朗普在帖文中先是抨击俄罗斯和印度的经济“死气沉沉”,并称美国与两国之间的贸易都很少。随后,特朗普随后将矛头指向梅德韦杰夫,嘲笑他是“失败的俄罗斯前总统”,并且要“小心言辞。其正在进入一个非常危险的领域!”

  当地时间8月4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回应称:“在这种情况下,美方的核潜艇显然已经在执行战斗任务,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首先需要提出这一点。但总的来说,我们当然不想卷入这样的争论,也不希望就此发表评论。当然,我们认为各方都应该非常、非常谨慎地对待核言论。我们并不认为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任何(局势)升级问题。很明显,我们正在讨论非常复杂、非常敏感的问题,当然,很多人会以情绪化的方式看待它。”。对于被西方媒体问及克里姆林宫是否曾试图劝告梅德韦杰夫在与特朗普线上交锋时收敛言论,佩斯科夫没有正面回应(注,这一段很重要,让我们想起了“古巴导弹危机”,当年的结果是苏联认怂,且一直抬不起头来,这是赫鲁晓夫的失败,也是苏联的失败。毛主席此后就用一种鄙夷的态度看待苏联。毛主席对这段历史始终密切关注,抓住这个机会进行了对印自卫反击战。当苏联认怂后,毛主席迅速结束了对饮自卫反击战。“古巴导弹危机”成为美苏争霸的转折点,凸显苏联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失误,比如,放弃发展航母,这是苏联输掉“古巴导弹危机”的一个关键。今天的俄罗斯我们也在观察。所以我们认为佩斯科夫的言论过于软弱、不合时宜。要知道,当年苏联军事实力很强,不是今天俄罗斯能比的。所以,今天俄方不当回应造成的负面影响恐怕大于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我们和非洲很多国家经济联系密切,但面对肆无忌惮的破坏者,我们远程战略投送能力的欠缺就凸显出来,这是我们大力发展航母、两栖攻击舰的主要原因,我们急需“仗剑经商”)。

  对于上述俄美之间,从7月28日到8月4日的隔空互怼,我们想要着重强调几点的是:

  第一,这种围绕“核”展开的“口水战”非常罕见,这意味着当前国际局势的复杂性、微妙性同样非常罕见;

  第二,从佩斯科夫的相关言论来看,俄方仍意图为俄美之间的“核对峙”进行解释,试图和特朗普政府“讲道理”并提醒特朗普讨论问题不要“情绪化”,甚至有回避问题之嫌;

  ●对于西方媒体一针见血式的质问,我们认为俄方的回应过于软弱

  第三,俄方的表态首先让我们想起了发生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或者说,在我们眼中,俄罗斯正遭遇另一场“古巴导弹危机”。

  至少在表面上看,1959年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针对苏联的中程弹道导弹是引发“古巴导弹危机”的直接“导火索”。今天的情况类似,同样是美国挑衅在先。对俄罗斯来说,是别人主动打上门的,是别人在继续推动北约东扩,是别人心怀鬼胎、不断刺探、窥视俄罗斯核威慑能力的成色。我们认为俄方的回应过于软弱,有些不妥。好在俄方宣布“维持单方面暂停部署陆基中短程导弹的条件已经消失”,算是一种基于行动层面弥补。

  第四,综上三点,随着时间逐渐滑向8月中旬,靠近9月3日;随着以色列、美国内部恶斗不断加剧,俄罗斯和伊朗的战略处境正变得越来越危险。

  ●伊朗的“小聪明”只会让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加孤立和危险

  在继续展开讨论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8月4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就地区局势、伊朗核问题等热点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巴加埃表示,伊朗目前已经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10天内该机构官员将访问伊朗。

  巴加埃表示,目前伊朗没有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人员。巴加埃强调,国际原子能机构首次在其监督下,让一个《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成员国的防扩散设施遭到两个拥有核武器政权的非法袭击。遗憾的是,该机构未能保持中立,未能履行职责予以谴责。我们正处于特殊情况,并等待这次会议的召开。

  如果说美国意图通过各种手段,威胁中国不要管俄罗斯和伊朗的闲事,那么在上一小节讨论的俄美围绕“核”隔空互怼的背后,自然也有美国欲通过这种方式威胁俄罗斯不要管伊朗的闲事的意图。

  既然伊朗指责国际原子能机构不负责,那为什么还要搭理?从我们眼中的“小号俄罗斯”——伊朗身上我们再次感受到了软弱,而透过其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的言论,我们甚至观察到了某种充斥短视的“小心思”“小聪明”在“闪闪发光”。也就是说,在伊朗当局显然进一步感受到空前的危险正在靠近背景下,伊朗当局却耍了个“小聪明”。

  8月4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倾向于扩大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并控制整个加沙地带”。

  在伊朗当局看来,既然以色列要占领整个加沙地带,首先一条,被以军强行驱赶的难民就会不顾一切地涌入约旦,尤其是埃及,所以,势必引起约旦河埃及的强烈反应。所以,在伊朗当局一面谴责国际原子能机构不负责,另一面却又“开门迎客”的情况看,其一,继续观察约旦、埃及会不会先和以色列打起来;其二,伊朗当局显然想要借此机会缓冲一下,甚至试图躲过此劫。

  对此,我们认为,伊朗当局眼中的“机会”,客观层面是有的。如果以色列真的按照内塔尼亚胡的计划对加沙地区进行全面占领且强行驱逐加沙难民,那么,以色列和约旦,尤其和埃及之间,的确冲突一触即发。但在我们看来,无论以色列军队是否最终这样做,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以色列不可能在短期内打赢埃及,首先就在于埃及这个国家牵扯面极大。而对于内塔尼亚胡小集团来说,是否与埃及直接发生军事冲突,甚至打赢埃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断制造事端,以确保自己政权的稳定。所以,即便以色列军队有所尝试,但在其必然碰壁而归的评估中,再次将矛头转向伊朗是大概率发生的事情。

  伊朗的“小聪明”只会让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加孤立和危险。伊朗的这一做法在中东地区其他国家,如,沙特、埃及的眼中,甚至对于有希望重拾“什叶派抵抗之弧”这件事都是负面的,他们有理由认为,伊朗在继续妥协,在继续逃避,且仅在中东这样一个面积不是很大的区域首先想的却是祸水他引——意图将战火倒向约旦、埃及方向。

  ●以色列、美国的内部恶斗只有更激烈,没有最激烈

  有关以色列、美国内部恶斗日甚一日的最新消息我们也给大家补充一下。

  近日,以色列国内大量人员上街游行,要求结束战争。这是以色列内斗激化的具体表现。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内塔尼亚胡小集团内部,也正在出现某种脱离内塔尼亚胡本人掌控的情况。比如,有犹太极端复国主义分子前往阿克萨清真寺进行所谓“祈祷”这样严重挑衅整个穆斯林世界的事件发生,尽管不排除内塔尼亚胡指使的可能性,但至少表面上,这是内塔尼亚胡小集团内部对内塔尼亚胡本人施压的具体表现。

  此外,还有媒体爆料称,面对以军内部的不同声音,内塔尼亚胡居然“强硬出招”,直接对总参谋长扎米尔放话:不同意占领计划,就辞职走人。该媒体直言,这种近乎“逼宫”式的作风,令以色列军政高层陷入前所未有的紧张与焦虑。

  美国方面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以我们曾讨论过的美国非农数据罕见修改事件为例,其中释放出类似爱泼斯坦案件的诡异氛围:在最后一分钟,一切不可能都成为可能!这就是赤裸裸的内斗,美国版“土木堡之变”的影子若隐若现,对于那些策划此事的人而言,相对于他们最为在意的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美国朝廷”死不死和他们何干?

  此外,近日,美国曝出了得克萨斯州共和党州长阿博特下令逮捕“出走他州”的民主党议员一事。这些民主党议员试图以此阻止新的国会选区划分图的推进,选区划分图可能事关共和党在明年的中期选举。在我们看来,中国台湾地区所谓的“民主”玩成什么鬼样子,美国今天就是什么鬼样子,这起事件显然是“特朗普们”在从美国选举制度上下手,以确保美国民主党必然失败。而更为劲爆的消息更是接二连三,比如,涉伪造特朗普“通俄门”,美情报总监暗示或刑诉奥巴马。

  ●印度对俄罗斯是个变数,如果最终印度停止购买俄罗斯的原油,对俄罗斯来说可以说“打击不小”

  为了更好地展开讨论,我们继续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8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印度不仅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还将其中大部分石油在公开市场上出售,牟取暴利。因此,他将大幅提高印度向美国缴纳的关税。

  对此,印度外交部驳斥称,美国此前积极鼓励印度进行此类进口,并且美欧自身也在继续进口俄油,针对印方的行为不公正且不合理。特朗普还威胁称,如果印度继续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将会有更多惩罚措施。不过,特朗普的帖子没有具体说明关税将提高多少,留下谈判空间。

  众所周知,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很多欧美公司都在鼓动印度从俄罗斯倒卖石油,原因很简单,俄罗斯的石油实在是太便宜了。即便到了今天,他们还在搞这种勾当。于是,讽刺的一幕就出现了:在乌克兰战场上相互厮杀的双方,暗地里却通过印度中转继续进行能源交易——欧洲需要能源,俄罗斯就给他们提供。问题在于,这种情况到了今天似乎正在发生本质变化——欧洲已经逐渐适应了来自美国的高价能源(注,这种适应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欧洲经济因美国高价能源苦不堪言,很多欧洲企业都把工厂、供应链等搬到了中国,所以,我们动用稀土,对美国所谓制造业回流一事,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以至于他们对特朗普叫嚣对俄罗斯采取更严格的制裁,尤其是石油出口制裁一事,听之任之,甚至推波助澜。

  在我们看来,印度对俄罗斯是个变数,如果最终印度停止购买俄罗斯的原油,对俄罗斯来说可以说“打击不小”。所以,在非传统安全层面,利用印度这个点对俄罗斯施压是西方目前的“工作重点”。

  此外,印度当局曝光真相也意味着,俄罗斯对欧洲的“能源牌”已经基本失效。美国这一手,对于有中国提供战略策应的俄罗斯而言虽然不至于死,但俄罗斯的经济恐怕会遭遇重创——石油实在是太多了,就算是中国也吃不下,何况中俄之间也没有输油管道,这让俄罗斯的原油在中国眼中,除了数量太大,价格也太高(注,这种数量大、价格高是相对的。俄罗斯的石油相对国际市场还是便宜的。问题在于,我们在帮俄罗斯处理这些石油,我们还要照顾其他客户,比如,沙特,安哥拉等。此外,单独能源供应方我们不会将供应量超过18%,也就是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中,这是基于我国能源安全角度进行决策的,而非对俄方落井下石)。

  可以说,目前俄罗斯方面很焦急。甚至有消息说,俄方也在对印度当局施压,如果印度停止购买俄罗斯的石油,不惜和印度断交。言外之意就是,印度手中大量的军事装备的维护、保养、升级等,印度自己去做吧,俄罗斯不管了!

  连同财路被断,印度当局的压力也是与日俱增,这是印度当局至今仍在对抗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在我们看来,对于莫迪小集团的来说,其“言”、尤其是“行”,核心出发点和内塔尼亚胡小集团、特朗普小集团一样,都是出于一己私利。所以,如果西方使出“街头运动”,甚至对印度经济进行“定向引爆”等手段,恐怕莫迪小集团在关键时刻,是最容易扛不住压力的。

  我们不得不提醒俄罗斯决策层,高度警惕西方邪恶势力在“外压+内乱”层面,嵌套“声东击西”的鬼蜮伎俩,从而一边在上面多处进一步施加“外部高压”,一边以攻击扎波罗热核电站、甚至连续暗杀普京等手段为掩护,最终伺机在俄罗斯境内核、生化、重大水利设施上制造类似当年给苏联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的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一样级别的、从而足以“迅速摧毁当今已经陷入困境的俄罗斯”的重大生、化、核灾难。

  我们多次提醒,俄罗斯,伊朗不能拖,以俄罗斯为例,从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爆发后,普京不仅被特朗普当街大骂,而且差点被人家暗杀两次。虽然乌克兰取得了一些军事进展,但其他方面一抹黑,损失巨大。今天,还拖吗?印度这根墙头草能靠得住吗?俄罗斯可以和印度讲道理,但不能指望印度。相比之下,我们只依靠自己,朝鲜只是第一级循环圈。底座则完全是自己的最低经济内循环。所以我们始终主动,外界如何变化我们都岿然不动。

  ●西方邪恶势力对俄罗斯,伊朗下手,应该不会拖到8月底,而是会提前行动。所以,俄罗斯和伊朗,出于未雨绸缪,你们要有行动,要有所意向

  8月4日,菲律宾和印度宣布,两国海军3日起在南海进行首次联合巡逻和演习。此次演习恰逢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对印度进行为期五天的访问,马科斯称,他将寻求深化与印度的海上联系,并寻求在国防、制药和农业等领域合作。

  菲律宾的海、空军拉胯的很,毫无战斗力,就这样一块“洋姜”,再加上一个印巴冲突中刚被打得满地找牙的印度,对中国能构成什么威胁?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印度之所以这样做,大概率是因为其向中国索要稀土未果。我们对印度人的德行还是有所了解的,恐怕中国前脚对印度提供稀土,其后脚就转手倒卖给欧美。此外,由于印度新败于印巴冲突,出于对中国强悍军事能力的深刻认识、甚至是恐惧,所以要抓住机会,想要永久性和中国解决领土争端问题。越往后走,他们手上的筹码越少。在我们看来,如果中国同意了,就是上了印度的当,给了印度离间中巴的机会,我们当然不会同意。现在,中国才小试锋芒,想谈,至少“9·3阅兵”后,再说!恐怕届时印方连提的胆子都没有。现在我们只是拿巴基斯坦说事儿而已。

  在今天讨论的最后,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美国对中国的施压,性质是讹诈,但对俄罗斯的施压,性质则是伴随战略攻击的战略讹诈,即:即便是对聚焦于“内部恶斗”的“特朗普们”而言,如果“能迅速摧毁当今已经陷入困境的俄罗斯”也不失为一个“或能迅速赢得内斗主导权、即便不能赢得内斗主导权,但至少也能立刻、极大减缓内部压力”的“极端方案”。

  如果伊朗真的倒下,高加索地区的局势恐怕会恶化到俄罗斯不能承受的地步。所以,伊朗的事情俄罗斯必须管。而只有伊朗与俄罗斯同时下决心做些什么的前提下,中国才知道应如何去做。在这一方面,我们给俄罗斯和伊朗再出一个主意。

  8月中旬距离9月3日非常近,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西方邪恶势力如果要对俄罗斯、伊朗下手,应不会拖到8月底,而会提前行动,所以,俄罗斯和伊朗,出于未雨绸缪,你们要有所行动、要有所意向。比如:我们建议,俄罗斯和伊朗,相对于9月3日,不妨早些派遣“综合性高级代表团”来华访问,最好要有军方高级人员随行,至少摆出一副愿意和中方谈任何问题、且准备谈成问题的姿态。

  以俄罗斯为例,我们进一步加以说明。俄罗斯不妨做出某种明确动作——做好全部准备,随时准备全面倒向中国,彻底放下阿富汗小九九。所谓“某种明确动作”,我们也不妨具象化一下:把从中国珲春到俄罗斯图们江沿岸到入海地地区租给中国,先把这个风声放出去。图们江走大船比较困难,但可以修建铁路(注,打造出海口)。此外,金融上,俄方不妨放风,准备下决心全面挂靠CIPS等。

  总之,只要俄方有心思,办法会很多。俄罗斯和伊朗都是上合组织的正式成员,也是重要成员,而本次上合峰会恰好就在“9·3阅兵”之前。那你们就不妨配合中国将这次峰会,连同“9·3阅兵”搞得轰轰烈烈的,让其他主要南方国家,如,巴西、印度等,可以借用这个平台更好与西方周旋(注,我们也可以“借空趋势”)。这会牵动很多国家,比如,俄罗斯决心坚定,白俄罗斯、中亚五国、塞尔维亚等国家都会随之决心坚定。土耳其、阿塞拜疆等国家就会小心行事。这样一来,对俄罗斯、伊朗的手中也增加了一份对抗西方的“强力筹码”。

  【相关话题】

  第8153期-俄方强调重新部署中短程导弹是否构成“有效报复”?埃及、伊朗两大“中东地方王国家”为何双双提及以色列核问题?(2025-6-9)

  第8175期-为中国做了嫁衣裳?在埃及等21国发表联合声明谴责以色列袭击伊朗后,特朗普为何突然提出拉中、俄加入G7?(2025-6-17)

  第8301期-美财长贝森特“破防”对印度“泼妇骂街”所谓何故?缅甸组建新联邦政府、部分地区继续实施紧急状态的背后,国际社会向印度、西方邪恶势力发出怎样信号?(2025-8-1)

  尽管非农数据“罕见大幅修正”,美联储是否降息仍不确定?

  【新闻报道】

  在日前举行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7月例行货币政策会议上,鲍威尔宣布将联邦基准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面对特朗普的解雇威胁,鲍威尔声称,仍然需要对数据进行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降息。

  【讨论纪要】

  按照所谓“西方经典金融理论”,经济过热时加息主要通过调节资金流向和成本来减缓经济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而目前的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得很差,按“西方经典金融理论”,应该降息,但问题在于,在我们看来,降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目前的经济困境,还要看美元后续的具体走向如何。此外,尽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投票决定的,但只要特朗普安插进足够多的人,谁当美联储主席倒也无所谓。更何况,无论华尔街的新势力,还是华尔街的保守势力,“赚钱”永远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如果特朗普最终能找到一个办法让大家都能赚钱、特别是赚大钱,这种对金融主导权的争夺便会随之弱化。

  【相关话题】

  第8244期-结合美国务院或将大幅裁员超2000人,小谈特朗普第二任期上台半年过程中,在华尔街新旧势力之间如何进行平衡与调整(2025-7-11)

  第8296期-中美经贸会谈的关键,在会场之外!“股神”称号易手,79岁战胜95岁;如何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意义,或有意打破唯西方制度论(2025-7-30)

  第8308期-罗杰斯对潜在的美国经济危机发出严厉警告,放大了“特朗普或借波斯湾稳定问题内外讹诈”的效果;从美国内斗角度看巴菲特二季度净利润暴跌59%(2025-8-4)

  特朗普用39%超高关税敲打瑞士,盯上了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

  【新闻报道】

  8月1日是瑞士的国庆节。瑞士收到了一份来自美国的关税“大礼”:美国政府宣布将对瑞士加征高达39%的关税。如果8月7日前美瑞双方无法达成贸易协议,新关税税率届时将正式生效。

  【讨论纪要】

  在讨论瑞士8月1日遭遇“国庆劫”之前,就美国“股神”称号易手这个话题简单说两句。

  美国国内的舆论似乎真的把特朗普当成了新“股神”。按照他们的说法,似乎“股神”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可以不受惩罚地操纵市场。比如,巴菲特此前就可以建所谓“保密仓位”,美联储为其背书,无人敢究其缘由。所以,从这一点看,美国的金融市场本质就是受操纵。任何外人进入美国市场相当于完全透明。

  瑞士这个国家号称“中立国”,但在我们看来,其根本就是什么“中立国”,此前,瑞士这个名声早已臭大街的“中立国”曾针对俄罗斯,叫嚣要加强与北约的关系。而瑞银收购瑞信一事更是世间公认的美国资本的盛宴,瑞士人民的噩梦。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的时候,我们曾经讨论过从瑞士欲冻结7.8万亿中国人存款这一话题。当时我们提醒国际社会警惕西方散布“九真一假”式的谣言。传说中,瑞士的银行保留有太多秘密。所以,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美国政府宣布将对瑞士加征高达39%的关税一事,大家不妨首先从瑞士方面是否要满足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某些“特殊要求”的角度加以观察。或者说,特朗普这次敲打瑞士,恐怕仍意在讹诈、威胁国际社会。也就是说,必要的时候,瑞士需要向特朗普提供“其需要的”秘密档案。如果我们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称为“大棒”的话,那么这一“特殊要求”或为其轮动“大棒”加“杠杆”。

  【相关话题】

  第4977期-百年大投行瑞士信贷陷破产传闻,背后是金融衍生的疯狂(2022-10-03)

  第5559期-所谓“中立国”瑞士自毁“牌坊”或是瑞信暴雷的另一原因(2023-3-27)

  第8296期-中美经贸会谈的关键,在会场之外!“股神”称号易手,79岁战胜95岁;如何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意义,或有意打破唯西方制度论(2025-7-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9-18 06:29 , Processed in 0.2344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