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49|回复: 0

栩然:没有之一!他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受老百姓欢迎的男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十四五岁的毛泽东在辍学的这段时间里,看了很多的闲书。

  他看来看去,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这些故事中没有耕种田地的乡下人。

  一切人物都是武士、官吏或学者,从未有过一个农民英雄。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的历史,是由广大的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

  这被称为历史唯物主义。

  但真实的历史里,却几乎没有人民群众的身影。即使有,也不过是拢在一起的冰冷数字,或是一场大战里微不足道的注脚。

  就像是《人类简史》里总结的:

  在现代晚期之前,总人口有九成以上都是农民,日出而作、胼手胝足。他们生产出来的多余粮食养活了一小撮的精英分子:

  国王、官员、战士、牧师、艺术家和思想家,但历史写的几乎全是这一小撮人的故事。于是,历史只告诉了我们极少数的人在做些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这就是建国以前的历史。

  他们几乎都由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名字组成。

  即便出现了小老百姓,那也是盗匪、刁民、流氓、恶棍、刺客(详见司马迁《史记》中的“列传”系列)。

  他们中没有一个是有帝王将相、王公贵族、才子佳人那般高尚和高贵的。

  毛泽东后来曾对斯诺说:“有一天我忽然想到,《水浒传》《三国演义》……这些小说有一件事情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我发现它们颂扬的全都是武将,人民的统治者,而这些人是不必种田的。”

  翻开书,满眼都是帝王将相;

  合上书,身边全是柴米油盐。

  02

  为什么种地的农民当不了书中的主人公?

  读了好几年书的毛泽东,终于在某一个时刻,还是做出了这样的思考,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这是一个值得记录的历史性时刻。

  他意味着,毛泽东对于那些“自然而然”的秩序和传统,从底层里产生了怀疑。

  就像鲁迅说的:自来便是这样,就是对的么?

  在毛泽东产生这样疑问和思考的那一刻,整个人类的历史都颤栗了一下。

  因为,毛泽东发现了这个在几乎所有人看来很“合情合理”的人类历史里,其实有一个小小的BUG。

  是啊,历朝历代,农民总是最多的,就是韶山,湘乡,也到处都是农民,为什么占了人口绝大多数,养活了所有人的农民成不了主人公,那些占人口数最少,还不劳动的人却能成主人公呢?

  这个BUG里就蕴藏着人类历史,最黑暗、隐藏最深的奥秘,现在的毛泽东还无法将其总结出来,更没办法找到改变他的方法。

  但毕竟,他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

  就像刘慈欣的小说《朝闻道》里写的,宇宙中有一群高等文明“排险者”,专门监测那些掌握了先进科技,从而可能对宇宙稳定产生威胁的智慧文明。

  后来他们来到了地球,地球上的人问排险者:你们是什么时候注意到人类呢?是从牛顿时代吗?

  因为从牛顿时代开始,意味着人类进入了近代科技时代。

  但排险者摇了头,最后他们给出的答案匪夷所思:

  是从最早的一批原始人仰望星空开始。

  因为,这意味着这些智慧生命已经对宇宙表现出了充分的好奇。

  排险者进一步解释道:

  当生命意识到宇宙奥秘的存在时,距最终揭开这个奥秘只有一步之遥了。如果说那个原始人对宇宙的几分钟凝视是看到了一颗宝石,其后所谓的整个人类文明,不过是弯腰去拾它罢了。

  这里,我之所以要引用刘慈欣的这篇小说。

  因为我觉得,他真的是用一种诗意的、玄幻的语言,描写出了第一下窥探真理奥秘的那种感觉。

  而毛泽东提出的这个疑问,在我看来,就是他对整个人类历史的一次“仰望星空”。

  从他提出这个疑问开始,他之后的行动和努力,都在全力以赴地去找出其中的奥秘,并进而改变这样的结局。

  但一直到1919年以前,他都还在寻找、探索中。

  他对人说:我们将来也要写书,写农民的书,写中国人民自己的书。

  可以说,毛泽东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就是要让普通老百姓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

  而且,也只有他最早认识到了普通老百姓身上所蕴含的足以推动历史的磅礴力量。

  后来,他真的做到了。

  03

  1944年,在延安,一个普通战士烧炭牺牲了。

  这个战士原来是警卫班长,后来根据精兵简政的要求,服从组织安排,成了一名普通的烧炭战士。

  他的名字叫张思德。

  张思德去世了,从客观上讲,他就是一个“小人物”。

  大家要知道,那时候已经到了1944年,共产党的队伍、红军的队伍已经上百万号人了。

  在这样的队伍里,一个普通的战士之死,按理说并不会引起多大的关注,很快也就会被人忘记了。

  但教员还记得,他在十多岁那年的困惑。

  普通人为什么就不能是历史的主角?

  所以,他坚持要为张思德开追悼会,1944年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备团1000多人,在延安枣园沟口的操场上举行张思德追悼会。教员亲自参加追悼会,献了花圈,亲笔题写“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

  在追悼会上,他做了一篇影响深远的演讲。

  这就是老三篇中最著名的,《为人民服务》。

  在演讲中,他说到: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是对一个普通战士最高的评价。

  更是对一个普通人最高级别的致敬。

  04

  普通战士张思德,因为毛泽东的这篇文章,永远地留在了历史上。

  这以后,还有更多的普通百姓,镌刻在了走向新中国和新中国成立后历史纪念碑上。

  因为毛泽东在那篇演讲的最后还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

  于是,董存瑞,邱少云,雷锋,王杰,时传祥,陈永贵,申纪兰……

  他们成了新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2018年,在张思德牺牲70多年后。

  庆祝改开40周年大会在大会堂隆重举行。

  会上表彰了100名改革先锋名单。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名单,名单中的每一个人,都将会因为在过去40年里为国家繁荣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而被这个国家的人民所铭记。

  并会同那过去40年里取得的巨大成就,一并进入历史的荣誉殿堂。

  大概也是第一次,他们被安排上了主席台,和领导们坐在一起。

  在宣读完表彰决定后,每个受表彰人员都给了单独的镜头。

  在颁授完勋章、奖状后,一群少先队员为他们献上鲜花。

  然后,不同寻常的一幕发生了。

  主席台上的所有领导人集体站起转身,和台下的三千名参会人员一起,向获得表彰的人员鼓掌祝贺。

  这是一个国家,能给这些时代先锋们,最高级别的赞美和致敬了。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袁隆平、诺奖获得者屠呦呦,有搞量子信息的潘建伟,核司令程开甲,优秀教师代表于漪,有可可西里和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先驱杰桑·索南达杰,开创山区扶贫新路的“太行山愚公”李保国……

  除此外,还有三位运动员、两位音乐人、两位电影人、两位作家等等。

  他们中有院士、科学家,有专家学者,作家演员,有基层领导,但还有很多的是普普通通的职工、个体户、农民工。

  虽然表彰的名单只有100人,但这100人却代表了中国最广大的群众,他们中没有流量小鲜肉、没有什么大领导、X二代。

  而在今年的党内最高荣誉,获得七一勋章的人里,很多都是基层党员,有的甚至,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老家。

  他们来自江河,来自草原,来自战场,来自农村,来自工厂,来自社会发展的各条战线,他们是共和国不朽星空里闪烁的星。

  但他们却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之间行走,他们是我们的学生、老师、同事、战友、兄妹、父母,他们真实、亲切。

  他们的背后,站立的是亿万国人。

  他们是时代的代表,也是我们自己的化身。

  只是真实历史不必要记下我们每一个名字。

  而让他们作为代表载入史册,享受党和国家给予的无上荣光,就已经证明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教员

  教员一生的追求,在我们党百年的历史中得到了实现。

  最后,我想说一说。

  为什么要支持、爱护、追随我们党?

  因为我相信,只有我们党存在的一天,这些老百姓就一定会被祭奠,被尊崇,普通人的地位甚至也可能会高过那些首富、那些企业家,那些知识分子、明星。

  而如果变了旗帜,那么这一切很可能又会被打回原形。

  到时候,再占据话语体系、国家纪念空间的,很可能就是像韩国那样的大门阀,或者资本玩物的明星。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关注下一期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9-15 13:45 , Processed in 0.09378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