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85|回复: 0

牛弹琴:大阅兵背后的变化,看了让人特别振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次历史性的阅兵,我相信,很多人对这个环节,一定印象极其深刻。

  那就是人工智能+无人技术!

  未来已来,而且是扑面而来。

  因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人工智能+无人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我们人类的未来。

  技术从来不只是工具,它是人类意志的延伸,更是文明进程的镜子。

  还有一个尤其让人感到高兴的事实是,这一次,中国走在了全世界的第一梯队。

  军事的不讲了,在民用领域,尤其如此。

  去过一些工厂、矿山,在一些危险领域,无人矿车已扮演至关重要角色。看报道,中国的无人矿车解决方案,甚至已经出口到澳大利亚、非洲、南美、东南亚等全球矿业市场。

  在无人矿车方面,我们说世界第二,没有一个国家敢说世界第一。

  在一些智能化的码头,我们甚至看不到一个人影,都是吊车、卡车在自动运行,物流快捷而迅速。比如,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就被CNN等外媒视为“世界奇迹”。

  据说,全球各大港口运营商,都在研究和学习中国的经验。

  更别提我们住宾馆,你叫个外卖,来敲门送到的,往往不再是快递小哥,也不是宾馆服务员,而是憨态可掬的机器人。

  反正,这样的场景,让很多外国客人啧啧称奇,纷纷发视频惊叹。

  这里头,也不得不提中国的无人驾驶汽车,比如萝卜快跑。

  我看到,萝卜快跑的足迹,已经遍布北京、深圳、武汉、重庆、上海、香港、迪拜、阿布扎比等全球16个城市。

  截至今年8月,萝卜快跑总服务订单量超过1400万次,总行驶里程超过2亿公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商。

  为什么是萝卜快跑?

  内核,还是人工智能+无人技术。

  过去两年的数据显示,萝卜快跑实际车辆出险率,仅为人类驾驶员的1/14。有一种说法是,目前,“无人车,打萝卜”正在成为更多用户出行的新选择。

  美国顶级投资人 Bill Gurley日前分享中国之行,就对中国小米、比亚迪、百度、字节等公司颇多赞誉,他还特意提到萝卜快跑,认为这比海外的Waymo更加宽敞,且成本远低于后者(3万美元vs15万美元)。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不久前也试乘了萝卜快跑,随后对中国的无人驾驶汽车赞不绝口,认为这种新技术,将重构城市商业业态,为用户带来全新的空间体验。

  确实,对有些人来说,驾驶是一种乐趣;但对更多人来说,驾驶是一种负担,甚至疲累。

  技术的终极意义,并非替代人类,而是将人从重复与危险中解放,回归更具创造性与情感性的存在。

  想一想,如果你以后不用亲自开车了,那开车的这些时间,就能用在阅读、交流,甚至睡眠上,这将是一种怎样的幸福。

  当然,现在还没完全实现,但我们完全可以期待一下。

  中国也不仅仅只有无人矿车、智能码头、萝卜快跑,还有很多,比如,宇树科技。宇树科技已被国际公认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顶级玩家之一,是“无人技术”在高端硬件领域的杰出代表。

  机器人,可以在春晚舞台上扭秧歌,可以参加马拉松,可以参加运动会,更可以帮助人照顾人,未来的机器人,毫无疑问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机器开始模仿生命,人类则更应回归人性本身——那才是算法永远无法替代的光辉。

  最后,怎么看?

  粗浅三点吧。

  第一,这确实是改变未来的技术。

  我们大胆想象一下,以后如果智能交通了,我们不再需要开车,无人驾驶全程接管,是不是交通堵塞将大幅度减少,交通事故甚至变得稀少。

  这对整个社会资源的消耗,将降到最低。

  这还只是交通,还有制造、消费等各种场景,人工智能+无人技术,将大大提高生产力。

  谁在人工智能+无人技术上领先,谁就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领先者制定规则,追随者适应规则——这是技术世界的冷酷,也是创新者的荣光。

  第二,中国这次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说前列,还含糊了些。

  更直接一点,这个前列,目前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

  我们必须承认,在一些技术上方面,我们与美国还存在差距,还要努力追赶。但在有些技术上,我们已经领先,全世界都在追赶我们。

  这非常不容易。

  这也是几百年后,中国人再次在重大技术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头。这是让人感慨万千。

  历史的洪流奔涌向前,其潮汐的流向,正在重塑未来世界科技的版图。

  第三,千万不要骄傲,还要更加努力。

  华为如此,宇树如此,萝卜也如此。所有相关的行业,都如此。

  竞争,从来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深刻认识到,这是一次关系未来和命运的比赛,我们不能输,也输不起。

  百尺竿头,须更进一步。

  看到差距,知耻近乎勇。

  真正的强者,从来不是站在高处俯视众生,而是明知山高路远、仍持续向前的坚韧与清醒。

  加油啊,中国和中国科学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9-8 22:04 , Processed in 0.0937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