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61|回复: 0

格兰:普跌!A股会继续调整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外资因为A股,观点开始打架了。

  大摩谨慎,高盛乐观。

  兼听则明,看看咋说的。

  昨天大摩的闭门会,虽然主题叫做《牛市仍未歇?》,但从Robin和蔡博士的表达来看,不管是哪个角度,都在表明一个核心:对中国A股市场保持谨慎的态度。

  原因是啥呢?

  老调重弹,还是说宏观经济基本面与市场上行的宏大叙事有些脱节。

  在看到7、8月份的高频经济指标和上市公司中报后,大摩得出了一个比较悲观的结论:增长动能尚且不足,企业盈利的根基并不牢固。

  大摩也不得不承认A股确实因为宏观叙事涨了,之前看空的失误了,但仍然坚持他的空头论调。

  大摩认为,经济复苏要转化为实实在在反映在损益表上的企业盈利,增加居民收入,需要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

  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想要真正进入利润表扩张的新周期,可能要等到明年,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定力的过程。

  同时,大摩认为村里的目标是引导一个长牛、慢牛,不会放任水牛演变成疯牛,所以整体观点相对谨慎。

  高盛这边的观点则完全相反。

  高盛首先认为A股估值就很便宜。

  A股整体数值市盈率略高于周期中值,尚属温和。

  但这还不足以让A股有诱惑力,更关键的指标是ERP股市风险溢价。简单来说,就是用来衡量投资股票相比与投资无风险国债能多获得多少回报的指标。

  目前,A股的风险溢价相对于国债而言偏高。

  这意味着,即便在指数上涨之后,投资股票的性价比依然显著高于购债券。

  简单讲,买国债不如买股票。

  对于追求回报的资金而言,A股市场依然具备比较强的吸引力。

  对比全球,A股依然低估。

  A股与欧美等发达市场相比,有着大幅的估值折让,与新兴市场的估值水平基本持平。这就代表,A股仍然便宜。

  根据高盛的估值模型测算,在流动性环境保持充裕、市场情绪积极的前提下,沪深300指数的均衡市盈率将从现在的14.2倍提高到15.8倍。

  意思就是大票还得涨。

  同时,高盛认为A股的情绪虽有回暖,但还远没过热。

  我们都知道,牛市是一个在绝望中诞生,怀疑中成长,乐观中成熟,狂热中毁灭的过程。

  在高盛的情绪指标中,现在的A股只是从怀疑到乐观过渡的阶段。

  半信半疑的状态恰恰是能够支持市场持续上涨的最好状态。既能吸引增量资金不断入场,又避免了因集体狂热而导致快速崩盘。

  这一点我是很赞同的,大家都过度乐观的时候,往往就是要崩的前奏。

  对比来看,与其说对错,我觉得是两种视角的碰撞。

  大摩更偏向西方视角,只关注经济数据。高盛则更了解中国和A股,有着东方视角的理解。

  回到大盘,从今天的市场走势来看,验证了我昨天的观点。

  指数只跌掉17个点,不过个股有4000多只走低,平均股价跌幅在2个点以上,一片狼藉。

  比较凌厉的调整,说来就来。

  很多人把下跌原因扣在融资盘上。说昨天融资大幅净买入353.96亿,融资余额达到2.28万亿,超过了2015年牛市峰值2.27万亿,创了A股史新高。

  这样比显然是不科学的。

  因为我们除了数值,更要看比例。

  2015年市场最火的时候,A股市值最高仅80万亿,按照当时的融资额来看,比例接近3%。

  而现在,我们的市场总市值达到了103.8万亿,算下来只有2.1%。

  也就是说,目前市场的杠杆水平还不算太高,没有进入风险区域,或许融资余额超过3万亿元,才有可能出现过热风险。

  那么到底是谁把市场带坏了呢?

  我的看法是流动性被吸收了。

  在周日的文章中,我强调了一个A股市场的当前问题,就是资金方向实在是太集中了,全部拥挤在AI赛道里。

  这种市场结构固然能让AI板块在短期内获得巨大涨幅,资金也会因为其他待涨板块没有赚钱效应,被迫去追高位的AI。

  但当市场情绪稍有波动,那么挤在AI产业链的资金便会快速流出,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导致踩踏式的回调。

  一边是其他板块被疯狂抽血,一边是拥挤板块资金出逃,没办法,只能一起跌了。

  A股牛市会结束吗?

  我依然保持之前的观点,即便是有比较凌厉的调整,也不会改变长期趋势。

  短期回调与减速不是坏事,反而可以看作是良性调整,是牛市更稳定、健康的信号。

  资金从AI流出后,受益最大的是机器人板块。

  这与下午的关于特斯拉的产量指引消息有关。

  说来也是挺波折的,整个下午机器人板块都在消息、证伪、反证的反转中度过。

  很多同学一定很好奇,到底这个指引是真是假呢?

  结合各家观点来看,我们可以大致得到一个共同指向的结论,就是特斯拉大概率已经上调了明年的量产规模纲领。

  这就代表,市场已经期待许久的V3版本即将完成定型,并且特斯拉对当前的整套方案非常满意,已经到了可以放心下达大规模量产订单的阶段。

  那么,我们再结合上个月马斯克在X上亲自剧透的消息,大概就能判断出清晰的时间节点。

  也就是10月份版本定型,11月全球发布,明年一季度正式大规模量产。

  对于交易来说,做T链机器人布局有两个方向可看。

  一个是与特斯拉保持长期稳定合作的企业,它们的优势是在产业链中的地位稳固,业绩成长确定性高,基本面更安全。

  另一个是刚刚加入T链,或者在V3版本中承担关键任务的企业,具有极高的业绩弹性。一旦逻辑被验证,就会有大批资金买入,重新定价估值。

  从市场角度来说,不管小作文是真是假,今天机器人火,就是因为AI方向熄火了,资金只能怼机器人了。

  对于近期来说,是市场重要的变盘节点,资金从海外算力抱团方向出来,反而对其他板块是个好事。

  A股牛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只是歇歇脚而已。

  但是,这个脚恐怕还没有歇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9-5 03:32 , Processed in 0.0781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