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2|回复: 0

刘晓博:5000点?可能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股市一路飙升,上证指数创下10年新高。

  市场的分歧也在加大,投资者的焦虑不断积累。

  我听到越来越多的老股民表示,他们开始睡不着了,担心行情突然结束,此前的盈利都“交回去”。

  没有盈利的股民更焦虑,眼见着自己“赚了指数”没赚钱,朋友圈里很多人已经赚50%甚至翻倍了,这比熊市亏钱还难受。

  还有一类人非常乐观,已经不把4000点当回事了,认为很快冲上5000点。

  那么,接下来行情将如何演变,4000点是否会很快被踩在脚下,并冲击5000点?

  我的看法是:

  股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枢纽,国家对它空前重视,之前汇聚在楼市的资金,未来很大程度上将转战股市。

  以前,我们经济的第一发动机是“大基建+房地产”,第二发动机是“出口”,现在都见顶了。未来将用“科技创新+资本市场”,以及“国内消费”来替代。

  楼市这么低迷,国家都不取消北上深的限购,这意味着:推动资金流入股市的意图非常坚决。

  从长远看5000点不是问题,突破历史高点6124(2007年10月16日)也是有可能的。但是,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需要在改革开放、经济转型、打破通缩等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尤其是要能提高老百姓在财富分配中的占比,启动国内市场。

  短期内来看,如果大盘涨得太快,会有调控措施出台。

  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第一波调控措施已在这个周末出来了。请看下面这条新闻:

  这其实就是在警告市场:你可以涨,但不能乱来。

  每轮上升行情里,必然泥沙俱下,各种小作文满天飞,一些上市公司也乐于跟庄家合作,夸大新项目、虚增业绩,甚至自己炒自己的股票。

  上证指数站上3800点的时候,处罚一批违规公司,提醒、警告的意涵还是比较明显的。

  熟悉大A品性的人都知道,我们历来是“闪电牛+超级慢熊”。

  牛市每次都非常短暂,犹如闪电;熊市、平衡市则非常漫长。老美动辄是10年大牛市,我们则动辄10年3000点。

  每当牛市来的时候,市场各方都希望赶快涨,赶快挣钱,然后赶快套现。

  如果在市场上涨的前期控制不好,甚至放任加杠杆(比如2015年5月之前月),则后面会比较惨,往往一地鸡毛,并导致关键岗位换人。

  2015年大牛市+大熊市时期的股市掌门人老肖,后来曾专门反思过“牛市情结”。

  相信这个反思,今天依然深深刻印在监管者脑海里。更何况现在的掌门人来自业内,而不是银行口。

  所以,一定不会放任“疯牛”的。

  只有“慢牛”才对经济、对国家有正面意义,监管者自己才能“无咎”。

  在一个持续活跃的市场里,才能有更多优秀公司IPO,才能有更多投资者相信这个市场。如果行情很快结束,即便中间脉冲到5000点、6000点,又有什么意义呢?只能沦为中产的噩梦。

  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的教训已经非常深刻了,不应该再重演。

  所以,如果接下来大盘上涨太快,一定会有更明显的降温措施出台。

  到了一定时候,不排除国家队宣布减持。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也不支持上涨太快——中美尚未达成关税协议。

  如果特朗普突然变卦,比如俄乌谈判再次掀桌子,特朗普对中国祭出二级关税,则中美贸易谈判将再次生变。

  如果中美签署协议之前A股涨到了高位,比如4500点或者5000点,一旦谈判破局,市场可能出现较大风险。

  目前,沪深股市的总市值已经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港股也超过了40万亿人民币。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如果冲高后突然崩盘,是没有资金可以托得住的,国家队手里那几万亿只算杯水车薪。

  市场参与者急于挣钱、离场,管理者希望出现慢牛,最终市场将如何演变?

  我的预判是:4000点以下大涨小回,即便有调整也不影响增量资金杀入,市场将呈现板块轮动,但科技创新、脱钩替代仍然是主线。

  4000点上方,市场分歧将加大。如果是很快冲上4000点的(10月底之前),则可能会有明显降温措施出来。降温的目的是让市场放慢节奏,走慢牛行情,不意味着不支持市场了。

  影响未来行情演变的,主要是两大因素:第一,中美是否能达成协议,中间是否出现较大反复;第二,中国经济的关键指标,比如投资、国内消费、房地产销售等,能否真正见底回升。

  至于美联储开启降息,中国货币政策空间增大,这个已没有什么悬念。

  顺便提一句:目前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为46倍,科创板的平均市盈率接近62倍,均已经超过纳斯达克的平均市盈率。

  所以我们很难再笼统地讲,中国科技股仍然被低估了。

  对于真正有核心技术、市值仍然较小的企业来说,未来上涨空间依然很大,只是这类“真材实料”的公司占比较低,大部分被热炒的小市值概念股,只是凑热闹的,泡沫已经不算小了。

  目前深交所主板平均市盈率为24倍,上交所为14倍,均低于纽交所。

  但这不意味着市场将很快转向低市盈率的蓝筹股,而不去理会小市值概念股。市场往往是不理性的,也是难以预测的。

  我们只能怀着敬畏之心,迎接市场的不确定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7 08:08 , Processed in 0.0781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