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形成初期曾经历剧烈的小天体撞击事件,其表面广泛分布的直径超过300公里的巨型撞击盆地是最直观的地质记录。这些撞击盆地集中形成的时期被学界称为月球“后期重轰炸期”(Late Heavy Bombardment)。8月20日,在一项发表于《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院士的团队联合中山大学、香港大学及国外的合作者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的高精度年代学研究,首次精确测定月球阿波罗(Apollo)盆地形成于41.6亿年前。这一发现为揭示月球“后期重轰炸期”的时间提供了关键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