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19|回复: 0

石江月:中国越买越少,普京没办法再装看不见,要来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长安东·阿利汉诺夫确认,2025年开年至今,中俄贸易量逐月下降,俄罗斯《记者报》报道这件事时,用了“令人不快”的表述。确实,“令人不快”这个词挺传神的。中俄贸易里,俄罗斯是高度依赖的一方。量一旦下降,等于“后方补给线”松动,对内对外都不利。

  而我国海关统计的数据,也印证了俄方的判断。2025年1月到7月,中俄双边贸易额为1258亿美金,较去年同期下降8%。2024年中俄全年的贸易额为2448 亿。这说明,降幅确实存在,而且并不是“小波动”,是真实的收缩。如果是单月波动,可以归因于市场,但逐月下降加双方数据一致,说明这是趋势性的。

  从细分上看,2025年上半年,中国进口俄罗斯原油总量下降11%,石油成品下降28%,液化天然气下降13%,木材下降10%,煤炭下降10%。

  原油下跌很好理解。油价回落叠加国内库存高企,进口自然收缩。去年高油价时买得猛,今年我们就没那么迫切。

  石油成品降幅最大。本来成品油就不是中国紧缺的东西。俄罗斯这块出口,本质是“补口子”,今年补口子的需求小了而已。

  液化天然气下降13%,这是因为国内用气量受经济节奏和新能源替代影响,总体不如预期,加上长期合同的约束,现货进口自然减少。

  木材煤炭跟房地产基建息息相关。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正逐步向高质量住房转型,减少进口量是转型周期的按需调整。

  综合分析下来可以看出,这并非是中俄关系遇冷导致的中国进口缩减,而是我国的需求调整。被战事缠身的俄罗斯这边则面临“只能往东卖”的困境,而买方市场在中国,议价空间就小了。

  波兰经济学家马切伊·卡尔瓦辛斯基说了句大实话:中国对俄罗斯商品进口量减少,俄罗斯财政压力骤然增加。毕竟俄罗斯财政的命门就是能源出口:石油、天然气相关的税收和关税,占到联邦预算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如果连中方的采购量都在缩,那就等于“最后的大后方”也在变窄。所以进口量下降,不只是贸易账面数字的缩水,而是财政现金流的直接紧缩。这会让俄方在补贴军费、社会福利、地方财政转移支付上更吃紧。可以这么说,对俄罗斯来说,中方需求不是“增量的锦上添花”,而是“存量的雪中送炭”。

  意识到危机的俄方,喊话中俄印抓紧来一次三方会谈。时机选在8月末举行的上合会议期间。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印度总理莫迪预计8月31日抵达中国。除了上合峰会,俄方还想牵头成立中俄印三方会谈机制。

  这里面门道挺多的。首先从形式上看,普京、莫迪本来就要来参加上合峰会,俄方顺势提“三方会谈”,省事又合情合理,不至于显得是“额外安排”。其次从门道上看,俄方现在外贸、财政压力都摆在那儿,中俄贸易放缓、印度跟西方走得不远不近,俄当然希望“抱团取暖”,至少在话语上能展示一个“大三角”的存在感,缓解孤立感。

  当然,现实是非常复杂且经常富有变化的。虽然现在中印关系出现了改善,但是印度本身也不愿意被捆死在俄罗斯身上,更别说被西方看成“俄罗斯的同盟”。所以这个三方会谈更像“战术动作”,不一定能沉淀为机制。

  总的来说,俄方的诉求是真实的,但这个三方会谈的机制,目前看更像是俄方对外释放信号:我们还有朋友,不是孤军作战。至于能不能真的形成稳固的三角,还得看中印愿不愿意接这个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3 06:36 , Processed in 0.1250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