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0|回复: 0

环球科学:数千条鱼同时攀爬瀑布悬崖,科学家首次记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生物学 ·

  科学家首次记录人类胚胎着床过程

  人类胚胎着床过程(图片来源:加泰罗尼亚生物工程研究所)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消息,在一篇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的论文中,科学家首次通过延时摄影捕捉到了人类胚胎在模拟子宫中着床的瞬间。

  由于真实胚胎的着床过程极难捕捉,因此研究人员在人工子宫(富含胶原蛋白和胚胎发育关键蛋白质的凝胶材料)中模拟了胚胎着床的过程。研究人员将当地医院捐赠的人类胚胎置于人工子宫附近,然后用显微镜每20分钟左右拍摄一张图像,持续16~24小时,最终延时拍摄了人类胚胎的着床过程。研究结果显示,胚胎着床的过程极快,而且胚胎不仅会在着床时释放降解子宫内膜的酶,还会在着床过程中牵拉子宫内膜来“自我掩埋”。研究人员计划下一步研究子宫在着床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为何某些健康的胚胎无法成功着床。(《自然》新闻)

  · 生态学 ·

  数千条鲶鱼攀爬悬崖

  视频来源:原论文

  2024年11月,巴西罗谢杜的警察意外目睹了惊人的一幕:成千上万条橙黑相间的鲶鱼正在阿基达瓦纳河瀑布后方湿滑的岩壁上攀爬。一周后,巴西的科学家团队抵达现场,记录了这一奇观,相关研究论文已发表于《鱼类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Fish Biology)。

  这种鲶鱼的拉丁名为Rhyacoglanis paranensis,体型不大,平时栖息在南美湍急河流中的岩石间。研究者发现,这些鲶鱼的活动规律与时间有关:在炎热的午后,只能在岩石的阴影中看到少数几条鱼;但当夕阳西下,洄游数千条鱼瞬间出现,开始攀爬岩壁。通过它们的姿态,研究者推测鲶鱼是将腹部变成气垫,通过调节气压附着在潮湿岩壁上。

  大多数攀爬的鲶鱼都是成年个体,且该现象出现于雨季初期,正是同一水系中其他鱼类洄游产卵的季节。研究者因此推测,这些鲶鱼很可能在前往溪流源头处的产卵地。同时,研究者还发现了另外三种参与攀爬悬崖的鱼类,而此前没有任何关于这四种鱼类类似行为的记录。(《科学》新闻)

  · 宇宙学 ·

  模拟重现宇宙中第一个分子的形成过程

  氦合氢离子与氘反应的反应式和能级。与早期理论相反,这是一个快速且无障碍的反应。背景图:行星状星云NGC 7027,其中红色部分为氢原子。图片来源:MPIK; 背景图来源:W. B. Latter (SIRTF Science Center/Caltech) and NASA

  138亿年前大爆炸后不久,宇宙处于极高的温度中,几秒后温度下降,形成了有史以来第一批元素氢和氦。它们始终处于完全电离状态,直到数十万年后,温度冷却到足够低,这些元素才能以不同的形式与电子结合,形成分子。现存最古老的分子是氦合氢离子(HeH? ),它由中性氦原子和电离氢原子核形成。这标志着链式反应的开始,最终形成了氢分子(H?)。由于其显著的偶极矩,HeH?一直被认为是在早期宇宙第一批恒星形成过程中起到冷却作用的重要推动者,其浓度可能会显著影响早期恒星形成的效率。据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消息,最近该研究所的团队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发表了一项新研究,他们首次在类似早期宇宙的条件下,重现了HeH?与氢原子反应生成H?的过程。

  HeH?主要通过与自由氢原子碰撞,形成一个还原子和一个H??离子。这些离子随后与另一个氢原子反应,形成一个中性的H?分子和一个质子,最终形成氢分子。研究人员在马普核物理研究所的低温储存环(CSR)中进行了HeH?与氘的实验,HeH?被储存在周长35米的粒子储存环中,在数开尔文的温度下保存长达60秒,使其冷却,并与一束中性氘原子束碰撞。通过调整两束粒子的相对速度,即与温度直接相关的碰撞能量,研究人员得以研究碰撞率如何受碰撞能量的影响而变化。研究人员发现,与此前预测相反,该反应的速率并不会随温度降低而显著降低,而是几乎保持不变,这让他们意识到之前所有用于该反应计算所使用的势能面存在错误,这可能会改变未来CSR实验使用的势能面计算。作者表示,这项关于氦合氢离子如何反应的新发现挑战了物理学家对早期宇宙恒星形成机制的认知。(Max-Planck-Institut für Kernphysik Heidelberg)

  · 社交网络 ·

  即使不存在推荐算法,人们依然会变得极化

  去年,为了躲避传统社交媒体平台X(原Twitter)无休止的党派谩骂,数百万X用户涌向Bluesky,一个避免强制使用推荐算法的社交平台。尽管最初社区氛围良好,也能有效遏制虚假信息的传播,但不到一年,Bluesky依然分裂成一个个孤立的社群,出现了回音室这类社交媒体常见的弊病。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消息,最近一项发表于预印本文库arXiv的新研究(未经同行评审)使用人工智能(AI)生成的虚拟用户,通过一个小型平台进行了模拟,结果发现即使没有推荐算法,仅仅是社交媒体的基本功能(发帖、转发和关注)就足以导致两极分化。

  由于招募真实参与者研究社交媒体的实验成本高昂,研究团队使用了生成式社交模拟技术,即使用聊天机器人AI程序代替人类受试者,希望将社交媒体剥离到最基本的框架,然后再重新构建,以寻找三种负面现象的根源:党派回音室的出现(点赞、关注)、影响力集中在少数发帖者手中(富者越富)以及极端声音的放大(所谓社交媒体棱镜)。研究人员在一个虚拟网络中创建了500名虚拟用户,每个用户都被分配了基于选民调查的真实人物角色的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在三次不同的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了三种流行的大语言模型(ChatGPT、Llama和DeepSeek),以进一步将这些用户发展为具有爱好、职业的更细致的人物角色,然后根据这些资料做出决策。实验中,随机用户会根据动态(5条来自关注者的帖子,5条来自未关注用户的热门帖子)面临三种选择:从10篇新闻(共21万篇)中选择一篇并发布相关帖子,转发一些内容,或关注其他用户。该网络在每次测试中运行了一万个周期,无论使用哪种LLM,该平台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回音室、影响力集中和极端声音这三种负面影响。仅仅是转发、关注这类简单行为就会形成有害的社交网络,有科学家认为这可能体现了人性与社交媒体毒性的共鸣,也有科学家认为,LLM的训练对象本就是反应社交媒体毒性的人类网络行为,它可能已经“内编码”了两极分化。尽管修复社交媒体永远不会有简单直接的解决方案,但这项研究或许能揭示网络上的两极分化如何产生,从而提出可能缓解两极分化的方案。(《科学》新闻)

  · 古生物学 ·

  已知最早的鱼类“上岸”化石

  2021年,在波兰的圣十字山脉出土了一批新的鱼类化石,这里的砂岩地层有4.1亿~3.93亿年历史了。最近,一项发表于《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的论文指出,在这里研究者发现了超过240个遗迹化石,这些可能是古代鱼类爬行留下的痕迹,如果这项研究可以得到证实,那么它将把鱼类最早离开水的时间提前1000万年。

  研究者表示,这些痕迹与现代的肺鱼拖拽身体穿过海岸时留下的痕迹非常相似。肺鱼与所有四足动物的共同祖先亲缘关系非常紧密,为在陆地上移动,肺鱼会将嘴部压入下方的沉积物中,以此作为“杠杆”向上和向前拉动身体,同时用尾巴和鳍调整方向——这种行为很可能源于它们的祖先。研究者甚至根据头部偏转的方向推测,留下这些痕迹的鱼可能是左撇子。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检查化石周围区域,以更好了解它们形成时的环境。(中国科学报)

  撰文:黄雨佳、不周、二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4 03:21 , Processed in 0.0781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