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77|回复: 0

戎评:访华求饶,拿了好处就翻脸,国人怒了,这两国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2 13: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印度和澳大利亚要联手搞稀土协同加工合作,想挑战中国在这行的主导地位?这消息一出来,不少国人都忍不住笑了。

  据香港《南华早报》8 月 10 日报道,这事儿其实是美国主导的 “四方关键矿产倡议” 的一次实践。早在 7 月份,美国就拉上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组成了 “印太稀土联盟”,想搞出一条 “去中国化” 的稀土供应链。

  美国对稀土的安全焦虑,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一搞稀土出口管制,直接就冲击到了美国的国防工业。美国的 F-35 战机,87% 的稀土供应链都得靠中国,就连核潜艇制造也离不了中国的稀土。这种 “被人扼住稀土咽喉” 的感觉,让美国坐立难安,只能满世界找稀土资源。

  他们一开始的想法倒是挺美好:美国有钱,就负责出钱;澳大利亚和印度有矿,就负责开采加工;日本没资源,就输出技术。

  可这联盟还没正经开始,就先闹掰了。日本一门心思要 “公平贸易环境”,印度在农业市场开放上态度硬得很,澳大利亚最上心的还是自家矿产出口能赚多少钱。

  美西方搞这种 “建群” 的事儿,往往都是开头热热闹闹,到最后草草收场。这个 “印太稀土联盟” 才撑了一个月,美国和印度就闹僵了,又是口水仗又是关税战,打得不可开交。

  在特朗普那套强硬手段的折腾下,这个本就松散的联盟,恐怕也撑不了多久。

  美印闹掰后,印度和澳大利亚还怎么还有底气取代中国?

  印度和澳大利亚也都是稀土储量大国。印度拥有全球第三大稀土储量,总储量估计达690万吨。澳大利亚为全球第四大稀土生产国,同时拥有世界第二大稀土储量。另外,这两国还可能去缅甸,巴西等国开采稀土。

  他们觉得自己不缺稀土,他们缺的只是技术。西方国家在技术领域一直是傲慢的。他们确实曾经在芯片,造车等技术上领先全球。可是他们无法正视时代变了,中国的稀土加工技术真正地一骑绝尘。

  技术上的差距可不是那么容易补上的。就拿澳大利亚来说,90% 的稀土矿石还得运到中国来精炼,他本土的加工厂规模小得可怜,高纯度氧化物产能连中国的 5% 都不到……分析人士也直言不讳:“澳大利亚根本没做好打破垄断的准备。”日本虽然手里有些专利,可稀土分离成本比中国高出 40% 以上,而且还没什么规模化生产的经验。

  西方没突破技术难关,开采和加工的成本就低不了,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加工费就比中国高 60%。而中国靠循环利用技术,把废料处理成本降低了 75%,在成本上的优势那是妥妥的。

  再看印度,产业链断层和技术落后就像两只无形的手,把它死死按住。印度本土加工能力太弱,稀土磁铁这些关键产品,80% 都得从中国进口。他们搞的 “国家关键矿产使命” 计划,就算投了不少钱,可设备老化,还有技术专利这道坎儿过不去,想在短期内建个完整的产业链,基本就是白日做梦。

  印度的想法很美好,试图跟非洲、南美合作扩展供应链,可矿产运输成本高得吓人,自己又没有精炼技术配套。有分析说,印度建本土加工设施至少得 5-10 年,可中国早就形成了 “矿山 - 分离 - 磁材” 一体化产能,成本才是印度预估的 60%,这差距真是让人没法比。

  中国最大的技术优势是什么?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是全方位的。全球 90% 的稀土精炼产能都在咱们手里,从开采、分离到磁材制造,全产业链都牢牢掌控着。尤其在高纯度氧化物、永磁材料这些领域,技术比印度领先 20 年以上。

  政策法规也给中国的稀土主导权加了道坚固的防护墙。新版《矿产资源法》第一次把稀土列为 “战略性矿产”,开采配额、出口管制、技术保密这些制度一出台,从法律层面就巩固了咱们的主导地位。

  在技术迭代和高附加值转型上,中国也走在了前头。中国正推动稀土产业向航天磁体、永磁电机这些高附加值领域升级,单是稀土催化材料技术专利,就占了全球的 67%,而印澳还停留在初级产品加工阶段呢。

  再来看印澳合作也好,整个 “四方关键矿产倡议” 也罢,说白了都是地缘政治驱动下,想重组供应链的尝试。可这些国家在技术储备、成本控制、政策协同上的短板,跟中国三十年积累的产业生态比起来,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中国正从 “资源输出” 往 “标准制定” 转变,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已经延伸到了全球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短期内,不管哪个国家联盟,想突破中国这道 “技术孤岛”,难度都大得很。

  最后要提醒印澳,不要一边跟中国合作,一边挑衅。

  前不久,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访问中国,寻求跟中国的合作。澳大利亚在经济上非常依赖中国了,铁矿石、葡萄酒这些出口,占比超过 30%。总理阿尔巴尼斯 7 天访华行程里,翻来覆去说 “不脱钩”。

  印度虽然跟中国关系一直不咋地,但美印闹掰以后,印度有转向中国的势头。8月底9月初,莫迪会进行7年来首次访华。这些都是中印关系升温的征兆。

  中国见多了签了合作订单就翻脸的国家,这些国家大多都不能抓住跟中国合作的历史机遇。希望印澳能在历史的转折点做出正确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9-1 02:48 , Processed in 0.14068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