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6|回复: 0

环球科学:2025狄拉克奖公布,4位黑洞与引力理论领域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1 14: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人工智能 ·

  GPT-5被曝傻得离谱,推理时智商还不到70

  不同AI模型的智商测试结果(图片来源:Tracking AI)

  当地时间8月7日,OpenAI发布了最新的人工智能(AI)模型GPT-5,称其具有“博士级智力”。然而,据Tracking AI网站消息,其对一系列AI模型的智商评估表明,GPT-5的智商水平远不及其他AI模型,尤其是在推理模式下。

  该网站分别使用离线测试和挪威门萨智力测验(Mensa Norway)评估了不同AI模型的智商。截至当地时间8月10日晚9点的数据显示,具有图像读取能力的GPT-4o模型(GPT-4o Vision)以及GPT-5推理模式的智商处于垫底水平,分别为63和64。而具有图像读取能力的GPT-5模型(GPT-5 Vision)的平均智商为83,GPT-5模型为93。数据显示,这些AI模型中智商处于第一梯队的是Claude-4 Opus、OpenAI o3和Gemini 2.5 Pro,平均智商分别为118、116和115。(Tracking AI)

  · 奖项 ·

  2025狄拉克奖公布,4位黑洞与引力理论领域研究者获奖

  当地时间8月8日,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宣布将2025年狄拉克奖授予4位理论物理学家,分别是英国剑桥大学的Gary Gibbons、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Gary Horowitz、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的Roy Kerr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Robert Wald,表彰他们在黑洞和引力理论研究领域的开创性工作,特别是他们将黑洞作为探索宇宙最深层奥秘的窗口,重新定义了我们对引力的理解。

  狄拉克奖章于1985年首次颁发,旨在纪念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是国际理论物理和数学物理领域的最高荣誉。该奖章不授予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的获得者,但狄拉克奖章获得者仍可被授予以上奖项。每年狄拉克奖章的获奖名单都定在8月8日(狄拉克的生日)宣布,以表彰对理论物理学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ICTP)

  · 神经科学 ·

  科学家发现大脑“重置按钮”,可分割不同记忆

  此前的研究表明,我们的记忆是作为一系列独立而有意义的片段存储的:当我们经历环境转换或事件边界时,记忆就会被分割为独立事件。然而,科学家此前并不清楚大脑究竟是如何分割记忆的。据SciTechDaily网站消息,在一篇近日发表于《神经元》(Neuron)的论文中,科学家发现脑干中名为蓝斑核(locus coeruleus)的神经核团可能充当了标注思维和记忆分界的“重置按钮”。

  研究人员让32名受试者在接受磁共振成像扫描时观看一些物体图像,同时在受试者的左右耳播放简单的音调,不同模式交替持续进行。当同侧耳朵连续播放8个相同音调时,受试者便会形成连续事件的感知;而改变音调频率以及改变听到音调的耳朵则暗示情境转换,会让受试者形成事件边界。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受试者更难回忆起这些事件的顺序(意味着这些经历被分割存储为独立的记忆),那么此前其蓝斑核区域在事件边界时也更活跃;瞳孔扩张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结果。研究人员认为,蓝斑核是记忆形成的“指挥”,它可能会向大脑海马发送关键的“启动”信号,帮助重组大脑网络,将注意力导向新的且重要的经历。该研究有望为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阿尔茨海默病等记忆相关疾病开辟新方向。(SciTechDaily)

  · 考古学 ·

  火山喷发后,人们曾返回庞贝生活

  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岛的一次猛烈喷发让整个庞贝古城沦为废墟,但据《卫报》(The Guardian)报道,考古学家称已经发现了一些考古学证据,证明在这次灾难后,曾有幸存者重新回到庞贝古城的遗址生活。

  研究者非常小心地开展了发掘工作,从而保留了一些灾难后遗址被二次居住和利用的细微痕迹。考古学家推测,人们可能居住在住宅没有被火山灰掩埋的高层区域,而将低层空间改造成了地窖。这片废墟成为了一片聚居地,有些类似于营地或者贫民窟,一直持续到公元5世纪。(The Guardian)

  · 遗传学 ·

  同一个基因,因为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区别,可能产生完全相反的作用

  某些基因的作用可能因遗传自母亲或父亲而显著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这种现象名为亲源效应(parent-of-origin effects)。此前,有关亲源效应的数据一直难以获取。但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报道,科学家最近开发了一种统计方法,能利用亲属的基因组数据推断基因变异的亲本来源,并成功在14个基因中识别出至少30种亲源效应,研究成果于8月6日发表在《自然》(Nature)上。

  研究人员分析了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中约10.9万人的基因组数据,确定了这些基因的亲本来源,发现了约30个影响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的具有亲源效应的基因变异。其中,有19种基因变异具有“双极性”效果(bipolar effect),即遗传自父亲和母亲会出现截然相反的作用,尤其在生长相关性状(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身高)和代谢相关性状(如2型糖尿病与甘油三酯水平)中表现显著。其中一个例子是,当某个基因变异来自父亲时,孩子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14%;但若来自母亲,患病风险反而会降低9%。研究者同时比对了爱沙尼亚生物银行(Estonian Biobank)的8.5万人数据和挪威母婴队列研究(MoBa)的数据,通过重复分析验证了研究结果。(《自然》新闻,公众号“环球科学科研圈”)

  撰文:黄雨佳、王怡博、二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0 03:14 , Processed in 0.10941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