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01|回复: 0

燕梳楼:这券那券,能拉内需促消费的就是好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感觉之前对补贴大战有点误解。

  以前以为要么比谁更能营销,要么比谁更能占据道德制高点,而现在感觉在比谁更能拉动增量消费。

  国家不是倡导拉动消费么,怎么拉?发钱?发券?对,一个都不能少。

  根据新闻报道,多地暂停的国补又开始了,买个电动车直接补1000,这就等于是给大家发钱嘛。

  那商家呢?你手里握着那么多资源,掌握着那么多平台,是不是该有点眼色?平台秒懂了,那就发券。

  所以很多人都没看懂门道,表面上看是外卖大战抢用户,实际是什么?是拉动内需不能光靠国家发钱,电商平台作为地面、线上和线下的聚合体啊,当然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你得有觉悟。

  北大光华前几天公众号发了一个实证研究报告,发现这一波平台发放的外卖消费券,每1元的有效闪购补贴带动了消费者6.76元的额外消费。

  很多人以前不是骂电商消灭了实体了吗。但是现实很可能是相互促进,模型测算分析发现,线上的闪购优惠券没有挤压餐饮商户线下的营收,反而对部分商家闪购略微提升了其线下营收。参加闪购优惠活动对商家周均线上营收增长拉动比例约为101.5%,在闪购上线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餐饮商户的线下营收金额趋势依然保持稳定,实验组营收趋势相较于对照组略有提升,尤其是小商户。

  那些天天喊外卖大战小商家生存难的人,有多少是了解过实际的生意经营的,消费者、商家喜闻乐见,怎么就你不同意?这本质上和国家发补贴不是一个道理嘛。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国家发放的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补贴,都是针对实物商品而言的,买了冰箱彩电洗衣机怎么也得再用个十年八年,实物消费本身就以固定的物的形式出现,所以更新频次是很低的,你不需要每天都买。

  但是服务消费不一样,我可以一天三顿都外食或者点外卖,大家上班哪来的功夫做饭,也可以每天在正餐之外,多喝一杯咖啡,决策成本是很低的。

  所以一个是针对大宗商品消费端,一个是针对日常消费端,侧重点不同,但目标是一样的,那就是拉动内需,刺激消费!

  现在外卖行业的品类拓展之后,实物零售和服务消费的边界更加模糊了,你可以在线上买一瓶洗发水,你既要买洗发水,也购买了商超拣货、配送员送货的服务。

  总之,服务消费的能量还远远没到天花板,还能释放。第五次经济普查的数据显示,餐饮娱乐、居民服务和修理、文化体育娱乐、客运这几个服务消费行业的从业人员,接近7000万,而制造业从业人员中生产终端消费品的大约只有6000万。

  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就认为,这说明服务消费创造的就业已经超过了终端消费品制造。

  怎么提振服务消费,餐饮这样的服务消费其实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支点。你说做按摩、做美甲、理发等消费还没有那么高频次和大众化,但是餐饮,还有一些标品的即时配送,还是很好下手的。

  把线上950万商家的流量反哺给地面实体店,打造一个以淘宝闪购为基站的大消费平台。

  平台消费券砸下去,不仅是给消费者带来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实惠,更重要的是当钩子,吸引消费者尝试新的消费模式,教育消费者:大热天就别往出跑了,我们在家买商品+服务,即时可得还省事儿。

  老百姓的需求就是那么简单直接。他们要的是30 分钟喝到冰美式,10 分钟拿到退烧贴,30分钟穿上新衣服。在暴雨如注的杭州,被淋成落汤鸡的林女士,通过淘宝闪购下单连衣裙,骑手半个小时就送来了。

  同样的场景还出现在美团。孩子半夜发高烧,北京妈妈只好在美团上买美林,随后骑手穿越暴雨叩响家门。而京东则用家电供应链反哺生鲜配送,抖音整合超市与小时达业务,大家都知道,远场的实物零售和近场的服务零售“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肯定一去不复返了,未来整个消费市场只会继续加快融合。

  有人不看好“外卖大战”,是因为还是觉得外卖是个“旧事物”,为了旧事物我们没必要这么拼死拼活。

  但是实际上,新的消费需求已经明确地出现了,外卖会和电商进行新一轮的场景融合,对于一个瞄准未来市场的“新事物”,平台就要加大投入。对于消费者而言,多平台群雄逐鹿,总比一家独大好。

  这让我想起20年前那段历史。网约车大战,滴滴、快的、Uber,三家公司一年烧掉 200 亿补贴,司机月入3万,乘客打车比公交还便宜。共享单车坟场,橙黄蓝绿铺满街头,最后一个卖身美团,一个卖身滴滴。

  还有惨烈的外卖百团大战。最终饿了么卖给了阿里,大众点评被美团兼并,都准备IPO的拉手网则永远停留在了2011年。那时候,投资人见面第一句话是:今天你又烧了几个亿?

  正是那一场场基于市场逻辑的商业角逐,才催生了后来的新四大发明,才有了今天的移动中国:网约车让4 亿用户习惯移动支付,共享单车让最后一公里有了标准答案,外卖让中国餐饮业第一次完成了数字化改造。

  所以我突然很怀念那段打打杀杀的岁月了。

  对于消费市场,打打杀杀总比一潭死水要好。打打杀杀,正说明,我们的消费市场要迎来新一轮的进化了。

  以北大研究报告测算的6.76系数来计算,平台发的消费券预计全年可带来6760亿元综合消费增量,相当于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相当于新增一个省级消费市场。

  所以我们很直接的体感就是,整个社会的消费热情都被燃起来了,商家和消费者都很兴奋。

  在这些增量中,餐饮等服务消费订单占比最高,也是各地政府最希望拉动的市场活力指数。我们当前的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支出比重只有46.1%,远低于美国的67.5%,所以提升空间很大。

  就算平台补贴和消费品国补一样,有偃旗息鼓之日,但是带来的经济活力是实实在在的,创造新的消费模式还将对以后的消费市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不管你接不接受,一个大消费时代正喷薄而出。所有商家都面临共同选择:坚守传统,还是拥抱变化。

  无论是传统餐饮、快消品牌,还是新创企业,都必须意识到:“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渠道重构”是必然趋势。

  无论是拿优惠还是享受服务,谁来打、怎么打,消费者和消费市场都不亏。

  而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30分钟万物可送的即时满足时代,正在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8 14:17 , Processed in 0.1094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