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23|回复: 0

风留痕:特朗普为何一定要这个“交火决定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瞩目的中美“瑞典会谈”结束了。双方达成的最大共识就是继续延长“关税停火”期限90天。美代表团强调,最终的决定权在特朗普手中。也就是说,“是战是和”完全在特朗普的一念之间。特朗普为何非要这个“交火决定权”?

  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新一轮经贸会谈。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这是这一次会谈最大的亮点或者说是“共识”。

  对此,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29日晚在会谈结束后对媒体表示,“双方充分认识到维护一个稳定健康的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他表示,“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将继续保持密切沟通,就经贸议题及时交流,继续推动双边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而美方也表示,稳定的美中经贸关系对两国乃至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愿与中方一道,继续通过美中经贸磋商机制协商解决经贸领域分歧,推动取得更多磋商成果,进一步稳定美中经贸关系。

  双方代表团都强调了“稳定关系”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双方都不想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因此,这一次“会谈”最核心的就是有可能成功地避免关税战或贸易战的激化。所以才有了延长“关税停火期”的共识。

  也正因为如此,表明了双方在诉求和利益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与矛盾。而要“和平”的化解这个分歧矛盾,自然就需要时间。也就是还得继续沟通谈判。

  在会谈之前,美国财长贝森特就已经放风,将继续延长关税停火期限90天。这说明谈判之前这一决定是得到了特朗普总统的认可的。

  而中美瑞典会谈的第一天,主要也就是围绕着这议题是展开的。

  然而,当双方代表团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共识”之后,却又突然强调,这一共识能否生效,最终的决定权是在特朗普手中。而且还是必须美方团队回去向特朗普汇报后,他才能做出最终的决定。

  8月12日,是第一期关税停火的最后期限。如果特朗普最终在这个协议上签字确认,那就等于是再一次成功地避免了关税战的升级。

  可是,如果特朗普不认这个账,也就是拒绝签字生效,那美方对中国的关税税率将再次飙升到三位数。而基于我方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原则底线,也将迅速进行对等反制。

  所以说,中美关税战“交火决定权”,或者说关税战的枪已经交到了特朗普的手中。是否扣动扳机,也就在特朗普的一念之间了。

  那么,特朗普为何非得要这个开火决定权?

  首先,这一次瑞典会谈中特朗普想要的,或想要得到的东西中国没给。

  一是芯片换稀土问题。特朗普想以放开H20这个阉割版芯片对华出口,就想换取我方全面放松稀土出口管制。这似乎是有些异想天开。我方早就明言,取消出口管制或消极措施,我方才能放弃对等反制,或关税外反制。

  不但不会以此作为交换,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还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这意思很明确,H20芯片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这对国内相关企业提了个醒,不要购买,这显然是想让特朗普死了那份心。

  二是在会谈前以及会谈中,美方都增加了一个话题。那就是中国购买受美国制裁的俄伊石油问题。这一方面是超出了会谈的范筹,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了中国主权和国家安全。把中国正常的对外贸易扯进中美经贸磋商中然不合适。重要的是,这显然是把经贸问题政治化国际化。我方自然是不会与之谈这个问题的。

  三是,会谈之前贝森特所说的要中国开放市场准入问题。还强调了中国有14亿人口的巨大消费群体,那意思就是得多购买美国商品。

  这种提法没有错,在中国强力推进“消费型社会”或“内需拉动型经济”建设的关键时刻,扩大进口国外的先进或优质商品也是必然要做的事。要不然,中国也不会搞了个史无前例的“进口博览会”了。

  问题是,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管制太多。这也不卖,那也不卖的。让中国如何大量进口美国商品?总不能让中国承包了美国的能源和农产品?

  能否进入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市场,决定权依然还是掌握在特朗普的手中。取消所有的消极措施,中国肯定能买爆美国。

  四是,他从上任那一天开始,就主动反复炒作出要访华的消息,说明访华一事对他非常重要。

  在会谈之前,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时,他突然改口了。要想他访华,中国就得再一次发出邀请,也就是中国得主动求他。谈好了,暂时不签字,或者说是先卖个关子。

  当然,除了这四项以外,美方也肯定会有其它的不合理或霸权诉求。中国自然是不会答应了。

  因此,特朗普的诉求和预期没有达到,就又想通过“关税极限战”迫使中国妥协。可是,这个极限关税战可不是好玩的,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关键是付出代价之后也不可能取得胜利,甚至还有可能失败。

  所以,他就开始犹豫不决了,这就需要时间思考或权衡利弊。

  其次,或许特朗普只是想借此来彰显他的强势地位。是想对中国和世界表明,谈与不谈,或打与不打,这个决定权在他手中。他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当然,这也是为了争回一点面子。自他上台这半年多来,中国一直表现得非常强硬,或者说在原则问题上绝不妥协。目的就是要从他身上“要一个确定性”,或者说就是要“治一治”他的不确实性。

  那么,此时把交火决定权拿在手中,或者说是把手放在扳机之上,就显得他非常有气势了。通过制造不确实性来彰显强势地位,这也是他惯用的手段。

  其三,是对他的幕僚手下的一种约束手段。

  再一次当总统,特朗普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那就是白宫内鬼太多。他的幕僚们似乎也都想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做主。

  因此,他在选择幕僚时的第一重点,就是要求对他绝对的忠诚。因此,他选择的幕僚和重要的官员,用人原则不是任人为贤,而是任亲为贤。

  从这半年多的履职来看,绝大多数的重要政策或行政令的下发,都是他亲力亲为。

  特朗普与马斯克的突然闹掰,主要的就是因为马斯克的意见或建议太多了。不能坚定地执行他的命令。

  尽管都是他选择出来的忠诚之士,可他的幕僚们与他的分歧越来越大。这也是特朗普无计后果胡来造成的必然的结果。所以,特朗普根本就没有给美方代表团或者说是贝森特决定权。这也是他行政管理的手段或特点。

  其四,以这种极强的不确实性来威胁相关国家。

  尽管在瑞典会谈之前搞定了日本和欧盟,可事后对方内部都出现了强烈的反对声音,特别是欧盟内部反应更大。一部分人强调绝不投降,而法国总统小马竟然强硬表态“对美国要狠”,欧盟的框架协议还得继续谈,未来能否谈成正式协议文本,还是个问题。

  另外,特朗普近来正在与韩国等多个国家进行紧急谈判,如果不表现出强势地位,会很麻烦。

  第三轮会谈只是达成了延长关税停火期这个共识,外界的评价就是中国的强硬令特朗普很无奈。如果不在最后的决定权上做点文章,外界会认为特朗普强硬不起来。他担心自己的气势,压不住场。

  从贝森特会谈前公开表明此次会谈主要目的是磋商关税停火延期问题来看,特朗普或许并不真正想与中国就此激烈地“开战”。而后文提到的彰显强势地位、约束幕僚手下以及威胁相关国家这三种可能性相对更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3 18:28 , Processed in 0.1250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