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3|回复: 0

每日怡见:南京照相馆真实存在的历史,怎么能叫煽动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京照相馆这部电影绝对是今年暑期档的一匹黑马。

  电影上映六天,连续五天单日票房破亿,截止目前,总票房已经破了7.53亿。

  作为一部主旋律的抗战电影,在一向审美偏西化,评分较苛刻的豆瓣上,12.8万人打出了8.6的高分。

  这是非常非常难得的。

  电影质量过硬,观众口碑爆表,势必将会吸引更多人观影,所以我判断这部电影最终的票房,可能会突破20亿,甚至30亿。

  电影讲的内容其实很简单,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背景,一群普通的南京百姓在吉祥照相馆中避难,意外发现日军屠城罪证照片后,他们没有退缩,凭借着勇气和智慧与日军周旋。

  尽管过程中遭遇了诸多困难和危险,如日军的怀疑与搜查、汉奸的背叛等,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

  最终,他们成功将记录日军暴行的恐怖屠杀证据悄然调换,用实际行动捍卫了民族尊严,为历史留存下了不容篡改的铁证。

  在这里,我真心建议大家都去看一看这部电影,它并没有刻意的煽情和催泪,但是却能让你沉默,让你面前大屏幕的时候,在黑暗中的影院中感受到一种震撼。

  这几天我看到网上有很多博主都在推荐这部电影,只不过我在其中一个博主下面,看到了一些这样的评论。

  比如:

  “不喜欢看这种煽动情绪的电影”

  “没有必要仇恨教育”

  “我也不想去看了,已经铭记了那段历史,不想在感官上反复冲刷”

  首先,什么叫煽动情绪?

  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事实,是经国际社会公认的历史惨案,30多万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惨遭屠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最黑暗一页。

  电影只是基于历史事实的再现,目的是让人们了解真相,感受历史的沉重,这怎么能叫煽动呢?而是我们对历史的尊重啊。

  历史本身就充满伤痛,再现历史是为了铭记,避免遗忘。

  为什么每年我们都要拍摄很多类似的抗战主题的电影电视剧呢?

  虽然很多电视剧被人所诟病,因为剧情的不合理,被人称之为抗日神剧。

  但为什么我们要拍摄呢?

  因为电影电视剧这些文艺作品,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对对 “遗忘” 的反抗。

  当日本右翼势力持续否认历史、篡改历史,比如他们拒绝道歉,修改教科书,美化当年的侵略行为的时候。

  当日本的年轻一代根本不知道有南京大屠杀,根本不知道有侵华战争,还以为是中日战争的时候。

  就需要我们用艺术的力量来守护历史真相了。

  如果你觉得重现历史,表达真相是在煽动情绪的话,那么从本质上来说,也许,你可能是在反感这段历史。

  要不然,又怎么可能会说出煽动二字呢?

  其次,咱们再说说“没有必要仇恨教育”这个观点。

  有一些人在历史题材电影的时候,总会将其等同为仇恨教育。

  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这是在混淆视听,偷换概念,模糊了“铭记”和“仇恨”的边界。

  我们对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核心上是为了培养对特定民族,特定国家的仇恨吗?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韩国,朝鲜,他们每年的那些纪念日,美国,欧洲,俄罗斯那些胜利日,全都不要搞了。

  因为这都是仇恨教育啊。

  干脆大家一起把发动二战的德国和日本给灭了,不就一了百了吗?

  我们纪念历史的原因,是为了铭记,记住当年那段屈辱的历史,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

  正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标语一样:要记住历史,但不要记住仇恨。

  我们做这些的目的,核心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我们要努力发展,要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才能更好的守护这片家园和身后的人民。

  回顾历史,铭记历史,又怎么能叫仇恨教育呢?

  最后一个观点:“已经记住了,不想在感官上反复冲刷”。

  乍一听,这种观点似乎是有点道理的,毕竟那段苦难的历史,每看一遍都会让人觉得心塞,难受。

  可是,日本直到今天,还没有道歉啊。

  当年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们正在逐渐的老去,死亡。

  如果仅仅是因为感官上的不想冲刷,就去回避这段历史,那么若干年以后,谁还会记得呢?

  历史的重量,恰恰需要反复回望来承载。

  毕竟,历史的认知从来都不是一劳永逸的,当历史虚无主义试图淡化、消解苦难的时候,主动接触这一类严肃的历史题材作品,恰恰是我们每一个人对抗他们,将这段真实历史给传承下去的责任啊。

  朋友们,还记得2022年的时候,曾经有人曝光在南京九华山公园的玄奘寺内,居然有人堂而皇之的供奉四名日军战犯的牌位吗?

  难以想象,这样的事情,会在大屠杀的受难地,三十万冤魂飘散的南京城发生。

  简直是令人发指!

  而罪魁祸首的是一个叫吴啊萍的尼姑。

  据吴啊萍供述,她到南京后了解到侵华日军战犯的暴行,知道了松井石根等5名战犯的罪行,遂产生心理阴影,长期被噩梦缠绕,在接触佛教后,产生了通过供奉5名侵华日军战犯“解冤释结”、“脱离苦难”的错误想法。

  我想象不到,居然有人想着要去帮助战犯“解冤释结”、“脱离苦难”,那么南京城上空飘荡着的那三十万至今都等不到日本一句道歉的冤魂呢?

  最后,我真心希望大家可以铭记历史,敬畏那段历史,然后发愤图强,在自己所力所能及的领域,将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好。

  南京照相馆,是一部好电影,值得一看,最好带上孩子们一起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 00:50 , Processed in 0.1094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