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总理主持的国常会召开,讨论了几项国家大事,但唯有【加快推进落实学前教育免费】单独登上了热搜。
这里的学前教育,就是咱们通常说的年满三周岁儿童的三年幼儿园教育。
学前教育免费,是咱们许多老百姓以及许多人口专家,教育专家都呼吁多年的利好政策。
这次国常会定调,标志着幼儿园免费时代即将到来。
学前免费教育这一项政策,背后关系到人口层面、年轻人婚姻与就业层面、以及教育层面,四大领域的改革。
我国执行全面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几十年。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教育资金占每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增加,民间老百姓和学术界,一直有延长义务教育的呼声。
过去延长义务教育的呼吁,主要分两个方向。
一个是向上延伸,就是有许多人希望将9年义务教育改为12年,能够将三年高中涵盖进去。
另外一种呼声则是向下延伸,也是将九年义务教育扩展为12年,只不过是在小学一年级之前将前面的三年学前教育也就是幼儿园阶段,包含进去。
从这次国常会的定调来看,学前教育免费,应该是先于高中义务教育落地。
这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决定的。
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过去10年以及未来可预判的5年之内的人口生育趋势。
每年的新增受教育人口的数量变化,大家都能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在2017年之前,我国的出生人口逐年降低,已经逼近千万人口大关。
随后在放开全面二胎之后,2017年出现新一轮的生育小高峰,生育人口逐步增长加到1400多万~1500多万,随后又逐年下降。
从2022年开始,每年出生人口都只有900多万。
覆盖义务教育从9年扩展为12年,是国家层面和地方财政共同支付的一笔巨大支出。
就从这次的国常会安排来看,想落实学前教育免费,也是要求地方尽快调研并落实,各级新增投入资金,制定对公立与民办幼儿园的补贴标准。
简单的算一笔账,从9年义务教育变成12年要新增1/3的教育投入。
这些教育投入如果是放在学前教育的话,相对于往后延三年高中阶段,投入会更少。
因为从人口趋势来看,未来几年进入学前阶段教育的人口,以及进入小学的人口会大面积减少。
就拿小学来说,2018年出生的人口在2024年就读小学一年级,那么这一年小学一年级的入学人口就是1,500万左右。
2024年的出生人口是900多万,那么我们就可以预判到2030年,小学一年级的入学人口就只有900万,大约是今年一年级入学人口的60%。
所以粗略的估算到2030年,平均每个小学的在校生人数,大概是今年的60%~70%之间。
如果我们在未来几年,推动部分小学和幼儿园进行合并,也就是在小学开始施行学前教育一体化。
那么一所小学加上三年学前教育的学生人数,和当今的小学六个年级学生人数是差不多的。
比如一个小学现在每年级有300名学生,那么我们需要为这所小学支付义务教育的成本是1800名学生的6年制小学支出。
6年之后,这个学校每年级的学生只剩下200人,那他实际上小学教育的支出就是1200个小孩的义务教育。
即便在这个小学新增三年学前教育的小孩。义务教育支出也就是再增加600人,那么这所学校所承担的依旧是1800个孩子的义务教育支出。
当前人口生育的规律,决定了如果从最近一两年开始推行学前教育免费,那么最开始的几年教育支出确实会新增一大块。
但很快的。随着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学生人数减少,即便加上三年学前教育的新增义务教育人口,总的12年义务教育人数,对比几年前的9年义务教育的总人数,是差不多甚至更少。
所以此时推动学前教育的免费,从长远来讲,财政支出,教育经费支出,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压力较小。
而与之相对的,另一种延长义务教育的方式,是要增加高中三年。
也就是15~18岁的教育也纳入义务教育。
从人口的规律来讲,我国2010~2018年,每年出生人口都在1,500万~1,800万甚至之间。
在当年看,比起历史的人口出生高峰有一定差距,但对比当今的出生人口来讲,依旧是几乎翻倍的存在。
接下来的几年,是2010年至2015年的出生人口要进入高中阶段。
每年都是1,500万以上的人口从初中毕业,而且还会持续很多年。
所以如果要增加高中阶段的免费,相当于每年新增5,000万义务教育人口。
我国的经济增长已经从高速,变成了现在的中速,追求发展质量。
在经济发展增量受阻的情况下,未来几年财政收入也会过紧日子。
虽然国家也在追求教育支出的占比要在总的财政支出的比重上有所提升,但每年新增5,000万人口的义务教育,这确实是难以承受。
那么什么时候才会推行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呢?
我们也可以从人口趋势上得出答案。
从接下来几年生育数据趋势,我们就会发现新增教育人口不断减少。
慢慢的,新增三年学前教育的义务教育人口,都抵不上九年义务教育每年减少的人口。
这种趋势会延续往后数年,数年之后,每年初中毕业的人口,也会从1,500万快速减少到1,000万之内。
等到初中毕业人口也降到1,000万左右的时候,那个时候新增高中三年的义务教育人口,比现阶段12年义务教育人口减少的数量还要少。
那时候,将义务教育延伸到高中三年免费,也不是难事!
学前教育免费比高中阶段免费先一步落实的第二原因,还在于教育改革的成熟确定性。
最近几年,学前教育的改革方向明确,对于三年幼儿园教孩子哪些内容,养成哪些习惯,树立哪些品格,都全国一盘棋的定型了。
与之相对的,高中阶段的教育改革,却有很大不确定性。
过去一些年,国家大力推动中考五五分流,有一半的初中毕业生无法读高中,只能读职高或者中专。
但近些年,无论是教育专家,还是民间家长,或者现实就业环境,都和教育过早分流唱反调。
近几年,许多地方又在新增普通高中,减少职高建设,未来中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还存在不确定性。
如果此时推动高中三年免费,就要根据五五分流的原则,制定高职中专和高中的不同补贴方案。
可是这个比例未来几年不确定,所以推动免费也不成熟。
咱们国家在经济增长放缓,财税收入承压的大背景下,依旧推动三年学前教育免费,可以说是有大担当,大魄力,也积极务实的。
过去几年,我写过多篇生育与人口相关的文章,许多人在评论区提及不愿生,不敢生的理由,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占大头。
但近几年,各地生育补贴,虽然没到真金白银奖励生育的程度,但已经追求从孕检阶段开始,覆盖生育与哺育成本。
许多地方的生育补贴,都是从出生到三周岁,按月或按年发放。
如今再落实学前教育免费,再对接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几乎覆盖一个小孩未成年阶段的所有教育成本。
这些都是国家为促进人口与生育,做的实事。
但最近几年,网络环境显著恶化。
过去几年男女对立的苗头,如今几乎发展到【男女战争】的程度。
大家梳理过去一段时间的各平台热搜,多少热搜是男女的相互暴力,相互曝光,对簿公堂。
今天国常会推动学前教育免费,原本是针对数千万年轻家庭的利好,但这个新闻,仅在热搜排名靠后的位置待了几分钟,就被其他男女对立的热搜取代。
当前的网络环境,已经塑造了单生更自由更爽,结婚生子巨吃亏还承担巨大风险巨大折磨的共识。
近几年国家在降低年轻家庭婚姻支出、生育支出,养育支出,教育支出方面做过许多实事。
如果在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下,婚姻和生育颓势或许早已逆转。
可是在当前男女间的对立与恶意不断放大的环境下,学前教育免费对生育与人口的扭转作用,还有待观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