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47|回复: 0

格兰:A股,新方向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6 12: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文章里提到了债市的事,很多人很关注,为什么最近自己买的银行理财最近在跌?

  得讲点大实话了。

  这次债市调整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风险偏好切换、资金变化、赎回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风险偏好切换方面,在反内卷和雅下水电站连续的政策刺激下,投资者们开始猜测,后面会不会有更多、更超预期的需求侧刺激政策?这种期待直接推高了大宗商品和股市的价格,大家的风险偏好直线上升,资金更愿意去参与风险高、收益高的资产,债券作为低风险资产的代表,自然受到冷落。

  资金变化方面,7月中上旬之前央妈还一直呵护着,市场资金还比较宽松,在这种环境下,机构加杠杆、拉久期的操作越来越多,都在为了赚取更多收益借钱买债,买的大多还是长期债券。

  最近一周,央妈明显减弱了对资金面的呵护,尤其是周三和周四,甚至有点收紧的意思,对高杠杆、高久期的机构来说,这显然是一次灾难,随着抛售动作越来越多,债券价格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赎回压力方面,今年上半年,中长期纯债基金的收益中位数只有0.6%到0.7%,盈利本身就很薄。这意味着,一旦市场调整,投资者很容易因为怕亏而赎回基金。

  恐怕接下来债券基金还得跌,而权益基金、固收+还能涨

  为什么会这样呢?

  存款搬家。

  前几年,老百姓的钱主要从存款搬到了理财,再由理财去买债券。

  但今年不一样了,当债券收益满足不了理财的基础回报要求,理财就开始选择配置更多股债混合资产,比如高股息股票、港股,甚至一些弹性大的股票。

  简单说,老百姓的钱虽然还是进了理财,但理财买的不再是债了,从纯债向股债混合转移。

  在某种角度来说,是股债市场的再平衡。

  目前这种再平衡还主要发生在机构层面理财调仓,老百姓本身还没有直接大量进入股市购买股票。未来如果扩散到老百姓主动买股,那么对债市的分流压力可能就会更大。

  大家如果配置了大量债券基金、或者买的银行理财底层都是债的,可以梳理梳理。

  回到市场,今天涨势最强的板块,是半导体。

  核心催化,来自大洋彼岸。

  这次显然是后者,川普签署了一个叫作《美国AI行动计划》的行政令。

  《美国AI行动计划》并不是一部单独的法案,而是由一整套保安全、抢领先、卡出口、护权益的组合拳。

  核心目标也很直接,明着说了,就是在和中国在AI的竞争中胜出。

  具体做法就是确保自己家大模型最先进,同时硬件、软件等各种办法卡我们脖子。

  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要承受更多的限制。

  过去老美只是在GPU上对我们限制出口,这个行政令下来后,要把限制范围升级到云端级别,连云端的等效训练算力也要备案、风控。

  这就代表,我们获取全球最前沿AI训练能力的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的半导体自主可控尤为关键。

  那么,我们要怎么把握目前的半导体行业呢?

  我们可以用晶圆厂加X的逻辑来判断。

  晶圆厂是主线,X则指向那些处于0到1突破阶段的配套设备、材料以及零部件企业。

  为什么晶圆厂的确定性这么强呢?

  因为晶圆制造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位太重要了。我们可以看成,掌握了晶圆制造能力,就相当于掌握了芯片制造的命脉。对于中国而言,自主可控的晶圆制造能力,是保障产业链安全的关键,战略意义要远远超过短期盈利。

  未来5年,我们成为全球晶圆制造代工中心是大概率事件,我们的成本优势、产能扩张能力将再次体现在晶圆制造代工领域,持续抢占全球的市场份额。

  问题来了,现在国内的晶圆厂不是盈利没有达到预期吗?为什么股价可以上涨呢?

  这就涉及股票背后的交易逻辑了。

  市场看中的,不是企业以前有多辉煌,而是未来现金流的确定性。当晶圆厂花大价钱搞研发、扩产能,抢占市场份额,赚得更多利润时,代工产能增长和核心产能垄断两大趋势,都会帮助企业重塑估值。

  再说X的机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GKJ啦。

  老同学都知道,GKJ是我研究频率比较高的方向之一,专题课专门点了,书院也是重点布局了。

  现在GKJ发展到哪步了呢?

  我们可以理解成,从去年9月份以来,国产90纳米的GKJ,已经进入工信部目录,并实现量产了,也就是说,我们在成熟制程中低端水平,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28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方面,正处于从实验室到量产的关键阶段。谁能率先进入整机厂商的供应链,谁就可能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这个突破点,很有可能就在明年。

  我们都清楚,光学镜片、精密电机、激光光源等光刻机的核心零部件长期被海外企业垄断,国内企业每突破一个部件,就意味着在国产替代清单上划掉一项。

  这种从无到有的突破,带来的不只是几个点的业绩增长,而是整个供应链话语权的提升。

  更有魅力的是,一个零部件的突破,不仅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成本下降,提高效率,甚至还能一鱼多吃,在其他领域发挥作用。比如激光晶体技术突破时,不光用在GKJ上,还带动了新能源、医疗设备的设备更新。

  从当下的产业趋势去看,无论是芯片制造、精密仪器还是高端材料,国内企业在核心工艺上,正在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节点。

  GKJ产业链是个特殊的赛道,它的投资逻辑几乎和“PE、PB等传统估值指标毫无关系,更看重国产替代的确定性和终局市场规模。

  全球GKJ市场规模超过千亿元,而国产替代率仍然较低,只有可怜的2.5%。哪怕只是替代10%的市场份额,对国内企业来说都是数倍的成长空间。

  更重要的是,一旦实现完全国产化,国内企业将从技术追随者变为规则制定者,我们的半导体企业,也就不会再看美国人的脸色了。

  这也是市场炒作的底层逻辑。

  最后再说两句大盘,关于雅江,我昨天这么说的:

  昨天刚说过雅江在A股快竣工了,今天就正式杀青,板块跌幅市场第一。昨天公益直播的时候还有不少跟我杠说海南赛道的,我就明确说了,想从海南这个题材赚钱是非常难的。

  今天资金也从板块里流出,进入了科技线。

  从当前的行情波动来看,3600这个位置,确实是有些犹豫的。

  原因也很简单,下周就要和美国人谈判了,从策略上保守一些是可以理解的。另外就是近期最火的水电站概念熄火,很多标的都处在高位,有回调的需求,市场表现自然会差一些。

  实际上,从今天的整体表现看,A股并没有那么差,涨跌比2533比2726,几乎持平,成交额1.79万亿,缩量不多,由此可以看出,资金还是在这个位置更愿意去做调仓动作,等待下一波行情。

  盘一盘,更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5 22:31 , Processed in 0.0781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