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48|回复: 0

徐吉军:期待俄罗斯战败?纯属做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3 02: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7月21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社交网络X上写道:“关于乌克兰能够击败俄罗斯并导致其局势不稳定的想法一直都是痴心妄想。”

  美国智库昆西研究所研究员阿尔穆特?罗霍万斯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长远来看,“没有任何物质技术或政治战略”可以避免乌克兰的失败。

  俄乌战争已近四年,仍无明显终结迹象。

  每一次战局的波动,都会引发一场舆论漩涡:乌克兰要赢了?俄罗斯要撑不住了?北约要直接下场参战了?……

  当战争的硝烟穿透情绪的迷雾,作为国际局势独立观察者必须立足一个本质问题:俄乌两国谁更有战略韧性?谁才是时间的朋友?

  如果能够冷静地回答这一问题,恐怕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些期待俄罗斯战败的人?纯属做梦!

  一、战略叙事成为幻觉!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立即构建了一个系统性的叙事体系:民主抗击专制,小国抵御大国,正义的乌克兰终将击败侵略者。

  这种叙事体系的传播效果极为成功,不仅占据了大多数西方媒体的主流话语体系,哪怕在东方阵营也有一大批拥趸。

  然而,叙事成不了现实。

  即使乌克兰在某些阶段取得了局部进展,如2022年哈尔科夫反攻、2023年,俄罗斯在赫尔松撤军,乌克兰在两个节点在局部赢得了一定的优势。

  西方媒体迅速包装为俄罗斯前线崩溃的预兆。事实是俄罗斯并未崩溃,反而不断调整战略,以更低的代价获得更大的战略缓冲与控制力。

  从2023年5月21日丢掉巴赫穆特开始至今,乌克兰从未扭转过被动局势。时间到了2025年,乌克兰不仅没有看到胜利的希望,反而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人员征召困难,士兵平均年龄不断上升,网络上曝出乌军征兵办各种拉壮丁的视频令人触目惊心;

  西方武器援助显著下降,特别是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美欧内部政治分裂加剧,目前坚定援助乌克兰的国家越来越少;

  丧失战场主动权,库尔斯克损兵折将后被反攻,乌军即使凭借坚固防线,也只能不断消耗有生力量;

  国内经济濒临崩溃,泽连斯基政权依赖西方财政输血才能维持。

  这场战争从来不是俄乌之战,而是俄罗斯与北约的代理人战争,

  表面看来,乌克兰在凭借血气之勇完全支撑,但实际上是靠西方援助输血维生;俄罗斯看上去似乎在爬行,但却不断向前突破,哪怕是日进一尺,也是在赢得胜利。

  二、系统性战略调整!

  2022年初,普京以特别军事行动名义对乌克兰采取军事打击时,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场速决战。

  事实证明,俄罗斯预期的速战速决闪电战没有赢得先机,反而损兵折将,只能转变为长期消耗性战略战争。

  尽管俄罗斯第一波攻势遭遇迎头痛击损失惨重,但在认清不可速胜的现实后没有丧失信心,而是冷静评估,选择打一场逆转国运的决战!

  哪怕是面对北约,俄罗斯人也选择团结一心为俄罗斯未来的国家安全空间誓死一搏。

  在战略思想转变之后,俄罗斯的战术呈现了明显的“结硬寨、打呆仗”的特点。

  第一,去中心化全线推进。

  从基辅战役到巴赫穆特攻坚战,从库尔斯克防御到顿涅茨克蚕食,俄乌战争演变为无人机对决、堑壕战、城市巷战的消耗性打法。

  在这种生死对决中,俄罗斯凭借人口优势和炮火优势,不断消耗乌克兰前线有生力量,使乌军战斗力持续走低。

  这种战法的核心逻辑是:不求快胜,但求歼敌。

  第二,军工体系全面动员改进。

  2023年开始,俄罗斯全面重启冷战时代的军工体系,针对前线作战需求随时改进武器装备,不断改进提升生产效率。在一系列流程创新下,弹药、导弹、无人机、装甲车等军备产能迅速提升。

  据估算,俄军目前月产炮弹已超10万枚,依然保持着对乌克兰的绝对火力优势。

  相比之下,乌克兰弹药自给率只有30%,而西方援乌炮弹数量开始“趋零”,补给周期长达数月以上。

  前线乌军,嗷嗷待哺。

  第三,财政资源向战争方向倾斜。

  俄罗斯国内很多人不理解普京为何在2024年5月任命经济学家安德烈·别洛乌索夫担任俄罗斯国防部长。这正是普京的独到之处,面对西方制裁,俄罗斯需要优化战时经济,尤其是充分利用战争资源,避免浪费,更要防止战争拖垮经济。

  事实上,别洛乌索夫上任后没有让普京失望,俄方军费利用率比绍伊古任内明显改善。

  2024年,俄罗斯财政赤字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军费预算仍保持增长。这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已经是“经济奇迹”。

  激战三年半,俄罗斯不仅没有陷入西方预设的战争泥潭,反而以战养战,强化了国内整合能力、国防动员体系和对抗心理建设,构建了真正的战略底蕴。

  三、乌克兰的困局!

  2022年的乌克兰英勇顽强,2025年的乌克兰疲态尽显。

  三大困局正导致泽连斯基政权日渐疲软。

  (1)人力困局!

  截至2025年夏,乌克兰已进行了七轮动员征召。18岁至60岁的男性几乎被强制征入军队,许多家庭被迫拆散。即便如此,乌军在前线的兵员数量依然难以满足。

  前线乌军不断逃跑,目前逃兵不低于20万人。

  据联合国估计,战后逃亡海外的乌克兰人口已超1000万。大量青壮年进入欧盟国家,从未返回。部分回国的动员对象公开抵制征兵令,引发国内社会对战争目的的深度质疑。

  (2)战场困局!

  乌克兰高度依赖西方,但代理人战争的机制正在失效。

  美国打退堂鼓,欧洲各国因为经济低迷、军费紧张而口惠而实不至。

  缺少先进武器支持,前线乌军只能依靠无人机顽强作战,却无法撼动俄军在火炮、导弹、空天压制方面的系统优势。

  (3)财政困局!

  乌克兰目前的财政支出80%以上依赖欧美援助。

  即便如此,其公务员工资、养老金发放依然面临断裂风险。国内企业大量倒闭,农业、工业体系近乎瘫痪。

  一旦西方政治风向转向优先本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可能戛然而止。届时,乌克兰泽连斯基政权必将瘫痪。

  德国选择党指责德国总理,有钱援助乌克兰90亿欧元,却没钱解决国内问题。

  乌克兰正在以全部代价执行西方的地缘代理战争,但大家都撑不下去了。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矛盾爆发点!

  四、北约被耗蔫了!

  近两年,北约对乌克兰的支持从全力以赴转向防止失败,再转为战略观望。

  三个态度主要是因为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即使北约秘书长吕特多次公开表态支持乌克兰,但实际交付的武器、弹药、坦克数量大幅减少。关键就是北约也打不起这场仗了。

  欧洲国家普遍军备老化,库存不足,战备能力下降。

  在乌克兰战场无限投入,不仅耗尽自身资源,还可能激化国内社会矛盾。法国、德国、波兰民众对援乌的兴趣越来越低,“先搞好自己”的声音逐渐成为主流。

  特朗普希望将更多精力投入亚太地区,特别是围绕中国大陆的战略部署。对乌克兰的支持停的越早越好。美国的战略重心已明显东移。

  俄罗斯多次强调,北约任何形式的实质性干预都将被视为战争行为。一旦北约成员国军事人员假扮志愿军出现在战场上,俄方将视其为直接交战方。

  这种高风险令欧洲极度谨慎。

  五、俄罗斯不败即胜!

  战争拖到2025年,对俄罗斯究竟意味着什么?

  时间越长,对俄罗斯越有利。

  俄罗斯正在逐步实现战争目标。

  卢甘斯克全部解放,顿涅茨克只剩运河三要塞,俄军攻入第聂伯罗和苏梅、哈尔科夫地区,占领区越来越大。

  制裁没有击垮俄罗斯,反而促使其实现了能源出口去美元化、对亚洲国家的战略转向、中俄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

  未来十年,俄罗斯将更少依赖西方,更依赖东方。

  俄乌战争对俄罗斯而言,不是输赢问题,而是重建东西方战略均势。今天,仍有人坚信乌克兰可以赢。

  这不是信仰,而是逃避现实。

  期待俄罗斯战败?那是政客的幻术,舆论的鸦片,地缘战略赌桌上迷醉的幻梦。

  战争已将世界带入新的冷战态势,新的战略秩序正在孕育。

  谁能坚持到底,谁能在变化中不动其心,谁才能笑到最后。

  真正的胜者,从来不是起点上的那位,而是终点线上的那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6 14:32 , Processed in 0.1406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