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92|回复: 0

戍天九思:吞并格陵兰:美国重蹈英国式扩张覆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3 01: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7月11日,丹麦议会以94票赞成、11票反对的压倒性结果,通过《美丹防务合作协议》,允许美军永久驻扎格陵兰并行使司法管辖权和资源开发权,标志着格陵兰岛实际控制权向美国转移。说明特朗普彻底掀翻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桌子,开启殖民扩张模式,这将是帝国最后的疯狂!

  格陵兰岛——足以撬动大国平衡的战略支点

  一是资源控制权的争夺。格陵兰岛稀土储量约4000万吨、占全球25%,铀矿储量30万吨,石油天然气储量超300亿桶油当量。美国通过协议获得稀土开发主导权,并阻止中国从格陵兰岛购买资源,还迫使中国投资4.3亿美元的深水港项目被叫停。这种资源卡脖子效应可能加剧全球产业链断裂风险。

  二是北极航道与军事制高点。美国图勒空军基地升级为导弹防御中枢后,覆盖半径可威胁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核潜艇基地。随着北极冰盖融化,格陵兰控制的航道可能取代马六甲成为全球贸易新动脉,美国或借此强制核查中国商船。

  三是主权让渡的“新殖民”模式。美军获得治外法权、土地征用权及67%格陵兰公共决策备案权,丹麦首相所谓“主权未转移”被法国外长斥为“防务外包”。美国仅耗资73亿美元就协议获得其资源,还通过矿产预售回收35亿。这种以协议取代武力的低成本扩张模式,可能成为美国复制于加拿大、巴拿马等地的模板。

  压垮帝国的三重风险——谁是崩塌边缘的“帝国”?

  一是欧盟——安全自主幻灭与内部撕裂。一方面,主权让渡暴露其依附性。丹麦为规避美国25%风力发电机部件关税,牺牲格陵兰主权,德国仅表“关注”,欧盟未能联合抵制,暴露安全防务对美国的高度依赖。另一方面,地缘影响力崩塌。法国总统马克龙痛斥丹麦“出卖欧洲边界”,格陵兰作为欧洲通往北极的最后门户关闭,加速欧洲在全球地缘格局中的边缘化。

  二是俄罗斯——北极战略遭遇致命挤压。美军控制格陵兰后,俄被迫冻结12个北极港口建设计划,中俄北极合作可能会因俄方“军事敏感”而受阻。  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已消耗超600亿美元,如今北极防线再遭突破,东西两线战略资源透支可能加速其国力衰落。

  三是美国——霸权成本与信任危机。一方面,吃盟友模式加速同盟体系崩盘。兔子不吃窝边草。美国霸权是建立在强大的盟友体系基础之上的。当美国开始吃盟友之时,让盟友寒心人人自危、离心离德,美国霸权的根基必将快速土崩瓦解。另一方面,可能触发反美联盟形成。中俄被迫深化“背靠背”协作,王毅称中俄关系为“最稳定、最成熟、最富战略价值”的伙伴,能源贸易逆势增长——中国进口俄油增12.7%。若美国继续单边扩张,可能促成全球更广泛的反霸权联盟。

  导火索效应——为何可能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一是主权秩序崩塌的象征意义。加拿大外长直言:“传统主权概念正在北极被重新定义”。当俄罗斯以武力吞并乌东四州、美国以协议控制格陵兰,只有中国坚持主权原则时,联合国宪章体系已名存实亡。小国对“强权即真理”的恐惧,可能引发全球安全困境升级。

  二是资源战争与生态灾难的叠加。气候变暖使格陵兰采矿成为可能,比尔·盖茨、贝索斯等富豪已投资勘探,但冰川融化导致日均失冰加速,采矿加剧生态破坏。若资源争夺触发环境崩溃,全球将共同承受恶果。

  三是欧洲的“慢性死亡”样本。丹麦屈服于美国经济胁迫——风力发电机关税威胁,暴露欧盟缺乏战略自主的致命伤。若其他欧洲国家效仿此模式向美让渡主权,欧盟作为政治实体的存在意义将彻底瓦解。

  帝国最后的疯狂——重蹈英国式扩张覆辙

  英国早在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又重启殖民扩张模式,1882年9月英国出兵占领了埃及。为什么?因为埃及修了一条苏伊士运河,这是从欧洲到印度洋的最近航线,是通向大英帝国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的一把钥匙,所以英国一定要抓在自己手里。但是,英国占领埃及后又不放心了,开始担心法国在尼罗河上游建水坝控制埃及生命线,最后英国又出兵占领了尼罗河上游的苏丹。此时,英国已陷入“安全怪圈”:为了保印度,所以要拿下苏伊士运河;为了保住运河,所以要拿下埃及;为了保住埃及,所以要拿下苏丹。从此,日不落帝国胃口越来越大,实力终于撑不起帝国野心,最终越来越多的包袱压垮了帝国。

  今日之美国,如同昔日之英国。特朗普政府一上台就开始帝国最后的疯狂,开启关税世界大战,稀士被中国出口管制后,美国为了稀土和控制北极就鲸吞格了陵兰岛。虽然格陵兰岛未必直接压垮帝国,但它却是撬动全球秩序的关键支点和平衡点,必将加速既有体系的崩塌。

  当年,大英帝国殖民地遍布全球,多达3500万平方公里土地,埃及是压垮帝国的临界点。苏联国土面积高达2240万平方公里,入侵阿富汗是苏联解体的拐点。俄罗斯国土面积1710万平方公里,俄乌冲突又占领乌东四州会不会成为压垮俄罗斯的历史拐点。现在,美国国土面积高达937万平方公里,吞并格陵兰岛212万平方公里,实控面积高达1149万平方公里,成为又一个实控土地100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邪恶帝国,格陵兰岛会不会是压垮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大家想一想:超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是帝国实力扩张的临界点吗?这对帝国究竟意味着什么?到底是压垮帝国的稻草?还是助力帝国的资源?

  对欧盟:格陵兰事件是安全自主幻灭的缩影,若无法摆脱对美依附,欧洲一体化将沦为地理概念。

  对俄罗斯:北极战略空间被压缩,东西两线资源透支,或加速其从“扩张”转向“收缩”。

  对美国:短期战术胜利难掩长期霸权成本——全球反美情绪升级、中俄被迫深化战略合作,最终可能使美国陷入“孤立霸权”陷阱。

  冰川之下,帝国裂痕已然蔓延。当美国以格陵兰为棋盘争夺未来时,殊不知冰层承载的重量,或许正悄然逼近临界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3 18:42 , Processed in 0.14069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