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4|回复: 0

畅明:凯恩斯主义才是二十年代的正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2 02: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无声处听惊雷——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7月1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新华社)

  这篇通稿虽然不过区区一百来字,但其中的信息量超级大,浓到化不开。可以说未来有一天回首之时,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将成为里程碑的一刻。

  首先看地势。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北麓,自西向东,先后接纳喀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等主要支流后,南向流入印度。

  全程两千千米以上,略小于珠江,差不多是三分之一个长江。但是和内地河流相比一大特点在于,雅鲁藏布江天然具备极高的水面落差,具备天造地设的优良发电环境。

  举个例子,三峡大坝的水位落差是113米(平均值),相当于四十层楼高,可谓蔚为壮观。而雅鲁藏布江的水位落差全域在5000米以上。

  上游:雅鲁藏布江河源至仲巴县里孜,长268千米,水面落差1190米。

  中游:长里孜至米林县派镇,长1293千米,水面落差1520米。

  下游:派镇至墨脱县巴昔卡,长496千米,水面落差2725米。

  拜青藏高原地形所赐,雅鲁藏布江的势能堪称天下之最,尤其是下游林芝市的大拐弯地区,短短50公里直线距离内,形成了2700多米的惊人落差,堪称“世界水能富集之最”。

  整个雅鲁藏布江共规划了31座梯级水电站(中游19座,下游12座),其中多个五级水电站。目前预计年发电量可达到3000亿度,至少是三个三峡大坝的水平。

  如此丰富的资源,为何直到现在才正式动工呢?

  这第一个原因便是开发难度问题。雅鲁藏布江在国内段基本全程都在青藏高原上,山地上进行作业和平地上进行作业从来都是两个概念,山高100米,可不是多加一层衣就能解决的,大量的机械、人员、物资都需要进行调配,甚至道路等基础设施都需要维修乃至于新建。

  论环境,那里氧气稀薄,平均只有海平面的60%,其实都不太适合人类生存;地广人稀,你想招打工的都没有条件,给高薪都没用,因为压根没人,人口基本集中于拉萨、林芝、昌都、河湟,物资、人力只能从这面出发。以前做矿产勘探的去一趟实地基本上和“探险家”差不多。更要命的是能耗问题,现代化矿山对人力的要求不高——早不是西班牙人奴隶制驱使印第安人用命去挖矿的时代了,但是对能源尤其是电力的要求极高。扇风机、提升机、球磨机、浮选池,哪一个不是耗电大户。

  (纯拿人命的方法堆,既残忍不人道,也缺乏生产效率)

  更不要提全自动的电动矿卡,都是要电力先行。

  百台无人电动矿卡集群“华能睿驰”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华能伊敏煤电公司伊敏露天矿投运,这是全球首个在5G—A网络下实现“车—云—网”规模化协同的露天矿。该运输系统攻克高寒环境下纯电驱动、智能换电等技术难题,矿卡可在零下40摄氏度环境下连续作业。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与人工智能算法的帮助下,矿卡可在40米能见度的雪地、沙尘、夜间等低照度环境下稳定感知,自动绕行障碍物。(人民日报)

  而水电站完成以后,将兼顾本地用电需求。对于青藏高原来说,有着可称天量的工业用电需求潜力。

  青藏高原坐落于东特提斯成矿域,物产丰富有着大量的铜、铁、锂、铍、镍等资源。哪一个不是工业克苏鲁所渴求的战略资源?只不过以前由于开采难度太大、成本过高只能望矿兴叹,但如今要电有电,要路有路,开采难度大幅度降低。

  还有一种流传的说法,其实是值得商榷的,那就是印度。

  雅鲁藏布江下游毕竟流出了中国,流入印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恒河流入孟加拉湾。

  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建造水电站,印度政府媒体和踩着尾巴一样跳了起来,危害生态啊、破坏环境啊、中国威胁论啊一系列帽子就扣上来了。毕竟人总是以己度人的。印度河的上游握在印控克什米尔的手中,印度做了好几个大坝,但凡巴基斯坦敢有违命,立马就用停水来威胁。

  据印度媒体5月4日报道,印度已经切断了从杰纳布河上的伯格利哈尔大坝流向巴基斯坦的水源,并称不允许印度河的 “一滴水” 流向巴基斯坦。(极目新闻)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害人的人总害怕别人害他,甚至一度传出来中国要是在雅鲁藏布江上建大坝,中印关系就将面临战争威胁。

  然后在就有声音认为,在印巴空战以后,印度出人意料的丢人现眼,然后又出人意料的大搞赢学宣传,自以为赢。那么中国造雅鲁藏布江大坝应该说就不太考虑印度的态度了。

  虽然印度确实是这么想的,但是其实这次的水利电站的修筑计划却不是这样。简单来说,这次修的是一个“隧道”而不是一个大坝,让水从人工修筑的隧道里面流过,然后在隧道里面装配多个水利发电站,把原来的大江给“局部短路”。这种方案下,只能发电却不能获得水资源的调控权,这与传统的修大坝来发电的路数是不一样的。

  每隔几公里就修建一个水电站,间隔水电站落差再三五百米左右。为了尽可能减少发电损失,就采用阶梯水电站,不停的经过分段式的水电机组。目前还是以发电为主,暂时不涉及水的问题,但是未来追加投入具备引水蓄水功能也是可能的。

  当青藏高原遇到凯恩斯

  我们见到了继三峡大坝、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后又一次只有中国人能操刀的奇观——青藏高原建水利。

  基建永远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且对与时俱进的要求非常高。

  当年美国得以走出大萧条,建立战后的辉煌,其中关键的一招就是新建胡佛大坝,全面铺开铁路公路桥梁机场,为国家经济升级打下基础。

  真正的凯恩斯主义,那可绝不能光是挖坑埋坑就行,你要行前人未行之地,为前人未有之事,在萧条期间动用国家力量去将以往个人、团体、地方所难做的事情突破,才可能有后续市场经济的腾飞。

  如今的中国也是如此,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目前规划总投资1.2万亿,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1%,中央年度财政收入的10%。仅此一项就不知道带动多少就业和投资,大基建的投资风口可以继续吹,土木老哥们还是有打不完的灰,干不完的活。

  比大手笔的投资更重要的是未来的潜力和想象力。中国拥有着独步世界的工业产能、基建能力,还握着世界屋脊水塔,没有满世界扔炸弹输出暴力已经是世界的幸运了。拥有如此强大的能力中国人没有固步自封,没有想着谋取霸权,非要别人跪拜低头,而是继续遵循着最本质的初心——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如果中国可以在雅鲁藏布江上遍布水电站,那可不可以将青藏高原化为下一个澳大利亚?人类拥有的资源量取决于对资源的开发能力。相较世界上其他主要矿区,西藏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处女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绝不是被动的退回到低能耗的生存模式,而是主动开拓、积极进取,发展全新的边疆。地球板块运动挤压而成的山脉处处都是宝藏,只是看你是否有能力开发而已。

  如果可以控制青藏高原的河流流向,那可不可以为北疆提供生产用水,毕竟中国已经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围拢,将死亡之地转化为另一个北大仓。

  现在已开发出了太阳能—草地—羊群的生态治荒模式,曾经的生命禁区今天将成为为延续文明而源源不断提供粮食和能源的基地。藏水入疆配合着对沙漠的综合治理,人类将首次荣获桂冠——沙漠的征服者。

  这一切都是梦想,这一切都在实践,这才是文明级别的正向做功。

  就如同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对自然的改造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节点。人们总是高估现实社会中一两内会发生的变化,但对十年以上为单位的变化不甚敏感,而中华文明的一大优势,正是日积月累、久久为功,积累形势、厚积薄发。

  在世界性信用萎缩的时期,其实只有凯恩斯主义是一条正路,它给国民经济注入了组织性,使得经济与政治融为一体。至于那些一时间吸足目光、上蹿下跳——比如懂王、万斯之辈,平日夸耀自身何等强大和正确,但在干实事面前却两手一摊,却也只能甩出一句“这就是命”。他们不是不想学罗斯福搞凯恩斯主义,而是美国已经没有了搞大工程的制造业基础——美国曾经是像现在中国一样的世界工厂,但如今已经被金融势力和平演变,变成了被”华尔街—美联储金融计划委”榨干的残渣。

  现在的美国,即便是罗斯福复生,也难再恢复上个世界20年代用凯恩斯主义扶危济难的奇迹,那个支援苏联吊打法西斯的强大世界工厂,早已在西方世界销声匿迹,先进的生产力从来不是注定要跟着谁走的。当少数族裔以少凌众、极端女权盛行摧毁婚姻与家庭、快乐教育让滥交吸毒成为青少年标配的时候,就注定了要与先进的生产力绝缘,就注定了要与社会大众的根本利益相背离,就注定了要与世界先进的文化相脱节。

  若论和平演变,美国是当之无愧的始祖级国家,因为他首先将自己和平演变了。在80年代的时候美国从一个凯恩斯主义体制的国家转变成了新自由主义国家,随后世界各国才都完成了转变。也正是因为美国先把自己和平演变了,所以它干涉其他国家才那么驾轻就熟。

  一个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必然是一个制造业兴盛的国家,必然是实体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极大概率也就是可以当世界工厂的国家。但新自由主义不是,新自由主义所有的套路都是为了干一件事,就是建立一个全球的信用体系——建立一个跨国的资本的金融帝国。

  凯恩斯主义的计划经济部分在产能上让大家协同生产,不要超标,有一些产能一时没有市场方面的需求,那么就由国家提供一些需求,使之能延续下去继续发展。这套体制的优势是能够在萧条期也能保住一个国家的产能;其弊端就是由于失去了一部分市场的调节功能,会生遗留一些冗余落后的产能没有出清而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

  但新自由主义也有利弊,其利,就是可以实现资源的跨国流动,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工业产能。它可以在保证各个国家政权大体不变的前提下,以不需要占领的方式实现一个“全球计划委”的成就。但它的弊端就会导致本国的金融势力过于庞大,以至于把本土的实体经济“杀死”。

  所以我们看美元可以随便印,可以随便到各个国家去花。这点不必要羡慕,这是美国献祭了自己的制造业换来的“福报”。所以我们才可以看到波音的工程师控诉:“美国的制造业怎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和这帮虫豸们在一起怎么能搞好制造业呢?!”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特斯拉非得跑到中国建厂才能实现盈利。就是因为美国已经不是二战后里根前的美国了,为了虚名而招致了实祸,为了财富而丢掉了先进的生产力。

  放弃了祖祖辈辈的事业,换来了一代人的潇洒。那么当他遇到全球性的经济寒冬期时,是很难安然度过的。一方面繁荣期全球的富豪都往美国跑,全球的资本都往美国进。那么同理,在经济寒冬期的时候,美国由于承担了信用扩张带来的风险,也将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所有的债都记在他身上了。

  当此之时,全球的信用体系无法再继续扩张转而开始进入“世界偿债期”,美国也就维持不住美元体系了。“资本国际”就要解体了。马斯克砍掉美国的国际开发署不是偶然的,这就是“资本国际”的“外联部”。而“资本国际”在全球的经济基础中的分部,有的被直接砍掉了,有的慢慢萎缩了,还有的已经陷入严重的危机,没有一个国家能逃脱全球信用体系萎缩带来的世界性大通缩效应。

  这时候产能是一定会出现过剩的。那么谁家的产能能保存得更好一些呢?这就要看谁家能由国家出面去提出大基建的需求了——谁的国家力量更大,谁对实体产能投入更多,谁就是世界工厂竞争中赢家通吃的王者。这样大量的产能得以保存,大量的钢铁厂、水泥厂、施工队、大型机械的制造商等等长长的产业链都有饭吃。国家也就将在未来世界新一轮大博弈当中成为实力最强的赢家。

  这种凯恩斯性质的大型工程是不能按简单的经济效益来算账的。要从他对国家生产力运行的效果来看。他可以保证国家现在最先进的工业体系平稳运行,可以保证技术劳动者能够获得足够的薪水,全社会的物资周转维持稳定。使得本国可以比其他国家保存更多的生产力能量,以备未来的“世界吃鸡大赛”中使用。

  如果遇到了战争或者是国家实力硬碰硬的博弈,那么这些产能就会转变为军工产能,进而转变为国家的筹码。就像美国二战的时候,造了很多艘航母。日本虽然炸了几艘驱逐舰,搞了搞珍珠港偷袭,但是无关大局,美国的工厂一转型,日本其实就已经没机会了。

  当时美国所有的工厂从民用一下子转换成军用,强大的工业实力不但奶活了苏联,弄死了日本,打垮了纳粹,而且爆完产能后全球就没有可匹敌的国家,将全球的黄金尽数揽入自己怀中,这才有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让美元雄霸世界。美国现在搞得这些“金融创新”,其实不过是类似老蒋那样的滥发“金圆券”的玩意,不说比中国,就是比起它自己的祖宗,都差得远了。

  所以现在有实力有能力去做凯恩斯主义的国家,才是最厉害的国家,也是在未来最有希望的国家。上个世纪20年代的美国就是这样,这个世界20年代的中国更是这样。

  在工业时代,失败的路径千奇百怪,但是成功的大道总是有着一致的内在规律——尊重劳动,发展实体,站在大众的一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3 21:48 , Processed in 0.20321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