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17|回复: 0

风留痕:关键时刻,中国这一高调举动,美国跟还是不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2 01: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20日人类“月球日”之际,央视集中报道了大量的中国航天技术成果和宏伟航天计划。尽管每年都有类似报道,但这一次的力度明显是在“亮家底”和“树雄心”。巧合的是,白宫此时正在“评估审查”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公司的政府合同。那么,中国这一高调举动有何深意,美国跟还是不跟?

  央视今年在人类“月球日”的报道力度空前。报道主要聚焦登月和建月球基站,以及以月球为基地进行深太空探索。具体宣传了月壤制砖、月壤取水、月球建网、月地交通以及月基磁悬浮抛射系统等具有领先性或世界首创的新技术。

  这与以往习惯性的低调风格相比,让人感觉有些不适应。这显然不只是向公众进行科普这么简单,其意图在于宣扬“强国雄心”,甚至带有一些“展示实力”的意味。

  正所谓,太空是战略竞争的制高点,谁控制了太空,谁就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当年美苏争霸时期,“太空军备竞赛”就是重要特征之一。苏联率先创造了“斯普特尼克时刻”,即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但最终却被美国设计的“星球大战”计划拖垮。

  近年来,中国在登月和深空探索技术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也制定了宏伟的计划,这让美国航天局十分焦虑,于是制定了“阿尔忒弥斯”计划。该计划一方面强调绝不能让中国率先实现登月,另一方面要保证在深空探索领域保持绝对领先地位。

  美方的首要目标是在中国实现首次登月之前再次领先登月。在发射技术方面领先世界的马斯克旗下深空探索公司的重型火箭等相关技术,就成了美方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保障”。特别是去年底宇航员送入太空站后返回受阻事件,更凸显了深空探索公司的地位和作用,马斯克也因此获得了许多政府合同大单。

  获得美国政府更多“合同”,或许也是马斯克当初支持特朗普总统竞选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特朗普与马斯克的亲密关系并未长久维持,很快两人就产生了矛盾。

  马斯克不仅在总统竞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领导的团队为特朗普的“体制改革”也顶着巨大压力推动工作,但最终却被特朗普“弃用”。当马斯克宣布正式成立“美国党”时,特马二人从亲密关系变成了“对立”状态。

  马斯克的“美国党”在美国的支持率一直保持在38-40%之间,这可能连马斯克自己都未曾料到。即便在大选时只有10%的支持率,也足以对美国政局产生影响,而这也正是马斯克设定的最低目标。

  特朗普政府近期对中国石墨产品加征高关税,这一举措明显是针对“特斯拉”而来。而且,特朗普又下令对马斯克的深空探索公司政府合同进行审查,继续对马斯克旗下公司施压。

  马斯克此次决心与特朗普“对抗到底”,也铁了心进军政坛,试图整顿他认为“存在弊端”的美国政治体制,不太可能向特朗普屈服。

  马斯克有自己的底气,他旗下九大公司都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或处于世界前沿地位。美国若要保持技术领先,就很难放弃与这些公司的合作。

  但特朗普行事较为冲动,他似乎在拿美国的国运来赌自己的政治理想。尽管如此,马斯克也会有所顾虑,毕竟他要考虑公司的发展前景以及合作伙伴的利益,与特朗普闹得两败俱伤并非易事。

  对于特朗普来说,他或许可以不顾一切,但很难说服美国政治体系支持他的极端做法,毕竟他还无法做到“独断专行”。下令审查探索公司的政府合同,既表明他有所行动,也显示出他有所顾虑。

  对探索公司合同的审查初评结果显示,由于SpaceX在火箭发射和低轨卫星服务方面处于主导地位,大多数政府合同难以取消。然而,这并未打消特朗普的怒火。此时中国借“月球日”之际高调宣传月球站和深空探索计划,对美国形成了强烈刺激。如果美国放弃已有优势,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就可能处于劣势。

  这或许会迫使特朗普不敢轻易做出重大决定。毕竟他的幕僚以及美国政坛不会任由他胡来,因为这涉及到“大国竞争”战略。

  其实,中国绝非支持马斯克。马斯克旗下的九大公司都有其独创的先进科技,是中国科技的强劲竞争对手,其发展受阻对中国或许更有利。

  然而,马斯克旗下公司的先进技术是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这些技术可能被美国用作霸权工具,但也可以造福人类,其发展受阻未免可惜。

  重要的是,马斯克虽有建立世界科技帝国的野心,但他的科技发展观具有“国际性”,不太可能像美国政治人物那样搞科技独立,应该会走国际合作之路。

  若美国的环境不利于马斯克实现科技帝国梦,他可以来中国发展或与中国合作发展,相信中国不会反对。

  更重要的是,中美较量不仅比拼经济、科技和军事,更比拼政治。美国已经陷入政治极化对立的“困境”,如果马斯克的“美国党”能够搅乱美国政局,将引发美国政治和战略上的更大混乱。

  迫使特朗普不敢对马斯克公司采取严厉打击措施,实际上也是在为马斯克“美国党”的发展创造一定空间,期望马斯克有勇气斗争到底。

  眼下,中国不仅高调发布太空探索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在军事科技领域也是如此,这与以往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这首先是中国自信的体现,表明中国在高科技和军事科技领域已经取得重大突破,不再依赖美国。

  其次,如此高调宣扬高科技与核心制造,也是对美国进行战略威慑的需要,避免美国“误判”中国意图。

  除了这两点,似乎还有其他含义。

  中国实施登月计划之初,美方一开始并不重视,甚至进行贬低。但很快美国人就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美国航天局长最早提出绝不能让中国率先实现登月,也是最早对中国航天领域进行全面封杀的,随后才有了“阿尔特弥斯”计划。

  2021年11月,中国成功进行“高超音速导弹试验”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在受访时称这一事件是冷战后新的“斯普特尼克时刻”,并表示担忧。

  从这时开始,中国的高精尖武器不断涌现。特别是去年珠海航展以来,中国一改以往低调作风,变得高调起来,不再回避“中国威胁论”,甚至有意展示强大的“实力”。

  这一段时间,中国公开的不仅有与美国不相上下的先进武器,更多的是美国尚未拥有或处于研发阶段的“黑科技”。如今又高调宣扬太空科技和计划,难免让人产生“联想”。

  美国太空计划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资金和人才短缺。冷战后,美国除了隐形战机技术外,实际上并没有太多重大军事科技突破,近30-40年来一直在“吃老本”。

  这与美国近20多年来频繁进行先发制人的战争、到处建立基地和干预地区事务有关。美国军费虽高,但消耗速度更快,制造能力也出现了问题。

  如今,中国有意无意地展示了许多领先美国或美国尚未掌握的黑科技,美国面临跟与不跟的难题。关键不是能否跟得上,而是美国正在失去跟进的勇气。

  另外,美国为了保持绝对领先地位,主要不是依靠科技进步来竞争,而是希望通过打压遏制来阻止中国科技进步。

  如果能成功遏制中国,对美国来说自然事半功倍。但一旦打压失败,美国将彻底失去既有的科技优势。

  目前,美国对华科技脱钩战略未能遏制中国科技进步,反而激发了中国科技进步的热情。

  目前美国整体上对中国仍有较大优势,中国要实现全面超越并非易事。美国人一直没有理解中国所说的弯道超车的真正含义。

  如今,特朗普又在搞政治和科技内耗,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如果马斯克的“美国党”真能打乱美国政治格局,或许也是意外之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3 18:40 , Processed in 0.0937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