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48|回复: 0

花猫哥哥:特朗普逼宫鲍威尔:美联储降息,快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8 01: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特朗普火力全开,再次逼宫鲍威尔。

  在特朗普社交平台发言中,鲍威尔基本每次都会收获一个新的外号,从“太迟先生”到“榆木脑袋”,花样百出将鲍威尔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特朗普逼宫鲍威尔诉求只有一个,美联储应该大规模降息,从现在4.25%左右降到1%。

  换成一般人,面对特朗普带有明显人身攻击的炮轰可能早就扛不住了,但是鲍威尔居然倔强得如同一块花岗岩,既不辞职,也不表态愿意降息。

  为什么?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段美联储的黑历史。

  上世纪70年代初,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非常焦虑,

  为啥?

  一方面想连任,另一方面美国经济深陷“滞胀”泥潭,失业率高达6.1%,通胀突破5.8%。

  正常情况下,这个成绩要想连任,难于登天。

  咋办?

  任何复杂解决方案都无济于事。

  一来复杂方案的每个环节变数太大,哪怕每个环节都有80%的胜算,乘在一起就不是那回事,二来时间也等不起,于是只能下猛药。

  这个猛药就是逼迫美联储快速降息,制造短期虚假繁荣景象,助力大选。

  因此,那段时间,尼克松对美联储主席伯恩斯的威迫不仅赤裸,而且频繁。

  尼克松不仅公开对伯恩斯喊话,说“如果我们输了选举,这将是华盛顿最后一次由保守派执政”。

  而且还在椭圆形办公室当众驳斥伯恩斯的技术分析,说所谓的流动性问题?那就是废话。

  甚至在美联储人事选择方面,尼克松还警告伯恩斯无权提名美联储理事人选。

  从1971年第三、四季度,两人每季度会晤多达17次,反正尼克松主打就是高强度对伯恩斯进行政治胁迫。

  最终,伯恩斯选择妥协,以“通胀源于工会和石油危机,与货币无关”的自我辩护,为宽松政策开脱。

  1971年美联储将利率从5%骤降至3.5%,M1货币供应量增速飙至二战后的峰值8.4%。

  于是,尼克松如愿以偿——

  不仅成功连任,并于1972年成为首位访华的在任美国总统,还和我们签署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

  伯恩斯则被钉上了耻辱柱。

  美国经济在短暂繁荣后,叠加石油危机,国内通胀迎来大爆发。

  从1973年的8.8%快速上升到1974年的12.3%,失业率从73年的4.9%上升到75年的8.5%。

  然后就是美元指数暴跌,黄金价格暴涨,美国经济陷入至暗时刻。

  为此伯恩斯背负了一辈子的骂名,其名字成为“央行失去独立性”的代名词,后人这样评价伯恩斯:

  他活下来了,但是名声毁了;他保住了职位,却输掉了历史。

  在此之后,美国痛定思痛加装了防火墙,比如:

  1977年修订了《联邦储备法》,明确了美联储把维持物价稳定作为法定核心目标。

  最高法院多次判例强化“总统无权因政策分歧解雇美联储主席”等。

  这些防火墙虽然维持了美联储近半个多世纪的独立性,但现在,对用惯了王八拳的特朗普而言,其实没啥鸟用,依然我行我素。

  大家都知道,特朗普上台后为了推动美联储降息,不知道对鲍威尔喷了多少次。

  今年四月,特朗普更是直接放话要求鲍威尔辞职。

  但是这番言论引发美国资本市场巨震,市场都担心鲍威尔扛不住压力而辞职,美联储被特朗普掌控。

  所以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纷纷抛售美元资产。

  最后是在出身华尔街的贝森特劝谏之下,特朗普才勉强放过了鲍威尔。

  但是现在,《大而美法案》通过之后,特朗普政府又要扩张几万亿美元债务。

  现在联邦利率高达4.5%,叠加目前超过37万亿美元的债务,再扩张几万亿美元债务,联邦财政收入超过20%都得拿去支付利息,这谁受得了?

  更为重要的,明年就是中期选举。

  届时特朗普政府在经济上如果没有良好表现,中期选举很可能失利从而导致共和党失去对国会的掌控,让特朗普成为一只跛脚鸭。

  所以现在特朗普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再次花样百出对鲍威尔进行政治胁迫。

  但是鲍威尔就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打死不当第二个伯恩斯。

  鲍威尔的理由也很简单:

  美国人可以原谅导致衰退的美联储主席,但不会原谅点燃通胀的主席。

  说实话,我并不看好鲍威尔能顶的住特朗普的压力。

  原因很简单,鲍威尔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官僚,而特朗普则是一个政客——

  在人类历史上搞技术的任何时候都干不过玩政治的。

  你看,最近的美联储“装修门”事件,就成了特朗普搞鲍威尔的突破口。

  简单谈谈事情的原由。

  2017年,美联储理事会批准对1937年建成的美联储总部大楼及相邻历史保护建筑进行翻修。

  项目于2021年正式动工,预计翻修总成本为19亿美元。

  结果到现在,工程尚未完工,就被爆成本已经从19亿美元飙升到25亿美元,超支30%。

  怎么被爆光的呢?

  原因也很简单,美联储虽然在货币政策上独立运行,但是运营开支需接受国会监督。

  所以,预算清单、翻修名目、审计报告都是要送给国会审核。

  国会能拿到,自然白宫也能拿到。

  我估计特朗普团队就是拿着放大镜逐一审核这些报告,最终找到猫腻。

  为啥翻修成本每平米接近15万人民币?

  为啥会有7亿美元的超支?

  为啥会有VIP餐厅、屋顶花园等奢侈配置?

  甚至美国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公开对全美高喊:“这哪是翻新美联储大楼,而是修凡尔赛宫”。

  你看这些质疑,有几个老美民众听了能忍受。

  拿纳税人的钱搞铺张浪费在美国就是天条,屡试不爽。

  当然,说实话这些超标项目就算属实,在美国也就是鸡毛蒜皮的事情,对比美军的咖啡杯、马桶那完全就是小巫见大巫。

  但还是那句话,当老大要借题发挥的时候,你哪怕超支1美元,都吃不完兜着走。

  于是,特朗普派出3股力量打前锋,对鲍威尔进行围攻:

  其一是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

  这哥们据说也是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有力竞争者,他公开宣称“总统有权解雇失职者”。

  其二是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沃特。

  这哥们给鲍威尔设下7日答复11项质询的倒计时,目的就是赶在7月低美联储议息会之前施加最大压力。

  其三是要求国家首都规划委员会启动同步调查。

  明面上降伏不了鲍威尔,那就在美联储装修超支这件事上搞一场道德审判,直指鲍威尔的职业操守。

  要知道虽然美国总统无权直接解雇美联储主席,但如果鲍威尔确实存在“渎职、失职或重大过失”,那就有操作空间。

  脏水往身上一泼,加上舆论战,到时候启动国会罢免决议,结果就不好说了,甚至鲍威尔个人还要吃官司。

  虽然鲍威尔现在还在嘴硬做抵抗,一方面火速要求监察长启动独立审查,一方面放出狠话,说死也要死在任上。

  但是,作为任期仅剩10个月的他,在面对白宫威压之下,特别是现在特朗普政府改变策略把矛头指向个人的时候,我觉得妥协是早晚的事。

  就算成本提高是因为通胀、因为方案调整或者施工过程各种变数所导致,和鲍威尔没有关系,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历史上类似案例数不胜数。

  甚至“装修门”可能只是A计划,下面可能还有针对鲍威尔个人的BC计划。

  这年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当白宫拿起放大镜调动资源搞某个人的时候,又有几个人经得起X射线检查呢?

  所以,个人认为,美联储降息这件事,快则7月底,慢则第三季度就会有结果。

  那么美联储降息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

  这是国内经济急切盼望的。

  美联储不降息,我们这边货币政策是不会动的,至少利率是不会大幅度下降的。

  讲一讲其中的逻辑。

  中美金融资产定价之锚都是国债利率,中美稍微有点差别就是,美国国债看十年期国债,中国是看三十年期国债。

  现在美国十年国债利率是4.45%,我们三十年国债利率是1.85%。

  两者之间有近2.6%的利差,因为这个利差存在导致两个后果。

  其1,外贸企业出口创汇之后,会将资金留在海外买入美国货币基金收取高额利息。

  国内缺钱就贷款,这里至少有近2%的套利空间。

  其2,国内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出境去套利,比如香港就是一个现成的渠道。

  两者叠加导致人民币汇率压力一直很大,今年4月8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达到7.42。

  人民币贬值理论上利好出口,但是中国商品本来竞争力就很强,人民币汇率贬值对出口影响不大。

  但是因为人民币汇率大幅度贬值,导致我们进口上游资源与能源产品成本大幅度增加。

  同时国内消费因为低物价螺旋状态——也就是需求疲软,让我们制造业面临上游成本增加,下游需求疲软的双重打击,大家都在苦苦支撑。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美联储不动,我们央行大幅度降息,将进一步拉大中美利差。

  出境套利的资金会更大,人民币汇率压力会更大。

  所以,一旦美联储将利率从目前的4.25%下降到1%—2%左右,对于中国就是久旱逢甘露!

  我们央行马上就能将利率下降1%以上。

  这将带来几个后果。

  首先,中美利差缩小,人民币汇率立竿见影就能升值。

  对于制造业而言,进口成本马上就降下来了,出口影响不大。

  目前国内住户贷款,包括消费贷+经营贷+房贷大致是84万亿,如果利率下降1%,对于国内住户而言就是每年节约利息8400亿。

  相当于给居民发了8400亿的红包,这对于消费复苏具有直接的拉动效用。

  所以对于制造业而言,过去是进口成本增加叠加下游消费疲软的双鬼拍门。

  央行一旦大幅度降息形势立马就逆转,变成进口成本下降叠加下游消费复苏的双重利好。

  最后,回到文章的标题。

  半个世纪前,共和党尼克松逼迫自己提名的美联储主席伯恩斯降息,寻求连任。

  后来访问中国破冰,西方资本大举进入东方,助力我们改革开放。

  巧了,现在同样是共和党的特朗普重演这个剧本,逼迫自己上届提名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降息,同时特朗普也迫切希望访华。

  尼克松访华之后,美国爆发大通胀,美国经济进入至暗时刻。

  特朗普访华之后,美国经济将同样面临美联储降息叠加特朗普关税战双重影响,美国爆发大通胀的概率很高,美国经济同样有很大概率进入至暗时刻。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一旦美国经济进入至暗时刻,对于中国而言,相当于在中美博弈的关键时期对手莫名其妙自己倒下了!

  如同1991年苏联突然解体一样。

  这一次大国博弈笑到最后的轮到我们了。

  所以,在特朗普逼宫鲍威尔这一局中,我坚定站队特朗普!

  鲍威尔你还在矫情个啥?

  特朗普的枪口已经顶在你的脊梁骨上了,识趣的赶紧滚蛋,让“美国再次伟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31 23:09 , Processed in 0.0937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