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22|回复: 0

戍天九思:俄放弃唯一航母:是战略转型?还是战略收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8 01: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俄罗斯《消息报》网站7月11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可能放弃修复俄军唯一现役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消息报》获悉,目前,这艘军舰的维修和改造工作已经暂停。

  笔者认为,俄罗斯放弃唯一航母,标志着俄罗斯彻底退出全球航母俱乐部。这是多重困境叠加下的无奈选择,折射出国家实力衰退与战略转型的深层矛盾。

  技术困境——工业体系崩解与事故频发

  一方面,工业链断裂与人才流失。该航母原由苏联时期的乌克兰黑海造船厂建造,苏联解体后,关键技术资料、配套设备和专业人才分散在乌克兰,而俄乌关系的恶化彻底切断了技术协作可能。俄罗斯本土造船厂长期缺乏大型舰艇维修能力,尤其缺乏适配的干船坞和熟练工人。正如黑海造船厂厂长所言:“修复它需要一个苏维埃。”

  另一方面,维修事故加剧损害。自2017年大修以来,航母接连遭遇重大事故。

  2018年:承载航母的PD-50浮动船坞沉没,导致70吨起重机砸穿甲板,舰体严重受损。

  2019年:舰内发生火灾,过火面积超600平方米,造成2人死亡、10人受伤,关键线路与设备被焚毁。

  连续事故使维修成本飙升,而俄方始终未能有效解决动力系统老化(蒸汽锅炉故障频发)、电力系统瘫痪等基础问题。

  经济负担——战争消耗与成本失控

  一方面,维修费用恶性膨胀。初始预算仅30亿卢布,但因事故频发和技术障碍,实际支出飙升至百亿卢布(约合1.1亿美元以上),且仍无完工时间表。相比之下,俄乌战争日均消耗约3亿美元,军费严重向陆军倾斜,海军预算遭大幅压缩。

  另一方面,投入产出比极低。即便修复完成,航母设计寿命仅剩至2040年,且需持续投入高额维护费。俄专家测算,维持“库舰”的年均成本可建造2艘新型护卫舰或1艘核潜艇。其过时的滑跃甲板设计、有限的舰载机搭载量(24架苏-33)已难以适应现代海战,不如将资源转向核潜艇或高超音速导弹等“性价比”更高的装备。

  战略收缩——从远洋争霸到近海防御

  2025年5月,普京批准《2050年前海军发展战略》,核心是放弃全球大洋控制,转向区域拒止/反介入。

  一方面,作战需求变化。俄乌战争证明,俄罗斯当前核心安全威胁在陆上而非远洋。航母编队需要配套驱逐舰、补给舰等支援舰艇,而俄海军近年损失多艘主力舰,无力组建完整编队。航母若单独行动,极易成为反舰导弹的靶标。

  另一方面,海军定位重构。俄罗斯已明确将资源集中于:

  核威慑:升级战略核潜艇,确保二次打击能力。

  区域拒止:发展小型导弹舰、岸基反舰系统,强化黑海、北极近海防御。

  正如前太平洋舰队司令阿瓦基扬茨直言:“不修是正确的,留着只能当拖累。”

  下一步俄或将改装两栖攻击舰搭载垂直起降战机,或建造轻型航母,但受限于技术与资金暂无明确计划。

  总之,对俄罗斯而言,放弃航母既是止损,也是认清现实后的战略收缩——当“面子”成为不可承受之重,“里子”才是生存之本。其姊妹舰“辽宁舰”在中国的成功改造,更凸显两国综合国力和战略定力的差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4 22:39 , Processed in 0.0781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