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77|回复: 0

大树镇长:不是政策为民众兜底,而是民众为政策兜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中产家庭虽然收入不错,而且不仅没有奢侈消费,还在近期消费降级,但仍然难逃资不抵债。

  一家企业虽然产品畅销国内外,每年非但没有亏损,还有不错的净利润,但内部已经破产。

  不是小镇危言耸听,这种诡异而可怕的景象,是真实发生的。

  但大家也不必担心,这种诡异而可怕的景象,发生在日本。

  伴随着“高收入低消费家庭资不抵债”和“盈利企业破产”两个诡异现象的,是货币政策的失效:即使利率一降再降已经接近零,但仍然出现了长期的低CPI甚至负CPI。

  这种现象,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资产负债表衰退和一般认识里衰退的不同,就在于企业和个人的收入现金流一直为正,但在财务上却已经资不抵债。

  这是因为社会在之前发生了资产(特别是房地产)价格的剧烈波动,而他们在价格暴涨的时候购买了资产,然后遇到了资产价格的迅速下跌。

  当价格跌穿首付时,他们的资产就成了负数——虽然他们之前已经努力消费降级开源节流,但省下来的三瓜两枣远不如资产价格曲线的一点小下跌。

  所以就有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高收入低消费但资不抵债”的家庭,以及“产品畅销利润丰厚但技术性破产”的企业。

  虽然这些家庭和企业的现金流依然为正,和经济形势良好时一样,但他们的经济行为逻辑已经完全变了——

  正常的现金流为正的家庭,会选择投资、储蓄和消费;正常的净利润为正的企业,会投资或贷款扩大生产。这些行为都能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推高CPI。

  但对于净资产为负的家庭和企业,他们的现金流会优先用于偿还债务,填补因为资产价格大幅下降导致的负资产的坑。

  资产负债表衰退期间,企业的逻辑从“利润最大化”转为“负债最小化”,居民家庭也开始自发去杠杆。

  这样,他们当然不会投资和消费,更何况贷款。所以哪怕利率一直降到接近零,也没有引发通胀——

  企业和个人都不愿意贷款用于投资和消费,放出再多的水,也无法进入流通,只能空转。

  这就是货币政策失效。

  过去,宏观经济的决策者们习惯了拨弄几个数字,就能让社会按自己的想法运行,并改变成千上万的人的生活——而这些人在他们眼里,也不过是数字。

  可现在,当个人和企业在寒冬中选择躺平和苟住时,再怎么调整利率数字,也无法从社会那里得到期望的反馈,政策信息如同石沉大海。

  这时候他们才能意识到自己过去的傲慢,政策和引导,是需要民众配合的,哪怕民众只是不自觉地选择消极应对,无数人叠加在一起的效应也足以让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不是民众需要政策兜底,是政策需要民众兜底。

  面对货币政策失效,放水依然通缩的局面,日本选择了使用财政政策。企业不愿意投资,就加大财政投资;个人不愿意消费,就搞财政采购。

  换句话说,就是“百姓不肯花钱促内需,我们就替他们花”。

  加大财政投入被认为是应对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手段,相比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能直接把水注入到流通中。

  有人说因为中日各种方面不一样,所以未来走势不会相同,小镇是信的。

  因为能使用财政政策的前提,是财政负债情况不太严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7 18:56 , Processed in 0.2032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