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22|回复: 0

戍天九思:张杰院士:中国激光聚变方案比美国更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8日,在上海举办的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科学峰会物理专场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以“用激光聚变点亮未来”为题做了主旨报告。张院士讲:“过去六年的实验,证明了我们这个方案的比美国的方案效率更高、更加稳定,也更加适合做激光聚变电站。”

  中国组建国家队冲刺激光聚变进展喜人

  张杰院士讲:美国 2022 年12月实现激光聚变点火后,美国国会将其从中美领先态势不明确的交叉领域划归自身领先范畴,凸显对该领域的重视。中国从2018 年由 6 个中科院单位与 10 所大学组建团队,从 “游击队” 成长为 “正规军”。2024 年 11 月已启动聚变能基地建设,目标为聚变电站奠定基础。

  过去六年的实验证明了我们这个方案的比美国的方案效率更高、更加稳定,也更加适合做激光聚变电站。美国的国家点火装置虽然已经取得了点火的成功,到现在一共只有八次。它的两个本征的物理困难并没有解决:第一,它的转换效率特别低。第二,它的密度梯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不一样。所以,最终会出现流体力学不稳定。

  一个飞行员的飞行经验是看他有多少飞行小时。而对激光聚变的实验科学家来讲,就是有多少发次。全世界500个发次以上试验科学家没有太多了。而我们经过了六年的时间,我们一下子出来了四五十位上千实验发次经验的实验科学家。也是因为我们的实验,也因为其他的团队的工作,美国现在也已经开始在他们的实验室构建第二靶室,本质上它也在做我们的实验。我跟我的同事说,现在我们真正的竞争对手来了。

  中国激光聚变核心突破——双锥对撞点火方案?

  一是原创性技术路线。针对美国NIF主流的间接驱动点火(激光→X光→靶丸)路线,张杰团队提出双锥对撞点火(DCI) 的创新路径,具有三大核心优势:

  ①能量耦合效率提升。通过双锥靶设计实现激光能量直接转化为离子动能,规避X光转换损耗(理论效率提升50%以上)。

  ②对称性控制优化。锥腔结构可约束等离子体膨胀方向,维持聚变燃料球的高压缩比

  ③成本与工程简化。无需NIF级巨型激光器,中等规模装置即可验证科学可行性。

  二是实验进展顺利并得到国际认可。①??关键参数突破。团队在神光系列装置上实现千焦耳级激光能量精准聚焦,离子束流强度达10^18 W/cm?量级。

  ②诊断技术创新。开发超快电子衍射成像技术,实现聚变过程皮秒级时空分辨观测。

  ③国际权威奖项。张杰获国际激光聚变领域最高奖——“爱德华·泰勒奖”。

  中美研究进展对比与中国的机遇?

  张杰在2025年新加坡演讲中指出:“中国在激光技术产业化(如锐科激光)、精密制造(光刻机双工件台)、人工智能控制等领域已形成配套能力,有望率先打通聚变能工程化链条。” 具体布局包括:

  ①产学研协同。上海交大联合中科院光机所、中物院成立双锥聚变能联合实验室,攻关高重频激光器。

  ②地方政府支持。上海市将激光聚变纳入 “未来能源先导计划” ,首批投入20亿元。

  ③产业链优势。深圳大族激光等企业已实现10 PW级激光器核心部件国产化。

  正如张杰院士在2025年未来科学大奖峰会上所讲:“当化石能源时代落幕,谁掌握聚变能,谁将引领下一次文明跃迁。中国需发挥制度优势与工程能力,在双锥路线上实现‘弯道超车’,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终极能源解决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7 14:52 , Processed in 0.23495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