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2|回复: 0

格兰:这个热门行业,再出大消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末,机器人行业爆出大消息。

  中国移动全资子公司给了智元和宇树一份天价采购项目,总金额达到1.24亿元,直接打开了机器人量产规模化的想象空间。

  对于这次采购,移动的分配是很明确的。

  智元负责全尺寸机器人,也就是和真人大小相似的大机器人,能够覆盖工业、物流、教育等场景,预算7800万,按照行业定价标准单价30万元一台计算,出货量大概是250台左右。

  宇树拿到的是小尺寸机器人、算力背包以及五指灵巧手的订单,预算4605万元,按照10到15万元的单价计算,出货量将达到300台以上。

  发现什么了吗?

  智元和宇树,不正好都是等着在科创板上市的机器人公司吗?

  智元就不用多说了,上周三的文章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借壳上纬新材。

  宇树大家就更熟悉了,在春晚上扭秧歌的,就是他家的人形机器人H1。现在年营收超过10亿,已经开始赚钱了。

  再加上阿里、腾讯、吉利这些公司掏出真金白银支持,投后估值超过100亿元,都在传要登陆科创板。

  产业化加速和资本市场追捧正在齐头并进。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有些地方似曾相识?

  是不是仿佛又看到了当年,新能源车抢着上市的样子。

  那时候,小鹏、理想、蔚来一群新势力涌入赛道,资本疯狂下注,接着就是开工厂、搞研发,大举采购各种零部件。如今,机器人公司也正在复制甚至加速这种扩展模式,上市融资,零部件供应链扩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机器人,不是单纯的题材炒作,而是有产业逻辑支撑的。

  从移动的订单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机器人主要是用于政务大厅接待、机场讲解、以及帮人跑腿送东西,成本大概在20到40万之间,更多的还是比较表层的业务。

  那机器人还能更进一步,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吗?

  大概还需要3到5年的时间。但是股价可不会等到那个时候再涨。

  就像新能源车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的时候,股价早就涨完了。

  当前的人形机器人还处于循序渐进训练大脑的过程中,只能在某些专业场景里运行,想要应付所有出现的场景,还差些火候。

  就像是一个小朋友,在6、7岁时可以简单的跳跳舞、唱唱歌,运动能力强的话踢踢球、跑跑步就很不错了,想要独当一面,各个方面处理妥当,还要再花上10多年甚至20年的时间。

  对于人形机器人来说,大脑进化的过程,就像是小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要逐渐适应各种不同的场景,同时慢慢放量,最终像马斯克判断的那样,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的数量会达到大致和人类数量接近的水平。

  这样看来,人形机器人赛道确实体量足够大,天花板足够高,复合增速也足够快。

  那么,在人形机器人中,哪个环节更值得高看一眼呢?

  是灵巧手。

  因为即便大脑再怎么聪明,最终也需要执行器去完成动作。

  想要顺利拿起乒乓球、拧开瓶盖甚至拼好乐高,最关键的不是脑子有多聪明,而是手到底有多灵巧。

  这始终是机器人行业最大的技术难点之一。

  那灵巧手为什么这么难呢?

  我们现在比较常见的机器人,是在流水线上的机械臂,只适合重复单一任务,动作简单粗暴。但灵巧手更像是我们人类的手掌,五根手指,19个关节,每个关节都有独立的驱动电机。

  不要简单地以为灵巧手只是简单的手指加电机的组合,这里面包含了驱动、减速、传动、感知等多个模块,并且每个模块背后都大有文章。

  简单来说,就是手越灵活,对各个模块的需求也就越大,相对应的市场空间也就越大。

  从数据上看,2025年全球灵巧手的市场规模差不多在9亿人民币左右,到了2030年,这个数字可能飙升到376亿人民币,五年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10%。

  核心环节中,驱动模块、减速模块、传动模块、感知模块以及其他零部件在2030年的市场规模,有望分别达到131、25、25、163和33亿元。

  不少机构都把今年看成是人形机器人产量元年,尤其是在国内外共振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从0到1的突破,后面还可以期待从1到100的真正爆发。

  另外还有一个方向比较有意思,是关于机器人轻量化的,这也是人形机器人全面商业化前夕的必修课,今天也是大涨了。

  我准备了一篇关于机器人内部PPT,对个股分析得很具体,给大家免费参考。

  私信发送“助理”,他会免费发给你。

  已经添加过助理的同学就不必反复添加了,直接翻看历史消息就能看到。

  最后再说两句大盘。

  昨天文章里和大家讲了翻滚的牛市,今天果然翻滚得厉害。

  前期的一些高标龙头,集体走弱,银行股继续没有表现,只有微盘股顶住了压力,再次领涨市场。

  从资金角度分析,最近公募、私募、险资、量化,几乎所有进入A股市场的资金都是净流入的,但指数仍然无法大幅上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昨天提到的,指数离前高太近了,不少资金选择了卖出。

  震荡是必然的,毕竟是一个“翻滚的牛市”,翻滚完了之后,还会进一步加速上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5 20:52 , Processed in 0.1723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