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3|回复: 0

安民:怎么发现和抓住人生重大的战略机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其实,讲人生重大的战略机会,不如讲社会重大的战略机会更贴切,也更有意思。就是有时我们觉得所谓人生重大的战略机会,一者跟社会重大的战略机会相比,可能毫不足道,二者当初我们所觉得的重大战略机会,如果回头去看,有可能啥也不是。三则有时您所觉得的那种个人的重大机会,也许仅仅是您个人的。

  比如我父亲1948年买过田地山林,那是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对他来说,那是重大的战略性机会。但是跟那个时代中国社会大变化所提供的战略机会相比,微不足道。因为1949年我们那里就有了解放军的先头部队,1950年就土改;一土改,家家都有田地。当然,1948年,我父亲是不可能有那个见识的,所以土改的机会他自然不可能看得清楚。

  第二个方面的例子,1992年我哥巴心巴肝地要我老屋前的那栋房子,死命地逼我掏了800块钱买下,他觉得那是他的战略机会,可现在回头去看,啥也不是。

  第三个方面的例子,如我出生前,我父亲在老家盖了新房,那于我们家当初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老屋的旧房子毕竟房间少,住不下。但那基本上就是我家的机会,当然也是很重要的机会。

  再比如您在全市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买个门面出租,收入不错,那也是您个人的机会。您做某个产品在网上销售,流水很好,那也是您个人的机会。

  这些都是生活的教科书在教我们,需要我们不时阅读。不然真的机会来到您身边,您一样不可能抓住。

  实际上,在我们的人生中,很多人都会错过一些好机会。比如我们当初都租下了湖北剧院二楼的一间房子,结果还是退租了。如果当年我们选择另外一条路,那我们的人生就是另一番模样。

  但在这个时代,一个人的一生,能够碰到的机会不止一个两个,能不能意识到是机会,还有,能不能出手抓住机会,那就另说。可那是相当重要的。

  首先就是您要意识到那是机会,如果没有意识到那是机会,那个机会就不属于您。还有,当机会来到身边时,您是否做好了且做足了准备。

  不过这样讲,还是很普通。

  那机会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是全国性、世界性的大机会呢?

  机会首先起于一念。就是有的人他们先有个念头。

  比如当年我想做的教辅名称就叫做《做一题,通一类》,这个念头在我脑子里转了很多年,离现在25年以上。它是一个什么形式呢?就是从出题人的角度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来围绕知识点变化题型。

  就是从一个知识点出发,然后站在出题人的角度,把那个知识点的题型,从最基本的题型开始,然后一点点地变,按内在逻辑来,层层递进,变出绝大多数题型来,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学生真正做到做一题,通一类,免得大家费很多精力去刷题。

  这就是个创意,也即一个选题的立意点。

  其实做图书也好,做其他所有的产品也好,都是这么凭空产生的创意,但是,它必须要有内在的逻辑,就是要有立足点,能立得住。这个立得住,就是要能满足市场上某部分人的需求。当然,需要您产品的人越多越好。

  再打个比方,比如医学专著,特别是癌症治疗的专著或科普著作,有的特别窄的病种,全国仅只有五六千医生,那个时候,如果这本书的作者特别权威,那么最多就可以印5000本+各图书馆所需要的数量,作者权威度不够,印刷数量要大幅度下降。

  但后来出现一个新变化,就是有些病人特别关心自己的病情,特别是有知识有文化而且还是学理工科的,他们中有的人也需要购买。此时市场就会扩大。但是,这类著作有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对要的人来讲,您50块钱他也要买,您100块钱他也要买,他重点不是价格。价格重要不重要,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对有的人来讲,这样的书您就算白送他,他也嫌太重了,拿着不方便。能明白吗?

  这讲的就是一个产品的市场和市场潜力,它能被多少人所需要。基本上是这样,产品的年销售量*价格=该产品的年度价值,也就是销售收入。有的产品能被1万人需要,有的产品只能被2000人需要。但如果有的产品能被1000万人需要呢?

  比如手机,有的型号的手机一年就能卖1500万部,而且是5000元一部,市场价值就是750亿。2024年华为终端业务的销售收入为3390亿元人民币,包括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等。估计手机年销售收入会有2000亿左右。

  这仅仅是一家。

  所以,手机就是一个产业,一个很大的产业。

  2024年,全球手机出货量12.4亿部,其中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为365美元。

  就是,上面所讲的书,和这里所讲的手机,就是很典型的两个例子,一个是产品,另一个是产品和背后的产业。

  产品只有100个人要,甚至是1万个人要,那只是产品。如果一个产品有上千万人要,有几亿人要,价格也不错,且这个产品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被复制,比如一家公司能够年年生产这类产品,或者是其他的对手公司也能年年生产这类产品,且这个产品并非很便宜,那么这就是个产业。量大但价格低,构不成产业的如注射用针头,它不是产业而只是产品,再如一元一只的打火机。

  也即如果一个产品价格不低,然后产量巨大,那么它就能形成一个产业。如果这个产业最后的总销售值很大,那么它就是个大产业。

  在一个比较小的产业里,如果玩家不多,那么所有的玩家都能挣到钱。在一个比较小的产业里,如果玩家太多了,全部放开市场竞争,最后往往是大家相互杀价,大家都没有水喝。而决定大家最后是否有水喝的原因,在于您的产品能否快捷地生产和能够非常方便地在所有的地方很快捷地移动,即顾客得到这种产品的方便快捷程度。

  比如武汉的热干面,大家都有钱挣,因为您不会为吃一碗热干面专门从武昌跑去汉口,且次次这么跑,更不可能天天从北京上海跑来武汉吃热干面。

  也就是,这个例子中,决定大家都挣钱的原因,就在于地理的原因。这是地利。所以食品是个大产业,但热干面不是,白酒是个比较大的产业,老白干不是。

  如果有一天,武汉成为天下的中心,比如全球高科技最有影响的城市或哪方面的战略高地在武汉,那武汉的热干面就有可能走出地域限制。

  因此,去年以来,我一直在讲,如果中国企业再这样每年以销售收入的3%到4%投入做产品研发,可能5到10年,甚至5到8年,中国就会有很多新奇的产品从大家的头脑里,从实验室里走出来,然后一定有超出大家想象的产品进入千家万户,甚至引领全球消费,然后形成几个大的产业,比如几万亿,甚至是十万亿规模的级别。

  而现在,我们发现有四类产品都是几万亿甚至是十万亿级别的规模。其中第四个行业《这个行业,相当于2014年的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清晰可见。我们判断它未来有五六万亿的市场规模,关键是,它现在还很小。

  我前几天讲过,当一个产业只有200亿规模的时候,每家企业都过得不好,账上都不好看。但产业规模达到了万亿级别,那家家账上都有钱,家家的财报都很好看。未来10到15年,这个产业就会像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一样,从小到大,来到我们面前。而现在,正是我们投资这个产业,分析、寻找其中有可能跑出来的公司的好时候。这种战略性的机会,只要抓住一个,人的一生就是另一个样子。而过去的同类股票,实际就在前面打了个样儿。就是如果您要知道它们未来会是如何,可以翻一些过去代表性行业的代表性公司的股价走势,最好看月K线图,后复权,那样您就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7 14:50 , Processed in 0.43859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