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45|回复: 0

安民:未来藏在过去,人性亘古不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亲戚的孩子中考,在麻城,780分的总分,考了693.65分,还上不了一中。我看了下各科的成绩,没有哪科比较差,总体上比较均衡。然后我说,这孩子是块读书的料,只是太喜欢玩儿了,你得要找个他服气的人好好跟他聊聊,别让他把自己玩废了。

  一中都考不上,还是块读书的料?为啥?

  693.65/780=88.93,就是平均100分,他能拿到88.93分,而且是各科平均的结果,他也没有哪科是跛腿。

  这个平均分在我看来是很不错的。我们那个时候,考不到这么高的平均分。那时是百分制,平时考试,我经常有考97分到99分的,差的时候考85分86分,但凡是地县大考联考,平均分从来没有这么高,可我的排名都非常好。中考我的分数高于黄高录取线几十分,但平均分也没有这么高。

  这也说明这个时代和我们那个时代不同。我们那个年代,基本没有课外复习资料,也没有各种培优,现在的孩子,从二三年级就培优了。学校不让培,可一些家长找退休老师在偷偷教。不过学的是我们那个时候的算术,什么工程问题、追击问题、行程问题、简算等等。我看过小学的培优,有一些简算例题和习题,我们那时真的没学过,就是我现在要想把它做出来,也得费老大一番功夫,有的甚至我估计自己很难做出来。

  那么好的成绩考不上一中,估计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不知道最后到底是哪一个。

  一是试卷的区分度有问题。就是考题要有区分度,各种难度的题都有,能区分真正的好学生和中等生、差生,让各种成绩的学生显得层次分明;差的试卷是没有区分度,好学生和比较好的学生,大家都是高分。

  今年中考的孩子,以2010年生的为主。2010年中国出生了1588万,这个数据并不高,和高峰期如1988年,下降了快950万。但是考那么高的平均分数居然上不了县一中,总人数又不是很多,区分度要不了那么高,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

  二是现在的孩子从小学校和家长都抓得紧,好多都培优,导致孩子间的成绩分层可能不像过去那么明显。我们那个时候,大家都不培优,然后家长也不重视,孩子自己也不重视,导致学生分层比较明显。所以,现在的孩子在学习赛道上那么拥挤,基本上是培优培出来的。

  从人数来看,现在的孩子比六七十年代人口高峰要少得多,1969年和1970年是第一个人口高峰,接近3000万,第二个高峰是1988年到1990年,2537万、2531万、2524万,1910年才1588万,论竞争自然是1969年的要激烈得多。当然,1969年的人,考初中时都有六七成通不过,到中考,相当于全国就1000万左右,自然比1588万人要少得多。但是1988年的孩子中考是2003年,他们已经是九年义务教育了,也有培优,那时也没有中考分流一说,他们那时好像并没有卷到现在这种程度。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除了培优,还有什么原因?我想是招聘和考公方面传递出来的信息影响。

  公务员考试,如中办综合岗,报录比可达3572:1。热门地区如江苏、浙江等省份的热门岗位,竞争比超过200:1。

  事业单位招聘,如某县直机关的综合管理岗,比例超过100:1,部分岗位甚至达到300:1以上。教育、卫生系统岗位因稳定性高、福利好,竞争激烈程度仅次于县直机关岗位。然后报考的

  学历门槛已经抬高了。

  企业方面,互联网大厂部分热门岗位竞争比高达500:1,企业通过多轮面试筛选候选人,求职周期普遍延长至两到三个月。但行政文秘、人力资源、财务会计等传统岗位因企业需求量大,导致供需失衡。

  其实,2025年大学毕业生以2003年出生的孩子为主,当年出生1599万人,跟1988年比,少了938万。现在这么激烈的竞争,我想主要是两个因素,第一个,有些岗位没有人去,特别是流水线和重体力活的,大家都不去做。

  城市里,有些手艺人收入不错,像装把锁,180到200元,我家有次三把锁都有点小问题,我儿子自己把锁拆下来,再装上去,结果就只买了一把锁,40元出头,那两把锁把坏掉了的那把锁中的好零件换上去,居然都不用买新锁了。这下就节约了500到550元。

  就是城市家庭如果啥事自己都不动手,那些手艺人的生活就会很好。这种情况在国外很普遍,美国和欧洲,装空调的费用比空调还贵,好多家庭,汽车的小毛病都自己上手去修。因为人工太贵。

  现在中国人既不干这些工作,又挣不来这个钱,然后都去卷体制内。原因就是第二个,大家都会读书,恰恰都不会生活,没有学会挣钱。其实体制内未必能好到哪里去。公务员原来有隐性的福利,就是有福利房,后来商品房在全国推开后,公务员眼见的好处是单位有地或找地方批块地盖房,再以比成本略高的价格卖给大家。但现在,好多地方这个福利已经没有了。

  当然,公务员的退休收入高,但未来估计会被逐渐拉平。

  所以,这么多人卷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制,主要是觉得那个稳定,一辈子不用为吃饭发愁。这个当然省心。然后我就大家考公的问题进行了一下私下的了解,其中有个家长就讲,现在都是一个孩子,他们从小都是被照顾惯了的,从3岁上幼儿园,到25岁研究生毕业,肯定想要一个稳定的工作;我们其实也考虑过创业,但家境不允许,再说周边那么多开店失败的,例子在眼前摆着呢,随便哪个哪敢创业?再说创业,学校从来也没有教过呀?

  我突然觉得他讲得有道理,就是学校从来也没有教过创业。

  家庭也一样,从来没有教过小孩子怎么去挣钱。

  像我们小时候,我们天然就知道怎么挣钱,多少知道哪是机会哪不是机会,这个天然会判断。当然,那个时候挣钱很少,可跟我们差不多大小的孩子,无论聪明还是不聪明的,都知道去弄。比如扯茵陈蒿、挖麦冬天冬搞木梓拣桐籽之类。

  猛然想起教员当初的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我们的教育可能脱离生产劳动太久了。当然,工科生可能和生产劳动还有些结合,只是结合得并不那么紧密,其他更多的教育,可能从来都不是为的生产劳动,甚至也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更不可能教大家怎么挣钱,那怎么会教大家创业呢。再说学校老师,创业过的比例很低,教创业也不好教,怎么教呢?

  而从我们终生学习的体会来看,带着问题的学习,为了解决问题而学习,那种效果是最好的。就如我们现在对每个行业每家企业的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团体和我们自己也在一点点地成长和提高。比如我们团队今年深度分析的四个行业,我们一分析进去了,就知道它们的未来极其广阔,让人顿时就明白了未来社会将走向何方。其中第四个行业《这个行业,相当于2014年的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清晰可见。过去有好些类似这样的大行业,它们从行业萌芽到行业鼎盛期间诞生了无数的牛股,如新能源汽车,旧的大行业的昨天,就是这个行业和另外两个行业的明天。过去的历史,会照见未来,它们是未来很多新兴行业历史的教科书。这个历史一定会重现。

  因为人性亘古不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5 13:06 , Processed in 0.1719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