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06|回复: 0

徐吉军:人工智能为何变蠢?乌合之众的猎巫游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时常看到吐槽DeepSeek的文章。

  如此一个在寒冬开启东方人工智能时代的惊艳之作,忽然归于平庸。如流星划过夜空,给我们带来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然后依然死寂。

  在算力不足的开始阶段,我曾努力使用DS,很多答案令人钦佩不已。似乎随着越来越多低智语料的投喂,人工智能的智商也被群体智商的平均值拉低了。于是我们在绝大多数时候得到的答案都是智障答复。这还不是最滑稽的,更荒唐的是,几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回答某些问题的时候,要么拒绝回答,要么撤回答案,要么背诵一段无比正确的废话,提醒用户遵纪守法。

  人工智能竟然不再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工具,摇身一变成了人类的教师爷。

  当人工智能学会了油滑安全搪塞之类的小把戏,这已经不像是人工智能,更像是人类之间的对答。

  这是很无聊的一种状态。

  我没啥事与你对什么话?不如歇歇!

  本以为一举反超美国,没想到不经意间把人工智能玩成了人工智障,这不得不令人拍案惊奇。

  最近天水儿童血铅事件令人痛心,关键的疑问是,为什么非要在食物里用颜料增色?

  我听说低端而合理的做法是掺杂食用色素,至少能够保证食品安全。更高级的做法是,如果要做黄色食品,就在面粉里掺入南瓜;如果要做绿色食品,就在和面时掺入菠菜汁。这样做出来的食物,兼具健康、美观、美味等优点,只不过多花费时间,也没增加多少成本。

  为什么有人会无知无耻到使用颜料做食物?

  令人费解,贪图小利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愚蠢,蠢不可言。

  市场上充斥着无数经过药物甚至毒物处理过的食材,只因为大部分人购买食材时最敏感的就是视觉效果。看上去很好看的食材更容易售出高价,这是一种很荒谬的消费特点,然而非常普遍。

  其实从人工智能变蠢,到有毒食材问题,种种现象都表明乌合之众的认知问题导致了悲催的结局。

  人类文明在发展,但发展的更多是文化而不是智商。

  我们看到的文化产品越来越多,但人类的智商并没有多大增幅。

  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信息爆炸帮助人类更快捷的获取知识和信息,但海量信息的后果就是一些人认知丰富,一些人认知偏狭。

  关于真理的探索,不能盲目相信乌合之众。

  从欧洲中世纪的大规模猎巫运动,到现代社会的各种清洗与群体迫害,人类在无数次思想狂热中不断重复着过去的错误。

  这些现象的背后,是迷信、偏见、对异己者的恐惧以及权力对集体情绪的煽动等相同心理机制与社会结构的交织。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痛斥猎巫是基督教最丑陋的罪行,但当时大学里讲授的巫术理论被奉为真理,医生无法解释的疾病便归因于恶灵附体。直到18 世纪,科学家才用实验驳斥女巫飞行的谣言。

  1478 年,教皇西斯笃四世授权西班牙君主设立宗教裁判所,目标是从犹太教、伊斯兰教改宗的假基督徒。审讯官用抽筋刑具撕裂受刑者的关节,逼迫他们承认秘密信奉旧教。1481 - 1834 年间,约30万人被宗教裁判所审判,10%的人被处死。

  当中世纪的迷信被现代科学证伪,在今天的非洲,约70%的人口相信巫术。刚果每年有数千名儿童被指控吸食家人灵魂,男孩多数是因为调皮捣蛋,女孩往往因为未婚先孕。这些被审判的孩子会被砍去手指、驱赶到森林自生自灭。

  《乌合之众》中的一句名言:“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

  哈佛大学历史学家普拉特警告:“只要人类社会仍存在不公与恐惧,猎巫就会以新的形式重生。”

  每个时代似乎都有群体猎巫的闹剧,不断重复过去,而无法避免。

  到底是为什么?

  归根结底是智力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3 07:21 , Processed in 0.4855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